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研究
2021-12-07张明媛陈明月
张明媛 闵 东 陈明月
(新疆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言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发展工农牧业的主要基地,但由于新疆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导致文化教育事业起步较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快速发展,不仅使新疆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新疆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2020年9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为了维持新疆经济社会全局持续稳定,必须对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十四五”时期,要从党和国家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贯彻实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把教育发展放在第一位,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现代化教育进程中,培养新一代有能力担负民族复兴的人才。可见,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和探讨新疆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于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较早起源于国外,由于教育能够形成人力资本,因此许多研究和分析都把焦点放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Barro R J发现人力资本是人均收入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1];Aghion P等指出人力资本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2];Krueger等发现,在不同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3];Malumfashi A H等利用内生性增长理论、协整检验等方法,发现教育支出可以带来经济增长[4]。
国内学者对于教育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沈永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指出河南省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中度关联的[5];孙玉环等基于中国31个省份研究了三项反映教育发展的面板数据在GDP中所占比重,分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地区差异以及GDP对教育投资的弹性[6];许抄军等认为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教育发展,有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通过计算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均教育支出等指标与GDP的占比,比较分析了教育资源的差异性[7-8];赵树宽等通过构建VAR模型,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9]。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集中在全国的教育和经济领域,或者选择一个特定的点进行研究,例如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新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新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有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8年的研究区间,进一步研究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新疆经济建设,实现高等教育规模合理扩张提出相关建议。
二、新疆高等教育规模评价研究概述
(一)新疆高等教育规模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
大多数学者从定性角度对新疆高等院校规模进行了研究,而定量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笔者在借鉴王雅楠[10]、姜新燕[11]、蔡文伯[12]、王树乔[13]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新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将高等教育规模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选取了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高等院校教师数、高等院校在校生数、大学生占普通学校学生总数的比重、教育支出和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量6个指标,所选取的指标主要从学生数、教师数、教育经费等多个方面来反映高校规模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教育规模评价指标体系
2.数据来源和方法选择
本文研究所选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教育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等官方网站。部分数据直接摘录于上述年鉴,其中大学生占普通学校学生总数的比重是通过计算得到的,主要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指标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为了消除不同指标之间单位和量级的影响,采用Excel和SPSS21.0软件,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再进一步对高等院校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本文采用极差变换法将数据进行标准化,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数据经过处理后均在[0,1]之间,采用的公式如下:
对于正向的评价指标:
对于逆向的评价指标:
(二)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评价研究
1.因子分析与模型构建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代表高等教育规模的6个指标进行降维分析,发现x1、x2、x3、x4、x5和x6在一个因子上显著,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一个因子的信息,用Z表示,将该因子定义为高等教育规模。
表2 新疆高等教育规模方差分析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为计算因子得分的权重系数,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表2中的5.849为特征值1,求出1的算术平方根,结果为2.419;
步骤2:引入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计算对应的主成分系数,将结果记为wi。
表3 因子载荷矩阵
步骤3:再将得到的系数与标准化后的值对应相乘,可以得到一组时间序列数据,即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如公式(3)所示。
2.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评价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比性,采用同样的方法,使用同一时间段的指标数据对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2001-2018年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2001-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使用EDU表示,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
由表4可知,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和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在2001—2018年期间均呈现增长趋势,即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在逐渐增大,为了便于比较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和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之间的发展趋势,将两者的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绘制成雷达图,如图1所示。
图1 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雷达图
由图1可以看出,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在2001-2018年期间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1-2003年期间,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比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速度要快,2004-2016年期间,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放缓,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以来,由于新疆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导致教育普及力度还不够明显,虽然教育规模在缓慢增加,但是远不及全国的教育规模。因此,必须加快教育规模的扩张,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尽快实现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从2017年开始,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有了迅速提升,提升的原因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数十年,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对新疆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使得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超过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由此可见,新疆教育事业在逐渐发展。
三、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选取7个二级指标来反映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如表5所示。
表5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
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与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测度一样,使用SPSS21.0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7个代表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得到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用ECO表示,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将二者的结果绘制成折线图,如图2。
图2 新疆ECO和全国ECO折线图
由图2可以看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在2001-2018年之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1年到2008年,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新疆是受益地区之一,因此,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2009-2010年期间,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略有放缓,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在2008年,由于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经济贸易活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息息相关,此次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新疆经济发展出现小幅度的波动;在2011-2018年期间,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主要表现在去产能,去杠杆和优化结构,全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因此,新疆的经济增长速度在2015年放缓。自2017年开始,新疆的经济已转向快速增长,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这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新疆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发展水平较全国来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四、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时空分析
