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应用现状及能力培养研究
——以新疆高校为例
2021-12-07陈军赵晶
陈军 赵晶
(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能力,而且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面临重塑思维体系、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如何在人文社科研究中融入新的信息技术、实现多学科协同,提高文科研究生的数据素养及定量分析是新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则更多关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问题。如焦建玲(2013)[1]从主要课程建设角度关注MPA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刘潭秋(2011)、刘新卫(2018)[2]则分别就国民经济学、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田艳平(2011)[3]则从提高认识、合理安排课程、注重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三个方面来讨论分析加强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问题。
目前定量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进行科研及论文写作的必要基本技能,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则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但仍然有相当数量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研究生定量分析意识相对欠缺,定量分析的基础还较薄弱,对分析软件的操作及数据分析结果联系实际的解释能力比较欠缺。由于新疆高校不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能力的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为此要提高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定量分析能力,我们要全面准确地掌握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的弱点与强项,从而采取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措施,进而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定量分析能力。本研究以所在地为乌鲁木齐市的新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的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数据素养教育、定量分析课程安排、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等方面探讨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定量分析的合理使用以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项目的问卷调查于2020年10月至12月间进行。调查以新疆高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为总体,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以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原则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定量分析应用现状及能力进行随机抽样,此次调查问卷涉及新疆高校十五个人文社科类专业。调查问卷主要对新疆高校研究生的定量分析意识、基础、应用及学习定量分析方法要求和态度等方面而设计。此次针对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应用现状及能力调查的问卷共发放并回收33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27份,有效率近98%。从调查问卷的汇总结果看,调查涵盖了新疆高校研究生11个大类专业,三个年级,调查对象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其中,研一93人、研二143人、研三91人,其中男生占比39.76%,女生占比60.24%。在此次调研中经济学专业占比最高为21.41%、教育学专业占比为15.9%、法学与民族学专业占比为9.79%、社会学专业占比为8.87%,哲学、管理学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占比均在7%左右徘徊,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及哲学专业占比均小于6%。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意识
为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意识,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是否认为定量分析方法是重要科研工具”,从调查结果看,对以上问题持赞成意见的占比为70.95%,由此结果可知,绝大多数新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已具备较强的定量分析意识。
为分析新疆高校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定量分析意识是否存在差异,将专业类别与“是否认为定量分析方法是重要科研工具”回答进行交互分析,该调查结果显示其卡方检验值值为0.000,说明不同专业研究生对定量分析方法是否为重要科研工具表现出不一致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研究生对定量分析方法是否为重要科研工具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114.309,=0.000<0.01),政治学与管理学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分别为58.82%与46.15%,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6.61%。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专业选择比较同意的比例分别为66.67%与65.63%,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44.34%。中国语言文学与哲学专业选择一般的比例分别为65.22%与57.69%,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8.75%。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民族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对定量分析的意识处于中等的水平,而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意识则相对较弱。
为分析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定量分析意识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将专业类别与对“是否会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撰写科研论文或做课题研究”做交互分析,其卡方检验值ρ值为0.000,说明不同专业研究生对是否用定量分析方法撰写科研论文或做课题研究的态度表现出不一致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研究生对是否用定量分析方法撰写科研论文或做课题研究的态度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chi=205.606,ρ=0.000<0.01),这就意味着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对是否用定量分析方法撰写科研论文或做课题研究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不同专业研究生对用定量分析方法撰写科研论文或做课题研究的态度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经济学专业和管理学专业选择肯定会的比例分别为58.57%和57.69%,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7.83%。社会学专业和民族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应该会的比例分别为79.31%和53.13%,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9.76%。哲学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不会的比例61.54%,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1.71%。总结可知,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撰写科研论文或做课题研究时用到定量分析的比例最高,社会学与民族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撰写科研论文或课题研究中用到定量分析的比例较高,哲学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撰写科研论文或课题研究中用到定量分析的比例相比其他专业要低的多。
(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基础
本次调查从是否学习过定量分析类课程、学习定量分析课程情况以及研究生发表期刊论文的数量及质量等方面来了解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基础。不同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基础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学专业类研究生以前未学过定量分析课程,但目前在学定量分析课程和以前学过定量分析类课程,目前也在学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学生占比额均为44.29%,共计占比88.58%。哲学、法学和政治学专业研究生以前未学过定量分析课程的占很大比重,且现在未学习相关课程的也占绝大多数。从总体上看,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基础最好,法学、政治学和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定量分析基础相对较差。
对于一般情况而言,研究生发表期刊论文的数量及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研究生的科研基础,不同专业类别研究生与已发表期刊论文数量与各类型论文统计均不会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不同专业研究生和已发表期刊数量与质量并无太大联系。从整体情况来看,新疆高校58.1%的研究生目前没能发表论文,39.14%的研究生目前发表了1-2篇论文,而发表3-5篇及以上的学生占比较低,仅占2.14%。在没能发表期刊论文的占比中,研一学生的占比高达89.25%,研二学生占比65.36%,研三学生仅占23.89%。
