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共创模式探究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理工类共创研究生

李 南 胡 银

(1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西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新时代的发展亟需新工科的有力支撑,新工科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大批量新时代理工类人才作为保障,而理工类研究生则属于新工科人才的主力军。加大理工类研究生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准确将理论知识外化为创新能力,将该部分“高精尖”主力军打造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助力经济发展转型,为增进科技型创新创业、推动经济与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

一、新时代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共创模式研究的问题导向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就是不均衡不充分,在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同样存在,主要表现在教学配合、教育构成、协同育人等方面的不均衡和不充分,这就为共创模式的提出提供了问题导向。

(一)“教师与学生”教学配合的不均衡不充分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师生的教学配合问题。当前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师与学生”教学配合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不均衡方面,主要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导师,二是研究生辅导员。导师注重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对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而研究生辅导员注重从就业需求的角度对理工类研究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二者各有分工,职责相异。但是在师生比方面却存在不均衡,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的数量远远达不到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以至于学生时常得不到有效指导。在不充分方面,主要是对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不够。导师方面,伴随理工类研究生的扩招,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增多,加之导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导致对研究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时常浮于表面甚至出现缺位状态。研究生辅导员方面,多数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理工类研究生所学专业不符,在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会出现对政策把握不够、方向偏离、经验不足等问题,创新创业指导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理论与实践”教育构成的不均衡不充分

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的产物。当前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一种“理论与实践”教育构成不均衡不充分的状态。在不均衡方面,主要表现为顾此失彼,甚至是两种极端化现象。一是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一些教育者认为理工类研究生的身份首先是学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应该围绕理论教育来开展,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才是第一要务。部分高校也开设了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但并不是基于“行动”“实训”“探究”等创新创业要求开展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枯燥单调,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宏观设计与系统规划”[1]。二是过于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在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多数理工类研究生认为实践出真知,理论仅仅是实践的依据,重实践而轻理论。有的教育者认为理工类研究生的培养重在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化,弱化了专业知识依托。在不充分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脱离理工类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特点进行宏观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由于理工类研究生各专业有其独特性,专业发展方向和创新创业的方式方法也存在诸多差异,但是当下的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是通识性教育,缺乏与学生专业背景的融合,最终导致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缺乏。

(三)“政校企”协同育人的不均衡不充分

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联动、聚合发力的过程,“政校企”协同育人是落实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抓手,是通力合作教育的新型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力量分散,或者力量缺失的协同育人不均衡不充分现象。不均衡方面,三者都意识到新时代理工类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力量投入中往往将主要培育责任集中给高校,政府缺乏系统性的统筹,企业缺乏主动性的参与。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高校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既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也缺乏企业的实践资源力量融入, “呈现出‘政府越位、企业潜水、高校错位’之异象”[2]。在不充分方面,部分高校对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过于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效果。从政府层面讲,有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针对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但是“政策的边界较为模糊,政策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偏重和失衡”[3],时常缺乏有效落实的保障,导致政策处于搁置状态;从企业层面讲,企业对于理工类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并不十分热衷,一方面考虑到实习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理工类研究生到企业实习会增加企业的负担,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新时代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共创模式的关系理念

(一)共创模式概念

共创的概念起源于PRAHALAD和RAMASWAMY提出的共同创造价值(Co-Creation)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于价值的创造,团体中个体的特性都将影响到共同创造,共创的过程和结果很大程度上都会被团体中个人的意志和经验所影响,某一事物的发展与成熟需要由多人协作完成,这种可行并且必要的共同创作模式称之为共创模式。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参与者简单直观接受或者复制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概念不一致,对于事物的创造和理解未必是完整合理的,需要同他人不断地磨合与协作。共创模式恰恰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多重交流协商的机会,共创参与者在此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及内涵文化创造新事物,同时通过提出自己的观念和倾听他人的立场进行理念共享,将自己的理念外化为他人可以接受的客观理念,这种集体共创始终处在不断向前推进、完善与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共创交流协调,个人的理念不仅能够得到完善与推进,集体的理念及设施也将不断地创新与深化,可以避免个人主观片面的想法,促进理念共享到理念创新的转变。

(二)“三共创”模式理论

“三共创”模式是指“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和“政校企”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三共创”系统内的非固定组合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新的创新创业元素,有效推进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创新。“三共创”模式表明,“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政校企”都是创新创业共创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肩负着其本身所固有的任务,又协助其它成员发挥作用。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三共创”模式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政校企”等共创主体板块的协调和沟通,“三共创”模式的三者之间除了保留自身原有的元素和作用外,都会表现出其他两者的一些功能,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促使三者的发展都能实现伴生效益最大化,从而得以进一步协调配合,支持其它类型发展创新,形成三者相互平衡的“协调创新流”。

