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化浪潮下,安徽制造业发展之策

2021-12-07吴明华

决策 2021年11期
关键词:智化安徽转型

吴明华

“换道超车”的安徽机遇

《决策》:疫情以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加速。海螺集团是安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先锋,埃夫特则是安徽智能制造的代表。对于制造业数智化,您有怎样的观点和感悟?

王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智化浪潮正在掀起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实现数字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推动数字转型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既是安徽打造“三地一区”的重要抓手,也是动力源泉、必经之路。

同时应该看到,近年来,新冠疫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黑天鹅”因素,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但也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机遇。

从企业层面来看,目前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愈发迫切。产能过剩致使水泥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存和竞争压力;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则使企业制造成本居高不下;限电限产、原燃材料价格节节攀升,以及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更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重要基础性建筑材料,水泥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实为发展的必然。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水泥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在数智化转型方面迈开了关键性步伐。在质量控制、能源管理、污染物减排以及劳动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进入“十四五”,安徽作出了“高标准打造工业互联网高地”的决策部署,引领我们进入数智化转型的第二阶段,即以第一阶段的全智能工厂为基础,打造海螺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将工联网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加以重点推进,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集聚要素资源,抢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机遇,建成海螺自己的工联网平台。吸引各方合伙人,孵化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更多要素之间互动耦合,激发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为安徽打造“三地一区”提供强力支撑。

许礼进:制造业智能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让机器人具备更好的感知认知、自主决策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应用场景以及服务的对象。

当机器人具备感知功能,能够识别它服务的对象,再通过数据的分析整理,让它的经验能够储存起来,下一步可以根据算法,把它感知的对象,跟它以往的经验作出对比,让它自己深度学习、自主决策。

比如,最近很多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我们就和制造业龙头企业一起,做了一个共享制造,专门为某个区域的中小企业,打造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生产线。这就是智能制造。

未来,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更多是个性化、定制化为主。这就需要机器人准确判断,根据不同的标准,让机器人进行自主的焊接装配。就像手机一样,一定是靠着软件智能化,实现智能共享和共享制造,它的生产线一定是智能化的。

全球人才与全球视野

《决策》:在数智化浪潮下,“双招双引”的思维和打法应该如何创新?

张维:过去各地招商,强调的都是土地、税收、资源等“硬”层面的优惠政策,但“软实力”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高度市场化的环境、健全的产权保护机制和尊重创新的文化等等。只有“软硬结合”,才能实现营商环境质的提升。

对于产业发展来说,头部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的部署,按链梳理、按图索骥,将每个产业链头部领军企业和头部研究机构一同列为招引目标,实现研发与产业的“双招双引”。

一个有强大产业链带动能力的企业,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虽然苹果不在深圳,但它带动了近十余年深圳和东莞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大发展。2021年苹果公司200大供应商清单中,深、莞本地或在深、莞设厂的供应商便有70家。而在深、莞手机产业链崛起后,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大型企业的溢出效应,又助推了当地华为、OPPO、VIVO等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级智能手机品牌。

建议安徽放眼全球,吸引科技龙头企业到安徽落地,设总部、落产能、设研发中心,形成产业链集聚。同时也应发掘本土企业家,或者号召在外皖籍人才回皖创业,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全方位的创业支持。

黄汪:从华米科技的发展经验来看,关键是要招引全球化人才。华米科技之所以能把产品和服务,带到全世界,是因为我们在立足安徽、立足中国的基础上,逐步打造起一支全球协作的研发团队。

华米快速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全球人才、全球研发”。全球人才不一定都在合肥工作,可能每年只有两三个月在合肥工作,但他们都是华米工作人员。最近,华米发布了一款能够测血压的智能手表,这个功能就是在以色列团队、温哥华团队和中国团队,一起用了五年时间的研究成果。

华米公司的核心团队,比如首席财务官是荷兰籍华人,首席运营官是在旧金山长大的美籍华人。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才让整个企业的全球视野和技术能力有很强的延展性。

全球科技競争是以专利为核心,技术竞争的顶层就是专利。华米在短短六七年中,申请了一千项专利。有100多项专利是在美国获得的,这样的海量专利,背后是全球化人才团队的力量和很高的研发投入。

全球用户和全球人才,背后要有一个全球化的价值观,让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人达成一致、形成合力,打造全球化的公司使命。公司所有的基础信息是开放的,决策是透明的,我们任何员工都有权利去问为什么这样做,领导者也会给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这背后关键是要做到信息透明、决策透明,同时打通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和团队之间的配合,以及国家和区域之间的隔阂。

构建企业、人才、资本“铁三角”

《决策》: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和发展新兴产业中,资本、技术和人才的紧密结合是关键。三者如何互动耦合?

张维:这方面可以看看“他山之石”——深圳。深圳经验简单总结就是一个词:“铁三角”。所谓“铁三角”,是大型科技企业生态密集、人才技术密集、资金资本密集。深圳已经在这三个方面实现了自我循环、自我推动的状态。这种有机的“内循环”,为深圳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代表了最先进生产力的大型企业形成技术与人才外溢,人才在风险资本等资金的支持下创业,产业链配套协作的成熟又辅助了创业成功。

这并非深圳所独有,硅谷更为极致。深圳大疆科技、立讯精密,硅谷的英特尔、苹果等,都是这一“铁三角”循环孵化出来的明星企业。

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更为专业的总结,提出了“政府、产业、大学”创新三螺旋模型理论,三者像三条螺旋一样,互为因果,最终孕育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型社会。

参考科技高地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安徽发展科技高地的思路,即构建大型科技企业生态密集、人才技术密集、资金资本密集的“铁三角”,打造“政府、创新资本、优秀企业家”三螺旋的安徽新经济模式。

如今,安徽经济强势崛起,“双招双引”气势如虹,正是体现了安徽在这方面的高瞻远瞩。

从产业层面来看,在安徽发展十大新兴产业中,有两类产业投资机会巨大:一类是中国与欧美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这些产业容易形成超大规模产业集群,如智能汽车产业,在一个区域最好要遍布从整车到电池,再到电池上游各种核心材料的供应链,而且这类产业技术演进能力强、能够衍生出的技术和创新方向很多,适合地方政府以十年为周期来布局;第二类是面向未来的硬科技以及“卡脖子”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可以帮助我们积蓄力量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跃升。

从资本层面来看,要充分发挥当前千亿级别的、甚至未来做到更大规模的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和规模效应,充分发挥私募资本招商引智功能。这一点安徽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其他地区树立了典范。

展望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纵向深入,安徽的一些综合成本优势也将逐步减弱。因此,需要未雨绸缪,激活更多的创新动力。其中,国企的新旧动能转换将是重点。

建议对于实力雄厚、账上现金充裕且转型意愿强烈的国企,可以直接出资成立产业基金,通过并购等方式,向新兴产业进发;对于产业结构相对陈旧,近年业绩增长乏力的中等市值的公司,引导他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在产业链上下游寻找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进行股权合作,通过市场化的国资混改等方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一部分,以换取其将先进产能落户安徽;对于体量偏小的上市国企,先剝离其原有业务,将控股权合规地出售给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以促进顶尖科技企业在安徽布局产业。

猜你喜欢

智化安徽转型
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沙冒智化的诗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