表1 不同年级研究生已发表期刊论文数量与类型统计(%)
由上表可知,对不同年级研究生已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展开分析,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结果可知,不同年级与已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样就意味着不同年级的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研二选择1-2篇的比例55.24%,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9.14%。研一选择没能发表的比例89.25%,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58.10%。不同年级研究生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各类型论文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研二和研三研究生选择普通省级期刊的比例分别为45.45%与42.22%,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3.33%。研一选择无的比例91.40%,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61.47%。总结可知,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类型主要以没有发表与普通省级期刊为主,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科研基础能力薄弱,但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长及科研基础能力的不断提高,其发表期刊论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计量经济学课程是学习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基础,不同专业研究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样就意味着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定量分析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对不同专业研究生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做交互分析可以得出,管理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18-36课时(一周1-2节课)的比例分别为53.85%和51.43%,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0.89%。民族学与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36-54课时(一周2-3节课)的比例分别为71.88%和38.46%,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1.71%。历史学专业和哲学专业研究生选择无的比例分别为81.82%和80.77%,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41.90%。总结可知,经济学、民族学、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最好,哲学与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基本没有上过计量经济学课程,计量经济学基础相对较差。
研究生在论文中是否使用实证研究,这也在很大程度中体现出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由调查结果可知,不同专业研究生在论文中是否使用实证研究的比例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也就意味着不同专业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使用实证研究的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也表明数据分析在不同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存在差异。
通过表2不同专业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使用实证研究的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管理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研究生选择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比例分别为42.31%和40.00%,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0.49%。历史学专业和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有限度的使用的比例分别为72.73%和53.85%,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6.09%。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和哲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从不使用的比例分别69.57%和61.54%,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3.94%。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使用实证研究的比例为61.43%,还有18.57%的经济学专业研究生选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适度使用实证研究。总结可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民族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用到实证研究的比例最高,哲学、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运用到实证研究的比例较低。
表2 不同专业研究生在论文中是否使用实证研究(%)
曾经使用过哪些数据分析软件,反映出研究生的数据分析应用现状,也体现了不同专业研究生数据分析基础能力与定量分析能力,这也为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后续开展数据分析软件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提供基础保障。总体来说,Excel软件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所掌握与了解的基础数据分析软件,其占比值高达95.63%;SPSS是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中排在第二位的数据分析软件,其占比值为77.06%;Eviews是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中排在第三位的数据分析软件,其占比值为51.07%;Stata是第四位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其占比值为43.73%;R语言在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中排在第五位,其占比值为13.76%;而Arc⁃gis、Python、Endnote等数据分析软件在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中占比并不高,其占比均小于10%。
(三)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定量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只有更好的掌握与了解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进一步提升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与基础。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对于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33.33%的研究生面对大部分问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29.36%的研究生对于大部分问题可以操作出结果,但是对结果的解释有些困难,24.16%的研究生对于大部分问题,即使查看书上的步骤,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仅有13.15%的研究生对于大部分问题可以操作出结果,并能对结果做出解释。
新疆高校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民族学专业和政治学专业研究生选择对于大部分问题可以操作出结果,并能对结果做出解释的比例分别为28.13%和23.53%,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3.15%。经济学专业和民族学专业研究生选择对于大部分问题我可以操作出结果,但是对结果的解释有些困难的比例均为50.00%,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9.36%。管理学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研究生选择对于大部分问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比例分别为53.85%和48.28%,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3.33%。哲学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选择对于大部分问题,即使查看书上的步骤,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的比例分别为53.85%和43.48%,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4.16%。为分析不同年级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定量分析过程中的问题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将不同年级与对“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做交互分析,其卡方检验值ρ值为0.029,说明不同年级研究生对“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不一致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研究生对“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差异(chi=18.559,p=0.029<0.05),这就意味着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对“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不同年级研究生对“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的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研一选择对于大部分问题我可以操作出结果,但是对结果的解释有些困难的比例35.48%,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9.36%。研三选择对于大部分问题,即使查看书上的步骤,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的比例34.44%,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4.16%。
