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1-12-07张文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小学数学

张文华

摘要: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一种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小学生因受地域经济、家庭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数学阅读能力水平相对较低。鉴于此,本文从激发数学阅读兴趣、提升数学阅读能力两个维度出发,提出抓牢教材问题情景、深度挖掘数学文化、靶向式阅读、闪卡式阅读等七项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以考试评价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改变的特点。近几年来,数学试卷从考查内容的广度和宽度,不仅增加了题目的总量,而且考查的方式更加灵活,试卷的阅读量也在不断加强。测评内容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学科整合、社会实践、时事信息、生活常识等等内容,均会以数学阅读材料的形式广泛呈现。然而,农村地区小学生因受地域经济、家庭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数学阅读能力水平相对比较低。因此,基于日常教育教学开展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对于提升农村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农村学校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拓宽多种渠道,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1.抓牢教材问题情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材非常重视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教材呈现的这些情景本身往往需要师生借助语言文字叙述出其中的数学问题,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数学阅读,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表现非常突出。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的认识和加减法)中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引导学生将阅读提取到的数学信息进行内化加工,通过讲数学故事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理解题意左边5只小兔,右边2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在学生充分理解正确解答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5+2=7除了可以介绍小兔的事,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事?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思考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2.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可供学生阅读的数学类课外书籍更是微乎其微。为此,我们在各班级中专门设立图书角,一方面挑选出趣味性比较强的《小学生数学报》《快乐学数学》(小学版)、《数学大王》(小学版)等数学杂志,作为基础性阅读材料;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年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书籍。如:一二年级布置《100只饥饿的蚂蚁》《蜘蛛和糖果店》此类的绘本书籍,以激发孩子的数学阅读兴趣;三四年级布置《奇妙的数王国》《马小跳玩数学》此类的数学童话、科普读物,让学生获取其中主要的数学知识;五六年级布置《华罗庚的故事》《有趣的数学》此类的数学家故事、生活中的数学等书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聚焦实际获得,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研究中我们尝试从四个方面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不断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靶向式阅读,聚焦核心问题,提升学生数学阅读效能。

靶向式阅读是借鉴靶向治疗和射击打靶训练的思想,聚焦核心问题,教师通过“三读”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的效能,即:明确靶向--泛读、有的放矢--批读、提高效能--精读。泛读意在快速浏览题目了解大意,重点聚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目标靶向;批读旨在围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题目中迅速批画、检索相关条件信息,已达到化繁为简、消枝强干的目的;精读就是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次对批读后的内容进行精细化阅读分析,并根据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2.闪卡式阅读,强化瞬时记忆,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在研究中我们尝试将美式课堂中经常使用的闪卡训练法引入数学阅读课堂,作为强化学生瞬时记忆的一种手段。课前,教师将数学阅读的图片、图表、文字等材料制成闪卡。课上,师生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师进行限时播放,学生快速获取闪卡上面的数学信息。实施中我们将限定的时间由长到短,卡片内容由少到多,而学生反应也是由慢到快,参与也是由被动逐渐变成主动。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训练下,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3.前置性预习,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但现实中很多学生不预习,就是预习也只是简单的浏览教材,阅读没有目标,没有思考,数学学科预习存在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为此,我们提出前置性预习的概念,就是要求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方面要有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精心设置前置性预习阅读任务单,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通过任务单引导学生在重难点、关键点出多思考、多分析。课上,教师结合学生自主阅读中遇到的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然后在组织学生继续阅读课本,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重点概念、公式和法则理解,久而久之使学生数学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4.常态化阅读,注重方法习得,提升学生数学阅读技巧。

数学阅读不仅仅是读的过程,更是眼、口、手、脑等器官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教师在常态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重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将“读会”转化为“会读”。

(1)抓关键,做标记。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会因为题目中关键词、关键条件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导致解答错误。为此,常态课堂中我们要求学生用一些符号(如“△”、“—”等)对关键词、关键条件进行必要的标记,或是遇到难理解的概念、暂时读不懂的地方,也都可以标上记号,暂时把它们“跳过去”,继续往下读,待多读了一些或读完后再“回头看”,就会容易读懂读明白,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得到大幅提升。

(2)画重点,提问题。在给学生布置数学阅读任务,我们会引导学生做批注,边阅读材料,边将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问题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入手,适时进行逐一解决,最终使学生对学科核心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有的学生在对“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阅读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①为什么0除外?②如果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会怎样?③如果乘以和除以的不是同一个数商会怎样?……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思考,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理解更加深入。

綜上所述,随着当前中高考的不断深度改革,数学阅读能力越来越成为学生一项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农村学校要想真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而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的能力,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数学阅读材料,实实在在地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家梅,数学阅读:追求深度学习的品质[J].人民教育,2016(10).

[2]雷晓庆,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参考,2016(06).

[3]黄德忠,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17).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立项课题《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CDDB1832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小学数学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