APP下载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2-08梁喜娟吴应珍

特产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富士果园苹果

梁喜娟,吴应珍

(1.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随着如今水果行业的发展,泾川县苹果产业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繁荣果品市场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从全县水果果园发展来看,泾川县红富士苹果的果园面积、果品产量和产业效益与其他县相比均位居前列[1],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是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大范围提高,也涌现出不少关于生产、销售、运输、加工和存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根据SWOT分析,系统地研究泾川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泾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策略。

1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现状分析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的东部、陕甘两省中部交界处。截止2020年底因各个乡、镇行政级别的上升,全县所辖区域内有14个行政乡镇,215个行政村,总面积1 409.3 km2,总人口35.62万人,其中常年从事农业劳动人口为31.7万人。泾川县气候及地理条件适宜地域位置优势明显,非常适合苹果种植,苹果种植面积39 066.7 hm2,挂果面积24 466.7 hm2,果农年人均收入达到了9 000元/年,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逐渐发展并形成了“泾龙”牌红富士苹果,并以此创立了商标。因苹果连年丰收,给果农增加了收入,许多贫困户2020年脱贫摘帽。泾川县先后多次获得了“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及省级优秀果品奖”、“全国优质生产苹果最佳适生区”等荣誉称号。

1.1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现如今泾川县的苹果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当地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南部塬区、北部塬区两个苹果生产基地,并且在各级政府大力资助下,集中了人力、资金、技术、政策以及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帮助广大果农顺利健康地度过幼果园种植时期[2],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为今后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见表1、表2和表3。

表1 2013—2020年泾川县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变化数据Table1 The apple acreage,yield and value in Jingchuan County from 2013 to 2020

表2 2020泾川县年主要种植区面积、产量和占比Table 2 Acreage,yield and proportion of main planting areas in Jingchuan County in 2020

表3 2013—2020年泾川县苹果销量和出口量表Table 3 Apple sales and exports in Jingchuan County 2013—2020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果园面积逐渐增大,产量也开始有序提高,但是到2016年的时候出现了转折,2016 2018年因气候原因,经历了霜冻、大风和冰雹,挂果面积和苹果总产量日趋减少,总产值也开始下降,果园一片狼藉,到2019年挂果面积和苹果总产量又逐渐稳定,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对于像气候这种不可控因素,果农可以借助外部工具进行控制,但因资金有限,不能够承担用来买保护器具的巨大资金。

2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SWOT分析

2.1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优势(Strengths)分析

2.1.1 产地优势泾川县具备了优质苹果生产的5个方面的自然条件:海拔高度900~1 400 m;年均气温在10℃,1月中旬均温-6.9~1.4℃,夏季均温21.9℃,着色期温差在12℃以上;年日照时数2 315.4 h;年降雨量555.3mm;土层厚度在100m以上,因此泾川县被国家划分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优势区,并确定为全国66个重点扶持县和全国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同时,泾川县为畜牧养殖大县和雨养农业区,远离工业城市,环境、土壤、空气及水质没有污染源,属全国绿色、有机苹果生产的自然生态区。

2.1.2 交通优势2011 2016年,全县高速公路联络网覆盖密度已经达到91.3 km/km2,全县14个乡镇都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村村通行柏油马路或水泥路,公路基础硬化利用率达到了98%。泾川县位于陕甘宁交界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对推动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也便于出口外国和运往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大中城市,这给未来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显著市场优势。

2.2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劣势(Weaknesses)分析

2.2.1 自然灾害及生产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2.2.1.1 极端天气多发,预防能力不足甘肃省处于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气候不稳定,是一个相对贫困、依赖农业的省份,经常经历着连年霜冻、大风、冰雹和雨季连绵等自然灾害的严重侵蚀。从2016年开始甘肃省受灾面积连续3年呈上升趋势,居高不下。泾川县则主要以窑店镇、飞云镇和高平镇为主要受灾区。因果农对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只能在霜冻来临时搭火堆进行熏烟处理以达到增温的效果,不能做到全方位预防,所以,制定严密的预防措施是减轻果农经济损失的关键,具体受灾面积见表4。