从学生角度考虑新疆高校定量分析教学水平目前所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提升与改进新疆高校定量分析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整体来说,基础条件缺失、学校缺乏经费与教学及课程设置存在问题是大多数新疆高校硕士研究生所面临的问题。该两项问题占比分别为50.76%和50.15%。缺乏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氛围问题占比为48.01%,第二课堂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结合程度不够和推动校企联合程度不够问题的占比也分别为38.53%和37%,师资水平有限问题占比最低,其占比仅为20.8%。不同专业研究生对各自学校定量分析教学水平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其中,哲学、政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新疆高校定量分析教学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氛围,民族学和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新疆高校定量分析教学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础条件缺失、学校缺乏经费,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新疆高校定量分析教学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教学及课程设置存在问题,法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认为新疆高校定量分析教学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第二课堂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结合程度不够。
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目前虽然绝大多数新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生已具备较强的定量分析意识,但整体来说,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定量分析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新疆高校对计量经济学等定量分析课程的安排也不尽合理,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定量分析课程安排较为充沛,非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对定量分析课程的学习情况存在欠缺,其定量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有些专业甚至没有安排定量分析类课程。大部分研究生对于定量分析操作部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也无法有效处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社科类各个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能力提升与实际运用。对此,本研究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进一步增强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意识的培养
随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课题与论文研究的日益综合化,越来越需要通过应用综合化的方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系统分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提高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研究质量与论文写作水平至关重要。目前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对定量分析的意识处于中等水平,而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专业研究生的定量分析意识相对较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增强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意识的培养,进而提升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研究素养与能力。
(二)进一步提升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基础能力
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定量分析课程安排不合理所造成的。一是定量分析类课程门数少,研究生课程中的定量分析类课程主要是计量经济学,有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大学期间并无系统的学习过微积分、统计学、概率论等定量分析类基础课程,学生对定量分析类基础课程掌握不全,从而致使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较为困难;二是定量分析类课程教学时长设置不合理。定量分析类课程每周仅设置一到两节课,课程时长安排较少,使得定量分析类教师无法系统讲完课程知识和完成定量分析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从而使得学生定量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大部分学生学完计量分析等定量分析类课程后还是不知道如何使用;三是教学层次不明显。以经管类专业为例,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都安排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但各层次教学的内容没有很好衔接。为此,首先应增加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学习,在研一和研二期间着重增加定量分析基础课程的学习,在研三期间增加定量分析提升课程学习,做到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其次,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时长与教学课时,使得教师更充分的讲解定量分析内容及具体的软件和方法使用,也使学生掌握定量分析方法更透彻更清晰。最后,对于定量分析基础条件较差及没有定量分析基础的研究生,学校应为该类研究生安排本科阶段定量分析课程及考试,学生也可在假期及课余时间补习定量分析类基础课程,进一步提升定量分析基础能力。
(三)进一步改善定量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普遍反映定量分析教学存在基础条件缺失、学校缺乏经费、缺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氛围及第二课堂活动(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结合起来的程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新疆各大高校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定量分析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包括专业软件),提升新疆高校定量分析教学的基础条件。其次,鼓励并支持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参加全国各大高校定量分析论坛活动及交流活动,同时对定量分析类课程教师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等途径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定量分析类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最后,定量分析类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易简,可借助实事案例分析与互联网软件技术,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动手能力,让高校研究生喜欢听定量分析类课程,进而听得懂、学得会,提高新疆高校研究生学习定量分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之,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研究是全面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和高水平的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重要条件,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提高新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定量分析与学习能力,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建设。学校要提高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视,教师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化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定量分析授课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经验教学能力,从而使得高校研究生主动提高定量分析学习意识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敢于将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在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写作当中,不断加以锤炼和提高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力及范围,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