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2020-12-14雷式祖
雷式祖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是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为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归属感,高校必须要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通过推进音乐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断将民族音乐推向世界艺术舞台,促进我国文化绽放光彩。本文就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加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带给高校发展民族音乐一些启迪。
关键词: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 音乐教学 教学改革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5.033
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历史价值
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音乐能力、音乐素养、音乐精神的结合体。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的民族音乐,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历史价值。在深入研究一个民族文化时,可以从其音乐文化中,看到该民族的独特风土人情、人文情怀、文化修养。尤其是依托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可以为挖掘该民族的历史事件、文化气质、认知能力提供宝贵的素材。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选择的过程。它包含着本民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民族音乐文化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沉淀,将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實践技能融合在一起,才构建出该民族色彩斑斓的音乐文化体系。
2.有助于绽放艺术色彩
不同的民族音乐蕴含着不同的音乐技法。民族音乐中的小调、歌谣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方言和发音技巧等,是展示其艺术特色的重要手段。这些技法和技巧凝聚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民族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分析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时,可以从音乐感染力、艺术表现力、音乐表达技法等角度出发,细细体悟音乐文化的内涵美。然而现阶段关注民族音乐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对音乐文化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使得流行音乐快速发展,严重挤压了民族音乐的发展空间。纵观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不难看出其音乐技法含量高,艺术价值丰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关系
1.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结晶
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洗礼,民族音乐一步步走向成熟,用其独特的民族情感,彰显着民族的灵魂。有人说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的历史,也有人说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的思想。无论民族音乐表现出多少艺术价值,它都是该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民在劳动生活、日常学习中累积的经验。例如《茉莉花》《阿里山的姑娘》等作品,无不彰显着本民族的思想精神和艺术特色。民族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独有的艺术语言,是一种表达本民族思想的载体,也是传播本民族特色文化的途径。为了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需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的特质和民族的内涵。通过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关系,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民族文化的继承人和弘扬者。
2.民族音乐文化是情感的表达和技艺的传承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瑰林中的宝贵遗产。民族音乐能够发展到今天,说明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深入剖析民族音乐,不难看出它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技艺的传承。在表达情感方面,民族音乐展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情怀,它作为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食粮,始终担负着思想情感表达和绽放文化内涵的重任。在技艺传承方面,民族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气质,将民族情感表达方式与独特的民族乐器相融合,展示出了独特的民族风味和审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音乐教育“西化”日益严重,部分高等音乐院校也出现了明显的“崇洋媚外”的情况,这对于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十分不利。再不推进音乐教学改革,再不提升民族音乐教育质量,势必会造成民族情感的缺失,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三、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重视不足
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学观,没有加强对民族元素的运用,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理解不深刻。再加上受未来就业方向和应试体制的影响,很多学生没有选择深入学习民族音乐,而是选择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类型的课程,导致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滞缓,无法满足社会对民族音乐人才的需求。另外,高校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不重视,也造成了师生缺少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使得民族音乐文化教育陷入被动状态。
2.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现阶段,各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师资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民族音乐教师较少,不能对学生开展更具质效性的民族音乐教学。其次,民族音乐教师能力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实际需求。再次,民族音乐教学环境有待提升,各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教师教学缺乏动力,教学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一知半解。最后,没有建立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培训机制,教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给民族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措施
1.做好文化宣传,加强文化传承
为保证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高校需要加强音乐教育改革。通过坚持“教书育人”的教学原则,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教学观,不断宣传民族音乐文化,不断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首先,高校应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音乐文化问题。通过阐述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其次,高校应营造优质的音乐文化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通过加强对民族元素的运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使学生认知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感知民族音乐中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最后,教师应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师表作用。通过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为学生树立民族音乐继承者的榜样,不断加强民族音乐知识讲解,剖析民族音乐艺术价值,使学生学会审美音乐,挖掘音乐中的美,促进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中养成良好的音乐观。
2.加大师资投入,提升教师能力
为推动音乐教育改革,高校需要从提升社会影响了,培养音乐人才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济条件,加大对民族音乐师资力量的投入。通过营造优质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打造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不断强化民族音乐教育能力。首先,高校应树立发展观念,积极做好教师人才的引进和选拔工作。在引进教师人才方面,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状况,扩宽引才渠道,提升岗位工作待遇,尽可能地吸引优质的民族音乐教师人才来校工作。在培养和选拔教师人才方面,高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通过鼓励教师进修,提升专业能力,促进教师成为合格的民族音乐教育者。其次,高校应注重改造和完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置民族音乐教学器材,优化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为培养学生民族音乐能力创造条件。最后,提升对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视度,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力度。通过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功底,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关系着我国文化的发展情况。为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高校必须要推动音乐教育改革,重新定位民族文化发展目标。通过完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促进学生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李德方《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艺术评鉴》2020年第10期。
[2] 张艺博《论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明日风尚》2018年第22期。
[3] 黄勇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戏剧之家》2018第14期。
[4] 刘舒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音乐创作》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