(三)“三共创”模式的价值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专业性较强、思维活跃的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价值取向,是有序推进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研究表明,当前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总体上呈稳中向好的发展势态,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进取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创造社会财富、缓解就业压力等,其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回归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应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全方位自由发展为根本宗旨,这种发展是充分彰显个体自我价值,促进公民责任意识和民主参与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的。“共建、共享、共赢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个根本原则”[4]。基于“三共创”模式,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高度协调开放综合的生态系统模式,“三共创”模式内的要素相互交融影响着整个共创系统的完整,因此,构建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共创模式需要打破“单一”育人模式桎梏,向“多元”协同育人转变,创新创业的教育路径多元化和开放化便显得尤为重要。

(四)“三共创”模式促进关系

“三共创”模式系统内部之间相互促进,“师与生”“理与践”“政校企”三者之间本身存在着自有的固定责任,同时也会联系其他元素,通过自身存在的元素特性彼此互补助推,推动“三共创”系统内部非常规性相互作用的产生,能够极大地推动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师与生”共创、“理与践”共创、“政校企”共创并非彼此割裂的竞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共赢关系。“政校企”共创形成合力进行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培养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意识,在相关的“理与践”相融合项目推进中,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等资源的倾斜,扶持“师与生”关于创新创业共同合作助力的科研活动,并且在相应的创新创业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果方面给予一定的绩效倾斜。“政校企”共创还可以建立“师与生”“理与践”有效对接的互动政策,通过“师与生”相互融合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理与践”的顺利进行提供人员支持。“师与生”共创体现了互利共赢原则,保障了创新创业教育参与者的互助互利。利益共享是“共创”的前提,“师与生”共创改变了传统利益分散的观点,“师与生”共创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努力目标相一致,推动了“理与践”共创和“政校企”共创的深入交流,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沟通过程中,教育者积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资源,消除“理与践”共创过程中的障碍及冲突,同时反作用于“政校企”的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政校企”协同获得了创新创业人才的红利。“理与践”共创具有实践性和多元性,“政校企”本身存在的知识积累和技术成果,也是理工类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独有的资源。“政校企”共创可以通过“理与践”共创将原有的积累转化为开放且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挖掘“政校企”共创隐性存在的创新创业资源,“理与践”共创为“师与生”共创提供充足的动力、活力及影响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共创模式的顺畅运行,提升创新创业育人质量。

三、新时代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共创模式策略

(一)“师与生”共创,教师与学生深度合作创新

1.改革教育方式,强化核心素养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影响着创新创业精神的革新,这要求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突出创新创业的时代性和规律性,重点增加“活的学习内容”占比,削弱“死的学习内容”占比。与之相匹配,要转变以往传统的单项式“理论灌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翻转课堂、研讨教学及案例分析等创新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变“输血式”教学为“造血式”教学。“充分发挥大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网络交流的优势,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启发、探索、参与等”[5]。通过举办经验分享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分享成果、总结经验。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着重培养符合理工类研究生特性的创新创业精神,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懂思考、能思考、爱思考,使理工类研究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的核心素养。

2.引领项目申报,突出项目教育

项目是教育的载体,教师在项目申报方面具有经验、资源等优势,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实现师生的和谐共创。创新创业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创新创业理论,即创新创业项目的依据和方向;二是创新创业实践,即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的方法路径。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指导教师以理工类研究生的专业背景为基础,根据专业要求及发展前景,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通过项目申报和项目完成,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项目的参与中体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之美,增强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搭建育成平台,深化教育体验

创新创业育成可以有效地衔接技能学习和体验运用。通过育成的过程体验,使得学生对问题的把握更为精准,对问题的解决思路更为清晰、印象更为深刻,便于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进行过程性和系统性地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育成平台是多样的,例如:创业空间、虚拟实验室、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基地等。依托育成平台,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举办相关的创新创业类赛事,以此来检测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效度。无论采取何种育成体验方式,教师都应当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学习,以求在育成体验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理与践”共创,理论与实践交融互助

