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槐育苗及栽培技术

2021-12-07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荚果插条刺槐

王 琼

(兰州市生态林业试验总场,甘肃兰州 730085)

刺槐是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又叫洋槐,原产于美洲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目前已被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在我国大多地区有栽培。其树冠高大,叶色鲜绿,花色洁白芳香,深受人们喜爱。该树种抗寒、耐旱,具有发达的根系,易风倒,适应性强,为优良固沙保土树种,对改良土壤也有良好作用,广泛应用于生态景观、绿化造林等方面。同时,在工矿区种植,还可净化环境,具有良好的抗二氧化硫、氯气、光化学烟雾以及吸收铅蒸气的能力。此外,刺槐还可用于建材、生产饲料以及作为蜜源树种[1]。在我国,刺槐有伞形洋槐和塔形洋槐2个变种。同时,我国的林业科技人员也选择出了众多刺槐新品种,如直杆刺槐、曲枝刺槐、粉花刺槐、红花刺槐、小叶刺槐、无刺刺槐、柱状刺槐等。

1 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刺槐树高可生长至10~25 m,树皮为灰褐色,有些呈黑褐色;小枝条为灰色或灰褐色,有托叶刺,长度1~2 cm;羽状复叶,叶呈椭圆形或卵形,小叶对生。花序为总状花序,长度达15 cm左右,花具芳香味,花期4—6月。种子在荚果内,荚果扁平,呈褐色,长6~10 cm,宽1~1.5 cm,果期8—9月;种子褐色,扁平,似肾形。刺槐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喜光,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生长最快,但在土壤湿度过大时生长速度会减慢,同时容易发生病害[2]。萌芽力和根蘖性很强。

2 刺槐的育苗栽培技术

2.1 种子育苗

2.1.1 种子采集和处理 在育苗前一年秋季采集刺槐种子,以荚果干枯、颜色变为赤褐色最好,采集后的荚果晒干后,剥离并筛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由于刺槐种子皮很坚硬,因此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将其置于60~70℃的温水中浸泡24 h,随后取出种子进行催芽,将种子与细沙以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背风向阳处,定期喷水使其保持湿度,约5~6 d后当有一半种子露白时可进行播种。

2.1.2 选地、整地 由于刺槐幼苗怕涝、不耐寒,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土质深厚疏松、肥力良好的壤土播种,切忌选择地势低洼、土质瘠薄的山地。育苗禁止连作,以防止土传病虫害发生。播种前一年秋季整地,要求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有腐熟农家肥60 000 kg/hm2、碳铵30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同时,用硫酸亚铁粉105 kg/hm2拌入5%辛硫磷7.5 kg/hm2,再掺入40倍的细土,撒入地中进行土壤消毒。次年春季耙耱保墒。

2.1.3 播种 在4月及以后较适宜,不宜太早,播种太早容易遭受霜冻。苗床可做畦也可大田播种,播种方式以开沟条播为好,在耙耱平的地表用锄头开沟,沟深1.5~2 cm,行距20 cm左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镇压,播种量为60 kg/hm2。播种后7 d左右即可出苗。

2.1.4 田间管理 刺槐出苗后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加强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做好灌溉、追肥等,但必须防止育苗地积水或太潮湿。进入夏季,如果幼苗侧枝生长较多,可摘心摘叶,合理间苗,去除各种病弱苗,促进其他苗木快速生长。刺槐定苗后,结合灌水可进行追肥,追肥以尿素、磷肥为主,施尿素75 kg/hm2、磷肥75~150 kg/hm2。在每次灌水和下雨后要及时松土,以防止土壤板结,保持育苗地无杂草。

2.2 扦插育苗

刺槐扦插育苗可以采用插根育苗,也可用插条育苗。插根育苗需选用粗约2 cm的根,然后将其截成长度为10 cm的插条,用200 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2~5 h后插入苗床,再覆土覆盖地膜。插条育苗一般在冬季进行,待刺槐树进入休眠期后,剪取树干上的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截成15~20 cm的插条,埋入潮湿细沙进行沙藏处理,次年春季扦插,扦插前使用200 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2~5 h后插入苗床,插条株距5 cm[3]。

2.3 移栽造林

对于播种生长的刺槐,其一年生幼苗生长较弱,因此在造林前一年秋后应挖出进行假植,待次年春季造林,或者直接进行秋季造林,能够更好地保证成活率。扦插育苗在春季或秋季移栽,但扦插苗移栽的成活率一般高于播种苗的移栽成活率。

在造林过程中,若造林地为山地,移栽刺槐幼苗时,最好选择阳坡或者半阳坡的中下部,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最好。但不能移栽于山间风口地、干旱地、沼泽地、粗砂石较多的地方以及盐分高于0.3%的盐碱地。造林密度要适宜,若用于水土保持,移栽量最好选择4 500~4 950株/hm2;若为用材林,移栽量为3 000~4 950株/hm2;若为速生丰产林,移栽量为1 650~3 000株/hm2。此外,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造林时可与其他树种进行混合移栽[4],如与杨树、榆树、侧柏、臭椿等混交造林。

2.4 整形修剪

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刺槐树的生长速度快、繁育能力很强,尤其是地上部分的生长最为突出,大量分枝且生长迅速,若不及时修剪,树冠会迅速扩大,不仅影响树干的正常生长,还会影响其观赏性,因此必须做好修剪整形工作。修剪时,为了防止树冠枝条徒长,可将枝条顶端剪除,同时还可剪除一些多发枝。对于观赏用刺槐,可根据观赏效果进行修剪和整形。

2.5 病虫害防治

刺槐常见的病害有紫纹羽病、褐斑病等,常见虫害有刺槐蚜、刺槐种子小蜂、刺槐尺蛾、地蛆、象鼻虫、天牛等[5]。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管理工作,合理施肥、修剪,视土壤干燥情况适时浇水。其次对一些传染性的病害,如紫纹羽病、褐斑病,在防治上要清除林地的病株,对染病植株连根挖掘并烧毁,然后利用石灰粉、硫黄粉、氯化苦、福尔马林、黑矾、赛力散等对土壤消毒,避免病菌残留。对于立枯病,在发病初用50%的代森铵300~400倍液喷洒,灭菌保苗。虫害方面,刺槐蚜以及刺槐种子小蜂等是刺槐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被害率可高达80%以上,可使用1 000倍液的三唑酮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天重复1次,一般喷施3次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地蛆、象鼻虫等的防治,可喷雾40%氧化乐果乳剂1 500倍液防治。

猜你喜欢

荚果插条刺槐
不同基因型箭筈豌豆裂荚特性研究
插条直径对无花果扦插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花卉生根四招
刺槐无性系生态适应性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