表4 2020年泾川县受自然灾害影响具体受灾面积Table 4 Jingchuan County affected by natural disasters in 2020

2.2.1.2 品种单一,分布不均衡泾川县主要以富士系苹果为发展主力军,南塬、北塬为主要生产区域,嘎啦、新红星(早中熟)品种为辅,仅占10%以内,随着一些新旧果园的繁盛,导致了大量同类产品聚集,造成了销售局限,也导致了苹果价格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苹果产业的发展。因过去果农观念守旧[3],政府方面也没有进行合理考察规划配置,使品种分布极为不公平,单一品种的混合种植,使苹果的价格、销售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2.2 老果园更新缓慢泾川县60%为老果园,新果园占不到40%,老果园由于种植年代较长,周围栅栏为木制结构,种植间隙小、品种少且集中,使老果园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随着老果园树龄的增大,果树负担太大出现了黄叶病、黑心病和腐烂病等状况,严重影响了苹果的品质,果品质量下降,产量也会减少,有一部分由于缺乏有机肥料,使其土壤中的有机元素缺少,导致果树经济寿命缩短,农民收益出现了落差。新建的果园苗木良莠不齐,尤其遇到自然灾害容易出现树苗早衰,果园的发展后劲不足;加之新果园建设前期投入大,进入盛果期年限较长,影响了果园更新的速度,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果园管理不足致使果树病虫害发生严重。

2.2.3 销售有待完善,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2.2.3.1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近两年泾川县苹果种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苹果产量增加,但在品牌宣传方面有一定劣势,基层推广人员不足直接影响苹果的销量。由于推广方式和宣传方式老套,造成了“泾龙”牌红富士苹果的市场份额不高。

2.2.3.2 品牌管理不到位,市场竞争力不足目前,泾川县“泾龙”牌苹果已在全国有一定品牌信誉,但还是与一些老品牌(烟台红富士、栖霞红富士)苹果有差距,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新旧果园品种不太一样,旧果园果树是较成熟期,果实表皮呈粉色,因此看起来卖相较好,而新果园属于幼园区,品牌影响不够好,使很多消费者对其品质有了比较,严重影响了品牌的推广。

2.2.3.3 销售渠道狭窄泾川县目前苹果销售主要还是集中在外地客商购买、本地企业进行分销储存和自销等渠道,果农自销人员偏少。农户既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剪刀差拉大苹果的价格是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和品质来决定,在遇到不确定因素时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间接影响苹果价格,造成大量滞销,影响苹果产业的发展。

2.3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2.3.1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省、市、县各级政府不断强化苹果产业政策扶持力度,重视品牌维护推介以及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推广,推动泾川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进程。

2.3.2 市场需求前景看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苹果营养价值的了解更加深刻,苹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加之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非洲、东南亚许多国家气候条件不适合苹果生产,这些都为苹果的销售拓展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2.4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威胁(Threats)分析

2.4.1 竞争对手多,同质化产品威胁泾川县主要种植的是富士苹果,因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静宁红富士、庄浪苹果和天水花牛等苹果品牌都对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庄浪县、天水市和静宁县与泾川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似,苹果的色泽、口感也相同,从而造就了相似产品充斥市场,市场占有率、价格降低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销量[4]。

2.4.2 农村劳动力匮乏,劳动力生产成本上涨农村劳动力缺失是现如今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以泾川县飞云镇西高寺村为例,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占11%左右,还在干农活的人数占7%,60岁以上老人占25%,干农活人数占17%,40岁以上中年人占40%,全部都以种植果树、养殖和从事其他行业为主,剩余部分人主要以学生、儿童为主。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泾川县农村生产以70~80年代出生的中年人为主,以60年代出生的人为辅。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泾川县劳动力情况:年轻劳动力数量少,农村老龄化人口和留守儿童多,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回乡务农,使得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苹果生产是长期需要人力作业的生产活动,劳动力的缺失使苹果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再有如今农村大多数都剩下了文化接受程度有限的中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对一些现代化农机具、先进苹果种植技术和营销新模式的学习都有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拖住了苹果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步伐[5]。从表5可以看出,由于苹果成熟时间较长,相应生产成本就会越高,苹果产业发展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实现的,劳动力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而人工花费就占60%以上。目前人工费每天高达100~120元/人,还要按时管饭、休息,其主要问题是干活的人越来越少,而人工费一直呈上升趋势。

