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游戏化课堂教学初探

2021-12-07朱国武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双减小学体育

朱国武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并提出“双减政策”的战略目标: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同时提供了《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材料。为了就是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工作,坚持推进“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通过对小学段体育的基本技术、游戏的设计、游戏的运用进行梳理,采用现代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技术技能;游戏化教学

一、研究的缘由

近日,教育部召开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公开了相关数据。其中2019年,6—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仅为23.8%。通过其他公布的数据还能看到,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居高不下,近视率全球第一。

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复杂神经条件反射过程,其形成需要通过“泛化、分化、巩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兴趣较高,重复大量的动作练习,会使体育基本技能练习本身具有的枯燥性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产生了冲突,致使体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易疲劳。体育游戏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多样性为一体,生动形象、有趣好玩使儿童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大脑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课堂上感受“玩中学、学中乐”的氛围,积极主动学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健康体质标准,健康成长。

二、研究的愿景

1.体育游戏的娱乐性与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游戏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多样性为一体,有利于吸引、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堂教学上既重要又需反复练习,且单调、乏味的技术动作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如:立定跳远中的基本部分,将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进行“起跳、腾空展体、收腹提膝、落地缓冲”技术分解,采用“跳圈圈、原地向上跳摸高、双脚夹球进篮和看谁跳得远”四个游戏进行教学。通过跳圈圈让学生体验蹬摆配合协调,通过原地向上跳摸高发展学生的腾空伸展技能,通过双脚夹球进篮锻炼学生收腹提膝的能力,通过看谁跳得远进行比赛,既巩固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2.體育游戏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作用

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因学生的一些自身原因影响到技术技能的学习。比如:学生的焦虑、自卑心理,体弱多病、先天不足等现象,担心在练习中做的不好被嘲笑。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通过体育游戏具有的趣味、娱乐性,可以减少学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很放松的心态下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

3.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理念,利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体育游戏把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玩”有效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教学,引导和教会学生相互商讨,互帮互助,共渡难关,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带来的愉悦感。

三、小学体育基本技能游戏化教学的方法

(一)游戏化课堂教学的组织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合理、有效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精心设计相关体育游戏。小学阶段的学生多数活泼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喜欢自由,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游戏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

2.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精心组织实之有效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游戏教学,使学生认识、掌握体育相关知识及技能,更好的实施体育课堂教学。

3.结合教学实际,精心组织体育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场地因素,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分析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体育游戏设计,使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如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中,如果是在宽阔的足球场随意互传,纪律难以掌控,教师不能有效的实施教学。通过“足球钻洞”的游戏,给学生设定足球运行的方向、距离,使学生按照老师的设计路线有序进行,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效的组织课堂游戏教学。

4.设计趣味、生动的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的特点,把趣味、生动的游戏带入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游戏化教学的设计

1.用于体育课堂技术学习铺垫。准备运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重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兴奋度,又能使全身肢体得到热身,防止学生运动损伤。而常规的体育课堂中,常以慢跑或做几节简单的热身操,这种长期枯燥的活动形式只能使肢体上得到准备,身心却得不到满足。在教学中,为提高准备活动的趣味性,根据教材设计相关的热身游戏作为准备活动,让学生的肢体、身心都得到充分热身准备。

例如:在水平二立定跳远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胸、髋、膝、踝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准备,准备活动后安排了“小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利用音乐“小跳蛙”为背景,小垫子做荷叶为场景,通过老师的示范,带领让同学们做原地预摆向上跳起和向前蹬摆跳练习。在形象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帮助学生展开身体,感受空中姿势。以这样趣味的游戏与本课教材相结合,使学生的肢体与身心都得到充分的热身准备,为后续技能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用于突破技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该技术的关键所在;难点,是技术环节中要求高、学生难以掌握的部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是一节课成功的体现。在研究教学中,通过对技术重难点深入分析,将其分解细化成一个个小游戏,利用游戏使学生不断体验、领悟动作要领,玩学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把起跑的动作技术分解成听声变相跑、拖物快跑、短距离跑等几个游戏。通过听声变相跑,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迅速反应和锻炼变向爆发力;通过拖物快跑游戏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通过短距离跑让学生巩固完整的技术动作。通过几个游戏,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也提高了竞争意识。

3.用于巩固提高技术。体育课堂技术教学中,老师一味的让学生做重复动作来巩固技术,会使学生乏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材技术特点,开展切合实际又具创意的游戏,能有效的巩固技术动作。

例如:在《原地投篮》一课中,以游戏“连环炮”为情景组织教学,一人为炮手,其余同学为供炮员,学生10人一组,一人站在罚球线投篮,其他9人各持一球,连续为他供球投篮,使学生以炮手的身份充当主人公,充分调动学生投篮的积极性,使小组学生融为一体,一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能体验“主人公”高密度、有趣味的练习,技术得到巩固。

4.用于消除学习技术时的心理障碍。当面对有较大教学技术难度时,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較难达成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游戏,将动作技术进行分解,降低技术难度,逐个突破,来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如跳长绳教学中,将进绳、跳绳、出绳分解进行。通过游戏“冲锋”,使学生先掌握进绳动作技术,消除怕给绳打到的顾虑。

(三)教学原则。在运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的安全性原则。在组织游戏过程中,一些团体对抗的游戏,存在安全隐患,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教师应做到讲解到位,规则清晰严明,对违反规则的行为及时制止。教师在游戏设计时,既要确保游戏实施时的安全性,又要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2.游戏的趣味性原则。缺乏趣味性的游戏就失去了游戏本质意义,因此在创编游戏时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让学生有新鲜感。在创编时,可根据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素材、文化素材进行设计,这样创编出来的游戏既有新意,又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的目的性原则。在教学中,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其目的是达到教学目标。体育课堂采用游戏教学,其目的不是单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高兴,而是在娱乐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知识情感教育,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优良品质。

四、结语

体育游戏化教学,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是体育教育的一种手段,它为传统体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能、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寓德育于游戏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遵循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组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实现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沈益民,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育现代化,2015

张秀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法,教育,2016

高飞,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体育时空,2017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双减小学体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