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打法”
2021-12-07胡乔石涂有钊
胡乔石 涂有钊
合肥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消费中心,消费资源具有鲜明特色,在新能源汽车消费、智能电子产品消费、特色文旅消费等领域具有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与北上广等先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合肥应避免走入大型化、综合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方向,围绕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专业上“做精”、特色上“做优”、国际化上“补强”,着力打响“合肥消费”品牌,重点实施“六大行动”,形成“特色化”错位发展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打法”。
国际消费能级提升行动
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时尚潮牌青睐地。鼓励在四牌楼、滨湖新区、政务区、三里庵等重点商圈布局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首入店、体验店和连锁店。鼓励高端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等在合肥首发新品,研究针对“首店”的专项补贴、房租贴息、低息贷款等优惠措施。加快引进全球高能级的品牌商、零售商、服务商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设计中心、产品定制中心、采购结算中心、仓储物流中心、运营管理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入驻合肥,拓展高端消费服务功能。
打造进口消费品“世界超市”。依托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引进国际优质消费资源,丰富高端供给。加快布局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做大做强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加强市内免税店、跨境电商体验店等商业布局。
国际会展培育拓展行动
培育引进国际展会。以打造全国会展名城为目标,继续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声博会、世界显示大会等,提升展会规模和能级,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加大高端会展品牌的引进和培育,对接引进头部会展企业(如东浩兰生、意大利博罗那等)和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如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览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
积极承办国际赛事。着力提升本地会展企业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谋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电子竞技等特色会展和赛事品牌;加大会展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提升承载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打造国际化、智能化一流场馆;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合作,提升合肥马拉松等赛事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引进更多国际文体赛事。
打造特色消费节庆活动。参考“上海五五购物节”“双12苏州购物节”经验,由市商务部门牵头,联动各区县资源,加快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常规性全民购物节活动,形成全场景消费矩阵,实现平台、商家、终端产品全覆盖。提升夜市文化节、龙虾美食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支持举办合肥时装周、电影节等活动。
特色消费质量提升行动
发展特色文旅消费。依托安徽省博物院、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场馆发展特色文化和红色“轻旅游”;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重要指示精神,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區的标志性工程,围绕温泉康养和现代农业特色,建设环巢湖国际休闲度假康养目的地;抢抓淮河路步行街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机遇,充分彰显“科技赋能”城市特色、深入挖掘“千年庐州”城市内涵、丰富文旅产品供给,重点发展夜游、夜赏、夜读、夜娱、夜宴、夜宿、夜购、夜健八大类夜间文旅业态;结合合肥“芯屏汽合”产业优势,开发特色智能制造与工业制造研学旅游项目,打造声谷、网谷、肽谷、环境谷、安全谷“五谷丰登”精品旅游线路;借力5G技术升级,VR、AR、“短视频+旅游”等技术手段,促进旅游体验方式转型升级,发展“云旅游”“云观展”“景区直播”“VR全景游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发展特色餐饮消费。加强特色美食文化推广和营销,完善特色美食标准体系,依托宁国路美食节、罍街、贡街等特色美食街区吸纳省内外各地美食,打造地方特色美食集聚地,提升庐州特色小吃与“徽菜”“徽小吃”的国际影响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特色美食、打造国际美食名城。
发展特色智能制造产品消费。加快将合肥的创新城市特质和科创产业实力转化为消费创新的源动力,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套与管理,落实新能源汽车消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带头使用“合肥造”电动汽车,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之都。推动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等产品消费,着眼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供应地,打造消费电子类消费品牌全球首发地。
新兴消费培育壮大行动
做大做强新零售,推动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鼓励大型百货购物中心、传统百货店、连锁超市等丰富线下消费体验,搭建5G+VR全景虚拟导购云平台,开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小程序”电商,拓展线上业务。支持生鲜传奇、谊品生鲜、邻几便利店等本土新零售企业加速网点布局,积极引进山姆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盒马鲜生等国内外知名新零售企业入驻合肥。推动本土新零售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交流合作,借鉴数字化转型经验,实现从供应链采销到选品、上架以及人工作业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借鉴个性化、品质型服务经验,实现从“买得好,吃得好”向“吃得品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转变。
加快补齐“一老一小”短板,发力“童经济”“银发经济”。在“童经济”方面,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明确未来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未开设的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开设托班,支持引导传统学科教培机构向托幼服务转型。支持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运动场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开发亲子娱乐、亲子摄影、DIY活动、汇报演出、沉浸式儿童玩乐空间等项目。积极引进儿童玩具、儿童服装、母婴用品等头部企业来肥兴业,打造“童经济”全产业链。在“银发经济”方面,针对老年群体“上网难”问题,加快市域内移动支付、生活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全场景APP无障碍“适老化”改造,破除“数字鸿沟”,不断提升老年群体智能技术运用能力。加快推动养老产业市场化改革,注重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放宽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的准入条件,提供多元化、精准化、高品质养老服务。
“庐州品牌”营销行动
传承振兴合肥老字号和本土品牌。加大对詹记、卡旺卡、老乡鸡、巴莉甜甜等合肥“新四大名点”的营销推广,打造合肥本土网红打卡品牌和“伴手礼”。聚焦“芯屏汽合”特色产业,推进智能制造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加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推动“包公文化”“淮军文化”“三国文化”等特色周边产品向创意化、大众化、精品化发展。举办“庐州品牌”“合肥消费”全球推广活动,持续扩大区域和全球影响力。
大力孵化合肥新品牌。设立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协调新消费品牌、供应链、媒体宣传等各方面资源入驻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鼓励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助力支持品牌孵化,加速新品牌孵化成长,筛选具有潜力的新消费品牌并推动其在全国范围扩张。
区域消费合作深化行动
对标长三角一体化,积极融入国际消费区域建设。参与共建长三角“国际消费中心区域”,构建更高水平“大市场”。强化合肥与长三角城市的融合对接,以上海为龙头,联动长三角城市共同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品首发超级平台。优化交通、信息网络和一体化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消费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长三角消费(合肥)体验中心、文旅服务一网通等建设,促进消费回流,避免区域虹吸。
强化合肥都市圈城市互动,积极引入圈内消费流量。扩大对合肥都市圈内城市的消费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针对都市圈内城市居民的消费优惠政策,打造合肥都市圈消费首选地,增强对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消费引流作用。
(作者系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为《合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