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肉牛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07孙芳王金胜
■孙芳 王金胜
肉牛生产是畜牧业和“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我国牛肉消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目前生产总量的2倍。因此,“十四五”期间,提高国内牛肉供给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要抢抓机遇,精准施策,加强扶持,高质量发展好肉牛产业,进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一、发展肉牛产业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农户是养殖母牛的主体,近几年养殖基础母牛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种植业效益,平均每头成年母牛每年纯利润在8000~10000元。按一般的养殖规模计算,每个农户可饲养20 头左右母牛,每年仅养殖肉牛的收入就可达15 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说肉牛养殖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
2.有助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育肥牛主要采取集约化饲养模式,养殖主体是育肥企业。育肥牛的养殖效益一般在每头4000 元左右,通过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开展深加工还可增值25%左右。肉牛养殖、加工都可以增加县级财政收入,进而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3.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母牛的饲料95%是秸秆,一头成年母牛全年需要风干秸秆饲料约6 吨,一头育肥牛则需要约1.5 吨。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实现年出栏肉牛300 万头的目标,据此估算可转化利用秸秆约3500万吨,占全省秸秆收集量的44%,这将有效分担秸秆处置压力,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
二、黑龙江省发展肉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1.产业基础坚实。2020 年,黑龙江省肉牛存栏402 万头,出栏289 万头,居全国第8 位;牛肉产量48.3万吨,居全国第4位。高端肉牛发展初具规模,拥有全国最大的纯种和牛生产基地,现存栏纯种和牛5000头,还有近1.5万头的安格斯肉牛。省内有3 家运转良好的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位于哈尔滨宾西开发区的宾西牛业、位于齐齐哈尔龙江县的龙江元盛公司、位于绥化肇东市的大庄园肉业集团,这3家企业年屠宰肉牛能力均为20万头,已经形成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肉牛屠宰加工产业集群。此外,其他各县正在不断完善肉牛定点屠宰厂建设,持续提高产能和生产水平。目前来看,黑龙江省肉牛屠宰企业基本可以满足全省肉牛屠宰加工的生产需要。
2.资源优势明显。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拥有耕地2.39亿亩、草原3100多万亩,土地承载能力强,畜禽养殖用地有保障。每年可以作为肉牛饲料的农作物秸秆产量达9100 万吨,但目前秸秆饲料化利用仅为614万吨,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玉米、水稻深加工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世界养牛黄金纬度,气候条件适宜。
3.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现代农业倡导实施的“种养结合”生产模式,其最佳实现方式就是“种植业+肉牛养殖业”,即利用秸秆饲养母牛,种植优质青绿饲料饲喂育肥牛。黑龙江省有养殖肉牛的传统,特别是有利用秸秆养殖母牛的传统,位于玉米主产区的宾县、拜泉县、望奎县、龙江县、尚志市、延寿县、绥滨县等肉牛养殖优势县,其养殖基础母牛的饲料95%是秸秆,农业农村部已将黑龙江省列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产区和潜力增长区。随着秸秆禁烧政策的严格落实,秸秆饲料化利用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如果黑龙江省60%的秸秆用于饲养肉牛母牛,预计可饲养500 万头成年母牛,全省肉牛总存栏数量将达到800至1000万头。
三、黑龙江省发展肉牛产业的具体思路
1.明确肉牛产业品种定位和产品定位。确定肉牛主导品种,根据品种特性,对牛肉产品进行精准市场定位,明晰黑龙江省牛肉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以生产目标为导向,实施包括养殖技术、屠宰分割技术、牛肉及其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在内的科学生产技术,提高肉牛产业各环节生产水平。结合省情实际,黑龙江省肉牛主导品种首先应定位为西门塔尔改良牛,其次为荷斯坦公牛犊和淘汰母牛,第三是安格斯牛,第四是和牛。
