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民族音乐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1-12-07但夏

客联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

但夏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审美能力培养逐渐成为幼教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民族音乐教育属于重要应用措施,其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使幼儿的审美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实现音乐传承目标,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应用民族音乐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幼儿审美;能力培育

民族音乐在经过教育开发后,能够作为幼儿审美能力培养载体,使目标群体可以在浓厚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倾向,为未来传承相关文化或培养基础技能夯实基础条件。因此,需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确保其能够在幼教流程中发挥基础效果,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最终目标。

一、民族音乐教育概念简析

民族音乐教育主要代指通过整合民族音乐内容,对目标群体进行教学与实践引导,使其能够建立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并借此产生民族自信,培养正面且多样化的审美体系。我国民族音乐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其中蕴含了大量历史、文化、情感信息。这些内容的体验门槛低,同时感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幼教应用价值。因此,通过整合实际需求探索民族音乐教育方法,能够为相关活动提供重要应用素材,有利于实现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幼儿审美能力培养应用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探究

(一)有利于强化幼儿美学内容感知能力

民族音乐教育能够显著强化幼儿对于美学内容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在后续欣赏与创作过程中,能够找到文化主基调,充分发挥自身创新意识,实现培养正面审美能力的目标。同时,民族音乐旋律与曲调优美,基础特征较为显著,其能够使幼儿在聆听过程中对多种元素进行综合感知,产生丰富的美学体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能力级别,建立科学审美认知体系,对幼教活动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美学内容理解能力

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使幼儿对审美内容的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民族音乐属于文化载体之一,其存在较为显著的文化内涵,能够展现我国民族精神。通过将民族音乐教育内容整合至幼教活动内,可以使幼儿借助丰富、多样的作品体会民族精神,产生审美感受,继而实现陶冶情操、建立审美观念的效果,具有审美能力培养功能。

(三)有利于增强幼儿美学创造能力

通过展开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借助经典内容,使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针对性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幼儿在学习阶段,体会民族音乐作品的实质性内容,进而了解创作基础原则,实现强化审美创造能力的最终效果。因此,需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途径,确保其能够与幼教流程相互结合,使幼儿可以在欣赏过程中进行简单创造,锻炼自身美学欣赏能力,并借助实践提高自身创新技巧。

三、利用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音乐内容指向

在应用民族音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为确保幼儿审美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应当明确基础教学目标,使幼儿可以借助经典作品,探索相关美学内容,实现强化审美技能的效果。艺术属于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其情感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在接触、探索阶段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应当采用民族音乐经典作品进行授课,确保相关教学目标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我国民族音乐内容属于社会劳动内容的艺术体现,其与群众生活存在紧密相连关系。通过学习相关经典作品,可以使幼儿深入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伦理情感,丰富其审美体验。幼儿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美学内容的认知仍然处于初步建立时期。因此,需要合理利用民族音乐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深入体验内在情感,实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标。例如,南充地区幼儿园《嘉陵江童谣》、《川北灯戏》作为审美教学案例。通过引导幼儿体会童谣中蕴含的历史故事,探索优秀地方戏曲所展现的川北戏曲音乐。利用此类方法,使幼儿可以产生情感共鸣,建立对民族音乐的敬畏感,有效提高审美认知体系的可靠性。

(二)选择合适的经典作品进行培养

在幼教阶段,为强化基础审美能力,应当借助民族音乐经典内容探索相关途径,使作品能够充分发挥影响效果,帮助幼儿建立正确审美认知。在这一阶段,应当保证经典作品的选择能够符合幼教需求,避免出现不贴合问题。幼教老师需要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民族经典作品都能够在课堂中进行应用。在筛选过程中,需要首先坚持本土特征与趣味特征。通过选择本土特色较强且具有学习乐趣的曲目,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幼儿出现注意力涣散问题的概率,使他们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流程内,强化审美能力培养效果。例如,可以选择幼儿较为熟悉且接触时间较长的经典曲目进行教学,如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嘉陵江船工号子》等。这些曲目属于本土经典民歌,大部分幼儿均有所耳闻。通过学习相关民族音乐内容,可以使幼儿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深入感受音乐内蕴含的质朴、风趣气息,达到强化审美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特色化教学手段

为实现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目标,应当将民族音乐内容与特色化教学方式相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其文化内涵优势,使幼儿可以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深刻体会美学感受,达到建立正确审美认知、强化审美能力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多通道参与模式展开教学。这一模式主张拓展学习感官,在课堂中应用能够帮助幼儿利用多个基础感官参与到欣赏课程中,使自身听觉、视觉、触觉等信息得到整合,有效增强大脑认知效果,提高自身主动性与创造能力。在实际教学阶段,幼教老师可以搜集经典民族音乐作品的相关资料,使其能够以画面形式进行展示。例如,欣赏地方民族音乐作品《蓬安放牛》时,可以搜集互联网资源,将表现出“牛”这一放牧元素的内容整合至教学课堂,通过播放“百牛渡江”的壮观场景使幼儿可以得到充分的视觉刺激,将相关感受与听觉相互挂钩,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达到建立正确审美认知的目标。此外,幼教老师需要鼓励幼兒利用肢体动作参与至民族音乐鉴赏流程中,通过将触感整合至欣赏阶段,能够显著提高幼儿的感受深度,有利于强化他们的美感内容反馈,使后续欣赏同类型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身创造力,实现最佳培育效果。

综上所述,幼教老师需要重视民族音乐的授课方法,确保其能够与课堂相互整合,以轻松方式构建学习流程,让幼儿可以直接参与到活动内,达到理想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伟伟,范雅丽,牛志华,冀毅,宋瑞娟,张玉凤. 学前教育中音乐课程的教学研究[A].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何以为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1:20.

[2]钱欣欣.音乐欣赏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1.

[3]欧阳桂芳.苗族童谣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1.

[4]赵亚鑫.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D].大理大学,2021.

[5]李延松.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作用[J].戏剧之家,2021(14):127-128.

[6]李爱民.社团音乐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恭城油茶文化传承基地为例[J].艺术评鉴,2021(05):172-174.

[7]杨稀雯.音乐审美移情在学前教育的应用研究——基于音乐教育的幼儿家国情怀培养探索[J].黄河之声,2020(18):114-115.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研究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论中国民族音乐在初中课堂的地位
音乐教育下的民族音乐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