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2021-12-07王康智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国土空间生态环境

王康智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引起重视。文章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环 境保护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规划体系

引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我国持续发展前提条件,通过研究目前国 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影响,可知生态環境保护工作开展受到一定限 制,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既影响国土空间规划成效,也不利于我国 未来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如何开展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 划,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逐渐注意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 要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政策方针,宣传和推广绿色低碳的生 活理念,让人们逐渐注意到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我国之前的国土空间规 划体系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往往以不触犯红线了事,仍以各个地 区的经济发展为重心。

随着近年来相应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而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需要得到相关人 员的重视。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之中,要逐步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其 中,并且要作为一定的考量标准,从而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决策时候更加全 面科学。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建设导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我国在土地规划方面还有着很多的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土地资源 的利用情况,阻碍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

第一,以建设开发为导向的规划指导思想,在很多地方政府的GDP考 核导向下一时难以扭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无法落实。第二,在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大背景下,土地资源分部门管理、分散布置难 以合理利用与规划,无法满足时代与人民的需求。第三,土地资源的规划 和利用比较低效。

2.2  国土空间规划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

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 视,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相应的理念没有得到宣传。国土空间规划相应 部门的管理层在进行国土规划决策及指导工作时,往往只考虑到地区经济 的发展,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却较弱。因此,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 环境保护问题,要从管理层入手,自上而下地解决国土空间规划对环境保 护不够重视的问题[1]。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策略

3.1  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土空间规划的环境保护中来

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持甚至修复,需要在国家还有政府的支持下,投 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在生态环境的维持和修复中看到明显的回 报。可以考虑从我国是人口大国这一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向广 大人民群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参与 到生态环境维持和修复工作中。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周边生活环境,并 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2  加强技术支撑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GPS技术 可以对某一空间的土地状况进行更为细致的考察,更有利于对当地的情况 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为国土空间规划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因为人们生活在 这个环境中,就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呼吁声越来越大的当 下,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将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全民普及,号召 整个社会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建议地方政府设置相关环境整治公众意见箱。人们如对自身的生活 环境有不满意,可以将其具体意见和建议投入到政府的环境整治意见箱 中。政府部门根据公众的意见或建议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让生态环境保 护工作做到全民参与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集思 广益,给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多的创意。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健康出

行、低碳出行,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上进行对环境的保护,将这些细节汇总 起来,就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生力量。

3.4  国土空间规划中适当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倾斜

虽然我国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实际的工作 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国民的环保理念相对发达国家而 言,还是较为落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不仅仅是对生活生产方面的考量,  更多的是对国民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重视。所以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 时,一定要将生态环境放到首位[2]。

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

4.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基础的条件,为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做出更多的指引,从而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力支 撑,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谋求经济 发展,保证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高质量发展。

4.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要充分考虑区域环境之间的差异,根据空间功能加以分析。制定国土 空间分区管理方案,并确保各个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制定生态型增 绿目标,不断推动国土空间的发展演化。此外,要注重国土空间生态功能 的匹配,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状况、人口 流动状况以及其他人文因素状况,严格按照相关的生态安全整体建设要求 做出最合适的决策[3]。

4.3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

从生态环境保护不同维度思考国土空间规划,使其更好地保证生态空 间与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及均衡优化,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率及使用价值,促 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增强国土空间规划效果,以及生态环境保 护有效规划,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等来建 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其目的为实现空间结构优化与自然资源有效保 护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既能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性,也能将国土空间 规划编制工作全面覆盖。通过利用上述各类技术将获取的生态环境信息导 入平台中,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措施制定以及日常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明确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分析与评估国 土空间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具体情况,根据国土空间开发利用 特点,正确审视国土空间规划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各项问题,充分利用生 态环境保护信息平台,提出相对应解决措施,优化生态环境[4]。

考虑不同区域环境差异性,根据区域环境管路特点,采取针对性措 施,避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刀切,从长远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待国土空 间规划,切实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协同性,发挥生态环 境保护规划信息平台作用,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持,提升国土空间 规划决策正确性与科学性,为国土空间规划后续工作开展做好铺垫,确定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方案,为其他行业领域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为 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从而构建生态空间规划新格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根据我国 出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方针,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 系,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必要性,使其逐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顾蕾 .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关系研究 [ J ] . 环境与发展 , 2020,32(11):174-175.

[2]宗长成.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20,(21):64.

[3]耿海清,陈雷.试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如何参与国土空间规划[J].环境 保护,2019,(1):21-22.

猜你喜欢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河北省易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析
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对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双重影响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