西门塔尔改良牛目前是全省肉牛存栏数量最多的品种,该品种耐粗饲、体型大、产肉量高,生产的牛肉属于大众消费的优质牛肉,饲养该品种肉牛养殖风险小、市场销售渠道广。黑龙江省也是奶牛大省,奶公牛犊和淘汰奶母牛是肉牛牛源的一个有利补充,该牛源的数量优势排第二位。由于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高,养殖水平也远远高于肉牛,荷斯坦公牛犊和淘汰母牛可以实现批量供应,这在肉牛产业是不可替代的优势。安格斯牛可以生产优质牛肉,也可以生产大理石纹高档牛肉,该品种生长速度快、耐寒性强,十分适合黑龙江省饲养,但是由于该牛主要从国外进口,因此数量有限。和牛是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的著名品种,饲养周期长、成本高,适宜开展订单化饲养。
牛肉分低脂精肉型牛肉和高脂高档牛肉两个类型:低脂精肉型牛肉分小牛肉(12月龄以前出栏)和优质牛肉(18 月龄以上出栏,大众消费);高脂高档牛肉分大理石纹牛肉(肌内脂肪含量10%~20%)和雪花牛肉(肌内脂肪含量20%以上)。根据全省肉牛品种资源情况,黑龙江省牛肉的主导产品可以定位为利用西门塔尔改良牛和淘汰荷斯坦母牛生产精肉型优质牛肉,利用荷斯坦公牛犊生产小牛肉,利用荷斯坦阉牛、安格斯牛、和牛及其杂交牛生产高脂型大理石纹牛肉或者雪花牛肉。
2.推动形成区域生产优势。以县为单位,形成县域肉牛特色养殖布局,推动产品销售和品牌创建。
一是在荷斯坦奶牛养殖优势区域——牡丹江、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黑河地区发展奶公牛犊育肥生产,以及用和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比利时蓝牛冻精配种低产荷斯坦母牛,将和荷、安荷、西荷、比荷杂交用于肉牛生产,实现乳肉兼营模式,发展奶牛的同时发展肉牛生产。
黑龙江宾县鑫华泰肉牛饲养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准备给牛投喂饲料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二是在西门塔尔等大体型肉牛养殖优势区域,特别是具有养殖肉牛传统的县,推广比利时蓝牛冻精改良技术,生产优质牛肉。目前西门塔尔杂交牛主要以级进杂交改良为主,生产性能最多是接近西门塔尔纯种,提升空间有限。比利时蓝牛是世界著名的大体型肉牛品种,以具有双肌基因著称于世,出栏体重、屠宰率和产肉量均高于西门塔尔牛,因此,采用比利时蓝牛冻精实施杂交改良,可以进一步发挥杂交优势,提高黑龙江省优质肉牛的养殖效益和牛肉产量。
三是在引进安格斯牛最多的黑河地区,进一步巩固安格斯肉牛养殖优势,保持安格斯牛纯繁或者和牛与安格斯牛杂交的繁殖方式,利用纯种安格斯、和安杂交生产高端大理石纹牛肉或雪花牛肉。
四是在以龙江县为核心的和牛养殖区域,以龙江元盛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围县市发展和牛杂交改良牛育肥生产,推广和荷、和安杂交牛进行高档牛肉(大理石纹牛肉)生产。
3.加强科技和政策支持力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整合省内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以及省级、县级推广中心和肉牛企业的技术骨干,组建一支研发推广技术团队,建立黑龙江省现代肉牛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梳理出一批成熟的适用于黑龙江省的肉牛生产实用技术和养殖盈利模式,进行推广应用。针对制约黑龙江省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展集中攻关,为黑龙江省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大肉牛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平台包括“黑龙江省高档肉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基地包括肉牛养殖、屠宰分割、牛肉深加工的试验基地和示范基地,全面提升黑龙江省肉牛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政策提供有效保障。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建立肉牛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由省农业农村厅负责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信息反馈,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要整合资金,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牵头组建肉牛产业发展基金。尽快出台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和奖补方案,如秸秆养牛、牛场标准化建设、扩群增量、养殖机械补贴、信贷资金、贷款利率、延伸产业链、品牌建设等,引导和促进肉牛产业发展。采取社会资本主导、各级政府引导基金跟投、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对肉牛育种、养殖、精深加工、产业园基础配套建设及运营等全产业链建设进行股权投资。积极探索各种融资模式,开展土地经营权和畜禽圈舍产权抵押融资以及肉牛活体抵押贷款,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瓶颈。组织银行、保险、担保、基金等金融机构牵头,吸纳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经营主体参与,共同组建“政银担保”联动支牧联盟,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肉牛养殖加工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产业发展内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