表5 泾川县苹果种植成本费用表Table 5 The cost of apple growing in Jingchuan County

3 泾川县红富士苹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对策

3.1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优化品种

目前泾川县苹果以晚熟品种种植为主,占泾川县苹果产业的80%,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得知,品种过于单一会造成品质、价格和销量下降。要想改善,就要进行多样品种的培育和合理栽种(例如新红星、元帅系、美国8号等一系列优质苹果品种),还要适当地培育一些高端品种,重新调整品种结构,打破以晚熟红富士苹果为主的不平衡局面,加快泾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步伐[6]。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适当多建立一些培育基地或引进省市级及外地果苗生产商建立培育基地和专业技术团队来进行合作和技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泾川县培育能力低、技术人员不足和“早熟少、中熟乱、晚熟多”的问题,也能合理优化其品种结构,避免同类商品竞争市场的风险。

3.2 加强果园生产、种植工作,提高抵御灾害的意识

近两年是自然灾害多发时期,泾川县多发霜冻、冰雹、大风和暴雨等灾害,应加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力度。首先我们要做好防霜冻措施,通过熏烟、喷水和购买大型风扇预防冻、霜的侵袭,其次是做好预防冰雹措施,在果园附近修建防雹棚,到季节后按时做好前期准备,借助乡镇天气预报广播,用云炮打散黑云预防冰雹。苹果在成熟期会受到太阳曝晒使苹果表面灼伤[7],果农应搭反光膜做好均匀着色准备,但应严格规范废弃反光膜处理工作,切实做好苹果后期土壤施肥等农耕工作。

3.3 引进技术人员,打造绿色农产品

由于果树易出现各种疾病,各级基层政府应积极与各大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农业企业合作,聘请专门从事果树病虫害的技术人员和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组建专门进行果树种植、修剪、病虫害研制和有机肥、农药研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并在当地乡镇机构设立技术服务中心,方便对当地乡镇种植果树的农户进行帮扶培训,解决农户遇到的各种困难,为泾川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绿色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它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地限制,使之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4]。把泾川红富士苹果打造成绿色农产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泾川县大多种植的是秸秆类作物(玉米、小麦、黄豆和高粱),技术人员可提供专业技术,引导农户利用沼气池加工成沼渣,有效发挥秸秆的作用或把秸秆粉碎还田;另一方面泾川县的养殖业(奶牛、肉牛、鸡、鸭、兔及猪)较多,这些畜禽的粪便是最好的有机肥料,对苹果的品质有很大提高。以技术人员的支持为主,最大可能以循环农业为发展重心,发展相关产业并积极配合,构成一定的生产链并予以打造绿色农产品。

3.4 拓展销售网络,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而农业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借助互联网给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应完善与互联网农业发展有关的因素,如网络在各个村的覆盖以及增加外地客商来本地进行苹果收购的通道,鼓励本地农业企业、电商平台、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物流运输企业等组织多方合作,分销农户苹果,在保障其销售的同时,学习其他省优质果品的销售理念[8]。

在拓展网络销售的同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可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使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人们周末可以携家人来果园进行赏花、烧烤、摘果,还可以每人认领一颗果树,在上面打上二维码,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查看果树情况,吸引更多的用户体验,引进外地农业企业,借鉴其优秀的管理技术与营销体系,并以此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保障生产、销售、加工和运输等部门有机结合,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产供销供应链管理,与全国各大超市、企业和果品销售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淘宝、天猫、京东或邀请知名人士通过网络直播宣传泾川红富士苹果,加大对泾川县“泾龙”牌红富士苹果的品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品尝到“泾龙”牌苹果。

猜你喜欢

红富士果园苹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安徽:砀山红富士苹果销售受阻
秋天的果园
呼噜猪的大果园
冬天的太阳是香的
果园
收获苹果
红富士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