(一)数据检验
为了研究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VAR模型和Eviews8.0软件对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由于前文计算得到的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EDU)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ECO)中存在负数,为了使接下来的分析更具客观性,利用3准则将负值进行正值化,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的异方差,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得到LNEDU和LNECO,这样不会改变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反而使分析的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1.平稳性检验
在VAR模型建立之前,需要对所选取的指标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观察其是否具有长期稳定性。采用ADF单位根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LNEDU和LNECO的t值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t值,说明两个原始变量不平稳,需要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处理,此时两个变量的t值小于5%和10%显著性水平下的t值,因此LNEDU和LNECO是一阶单整序列。
表6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2.协整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之前,还需要对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进行研究,因此进行协整检验。这里采用OLS方法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无自相关。同时将OLS法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t=-2.99347,小于1%水平下的t值,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性。
表7 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上述检验都是研究变量的平稳关系,在建立VAR模型之前,还需要确定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因此对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是引起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是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它仍然会对高等教育规模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在时间序列上存在长期因果关系。
表8 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
(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更有说服力,采用AR单位根的方法验证模型是否具有稳定性。结果如图3所示,所有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中,说明VAR模型的建立是有效的。
图3 AR单位根检验
1.脉冲响应分析
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对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可以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其中,横坐标表示选择的滞后阶数,纵轴表示对一个新息冲击的反应程度;实线代表的是脉冲响应函数,虚线代表的是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根据时间序列VAR模型,可以得到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EDU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ECO之间的脉冲响应图形,如图4所示。
图4 脉冲响应分析图
图4左侧图表示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对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单位一新息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ECO的第一期响应程度为0,说明ECO在当期反应不敏感,随着时间的增加,2—6期呈上升趋势,第7期之后趋向平稳。说明在中短期内,新疆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现实符合。教育规模的扩张会引起人力资本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始终对经济发展表现出积极的正向效应。但是长期看来,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速度过快,在校生人数增加,使得教育质量和学科结构无法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
图4右侧图代表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单位一新息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EDU在当期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正反应,且在第1期至4期均呈现正向稳步上升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第4期末后趋向于稳定。表明中短期内,持续的经济增长会带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产业结构优化是吸引智库建设的“催化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新疆高等教育在招生过程中的吸引力。一个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说明这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因此政府有能力将更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使得教育规模不断扩张,教育结构不断完善,所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技术主要研究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贡献程度,是一种相对的描述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需要对模型进行方差分解。结果如图5所示。左侧图是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方差分解图,可以看出,影响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它本身,始终在80%以上,新疆经济增长在初期对高等教育规模的贡献率为0,从第2期开始逐渐增加,最后稳定在20%左右,这与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一致。右侧图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方差分解图,不考虑ECO自身的贡献率,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贡献率从第一期开始就呈现出上升趋势,最终稳定在18%左右,与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一致。说明在研究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时,构建的VAR模型、指标的选择以及方法的运用都是合理的。
图5 方差分解分析图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将2001-2018年反映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构建VAR模型,对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长期稳定性。通过ADF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二者之间在长期具有动态均衡关系。第二,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短期内高等教育规模的适度扩张会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一定会对教育规模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第三,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彼此均产生正向影响。从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来看,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始终对经济发展表现出积极的正向效应,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教育规模的扩张会引起人力资本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会带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增强新疆高等教育在招生过程中的吸引力。第四,新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加,无论在短期、中期还是长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保证教育质量和结构均衡发展的前提下,规模扩张会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二)建议
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新疆的教育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6.66%,高于2001年的4.66%,但从整体上来看,新疆的高等教育规模水平还远不及其他省份,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内在依存关系。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院校所提供的人力资本的增长要比经济增长速度略快,这样才能使二者均衡发展。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第一,自治区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本。新疆的经济目前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和工业化初期,高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在新疆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这就要求自治区政府必须坚持人才为本的办学理念,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高水平的学术骨干,把培养青年才干摆在首位,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和结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通过新疆的高等教育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为经济发展做出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推动新疆经济建设发展,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结构要求教育结构适应这一条件;另一方面,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和提高人口素质的一种手段,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教育投资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优化教育资源,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是高等学校教育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新疆各高校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等发展需求,逐步实现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加强对西北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区域统筹,将产学研有效结合,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