1.优化教育设计,打造多元动态创新创业学习空间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理工类研究生的思维特点及专业特色,注重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创新型理工类研究生人才,充分考虑国家、政府和学校在新时代的科技创新需求,倾力打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精尖”理工类研究生人才。“有针对性地从行业产业中吸引优秀的行业精英、企业家、管理者、优秀校友、创业实践者来充实师资队伍”[6],通过“企业家讲坛”“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等方式,构建企业家“导师”模式,让企业家现身课堂言传身教,将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企业家的实践经验相融合。同时,高校还可结合各学院特点打造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比如“创新创业分享会”“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季度展”“创新创业年会”等活动,借助学校、学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媒体,通过多样化途径对理工类研究生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的典型事迹案例、路演活动等进行大力宣传。在相应的品牌活动中,让更多研究生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切实做到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并结合优秀创新创业案例对广大理工类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再教育。

2.加强理念建设,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

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根据理工类研究生的专业及就业发展意向,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高校可增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程,通过暑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互联网+”等系列活动,加强第一课堂基础教育与第二课堂拓展实践教育有机衔接。同时,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地收集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的意愿和诉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管理和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将文科、理科、工科等相关课程合力打通,进行交叉渗透,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将创新逻辑思维、创业方向选择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并通过介绍相关的创新创业科研项目进行课程内容补充,通过“实践+理论”“专业+创业”的教学形式,充分依托现代教学技术,采用最新的项目式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研究生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培养好研究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创业科研精神。

3.加强项目转化,助推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落实

高校应鼓励教师用科研实践项目带动教学,建立起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将“产学研用”四渠道的项目成果转化为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技术支持,定期面向教师及学生团队征集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适用化平台,供理工类研究生个性化创新创业发展选择。同时,实行创新创业导师制,鼓励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理工类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专门项目指导;鼓励持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导师指导学生将项目内容撰写成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实用性专利,转化为导师课题项目的科研成果,将研究生导师申报的创新创业项目按等级划分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内容,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培养计划课题发布定向创新创业项目任务,鼓励本课题组研究生参与项目,以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置换部分科研任务,国家级优秀创新创业成果可部分替代毕业资格审核要求。与此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项保障资金,对坚持到企业一线进行调查、参与研发和实习培训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主动将研究项目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让教师将高校的技术创新和学生在市场的产品创新有机结合。

(三)“政校企”共创,共筑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1.共享共创,兼顾各方共同体利益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共创,兼顾各方共同体利益,要高度发挥企业的技术成果、产品开发及推广优势,政府部门做好政策支持、信息转播、协调促进,高校发挥专业人员知识优势,共同促进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对于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体现共创共赢的原则,需要建立相应的利益共享保障机制,保障政府、企业及高校都能够从中获益,利益共享是共同体存在的重要保证,创新创业人才的优质输出是共创的根本目的,在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坚持各方合作交流,将共创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共享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尽最大可能消除合作过程中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以求合作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在合作过程中,各主体之间不仅仅要进行技术分享和创新,更要在教育方法、生产成果上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在共同协调创造中收获新型创新人才红利,最终在共创主体内建立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共创主体之间的协调感、归属感及参与感。

2.完善执行,系统化“政校企”组织管理

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社会多主体参与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还需要协调好相应的管理组织来负责处理“政校企”融合的政策制定、执行和管理监督。系统化设置政府、学校、企业三层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组织,一定程度上解决创新创业评价机制不完善、教育机会不足和时代责任感不强等问题,为强“政校企”共创教育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政府可通过制定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统揽“双创”教育工作大局,加大企业行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倾斜,增强企业对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积极落实政府创新创业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人才资源、平台建设、技术指导等配套支持,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多元化发展;高校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落实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精神,根据理工科类研究生的特性认真制定并实施符合学校实际和理工类研究生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有机地整合好社会及教育系统的各类资源,打破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独立分割现状,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者、参与者及机会提供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3.创新评价,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共创活力

高校在对理工类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有效的奖励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对于理工类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理工类研究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和参与,实现在开展导师相应课题项目的同时推进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并举。高校应给予一定的教育资源倾斜,强化理工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时代责任感,且对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导师进行一定的绩效倾斜。同时,高校要建立研究生科研任务与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的有效衔接互动机制,利用研究生科研培养计划带动创新创业科研,同时创新创业科研也可以反作用于研究生研究方向科研。政府要做好统筹服务工作,依据企业和高校在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贡献程度给予一定的奖励倾斜,进而激发积极性与主动性。完善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评价机制,有助于改变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出现功利化的问题,能够鼓励企业、高校在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资源注入,也能够鼓励教师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平衡好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

猜你喜欢

理工类共创研究生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共创美好生活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数说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与天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