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1-12-07覃芝琼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教材核心素养

覃芝琼

摘要:历史是人文学科的核心,通过读史,学生能够了解历史人物的成长与奋斗轨迹,并能够从各类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习得教训。由此可见,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个人的知识基础得到夯实,人文素养也稳步提升。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利用历史课堂带领学生认识古代先贤,接受思想洗礼。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社会背景下,每个学科都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教师会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无形当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文章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客观的历史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正确对待历史事物的兴亡。部分学生在面对历史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不良的外界环境,而认为学习历史是无用的,不能积极地投身到历史课堂中去。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围绕学生的生活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适应历史课堂。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的影响下,能够理解历史存在的价值,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形成客观的学习意识。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客观的历史价值观。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了使学生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笔者在教学中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在生活中的使用案例,向学生介绍了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在聆听中了解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使部分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意义,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们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促使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意义。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二、借助课堂教学工具——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念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展开探索,找出时间与空间的联系。部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这一意识,不能正视历史的发展规律,难以理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借助课堂教学工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念。学生在时空观念的影响下,能够正确判断历史的真假,构建历史知识的学习框架。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为了使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大事年表,让学生从中析出与古代政治制度有关的内容,学会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不同朝代的政治变化过程。学生在观看历史大事年表之后,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了较为清晰的时间认识,知道了其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而来的,了解了中央集权的积极意义。笔者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来绘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表格,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的不可逆性和发展性,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学习和辨析

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史料的支持,学生仅依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挖掘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辅助自身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能够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促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做到明确辨析、客观对待。而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史料资源,满足学生的差異性,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学习和辨析。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知道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孙逸仙伦敦蒙难记》中的部分内容以及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油画等资料,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认识孙中山,了解孙中山为辛亥革命所做出的努力。学生在史料阅读中能深刻了解到辛亥革命的盛况,知道了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发展状态等,能够更加客观地判断历史事件。

四、依据史料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把握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解读,这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解释历史的发展趋势,深化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围绕史料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在整理、追溯中,会积累丰富的知识内容,为接下来的思考做好准备。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可以依据史料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启蒙运动”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启蒙运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名言,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德斯鸠呢?你在卢梭的话中分析到了怎样的情感?他们的主张相同吗?与启蒙运动有着怎样的联系?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对启蒙运动知识进行了学习和思考,知道了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掌握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深化了自身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五、创设学生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历史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植根于人们心底,对人的活动有着指导意义的一种精神,能够将家庭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实现国富民强的发展目标。教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促使他们树立责任意识,了解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地投身到国家建设中。但是,部分学生对家国情怀认识不足,在面对实践活动的时候喜欢逃避,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引起了教师的重视。由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学生实践活动来唤起学生的历史家国情怀。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养成参与实践的习惯,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介绍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自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互联网资料,整理有关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了解了指南针、火药等发明创造的历史,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不再畏惧自主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增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过程比较缓慢,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渐渐地为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并按时地组织和培养核心素养相关的活动,将核心素养价值观的培养落于实处,让高中生对历史产生正确的认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喻莘博.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20(06):196+195.

[2]刘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2-23.

[3]党思伟.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23):22-23.

[4]吴新枚.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56-57.

[5]尹泽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43-44.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新教材核心素养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