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以东华大学为例
2021-12-07丁伟
丁 伟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教育是国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长期以来发挥着“主阵地”“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将思政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发挥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 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提供鲜活素材
校史是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伴随学校发展的鲜活人物等,蕴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育人元素。在当前倡导“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将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 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先后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05方案”),从学科、课程、教材、队伍等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提出要求,使其更加科学、有基础、有学科支撑。“05方案”颁布至今10余年,对于高校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新的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深,境外多元化思想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一定冲击;“00后”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身心发展、思维方式有其自身特点。在2017年全国两会之际,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针对高校思政课抬头率不高的问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人到了心没到的原因在于内容不适应大学生的需要,“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亲和力不够,抬头率自然就低了[1]。陈宝生部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思政课“抬头率”不高的问题,主要是思政课内容不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距离。根据“05方案”,高校思政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上课时人在心不在,考试复习死记硬背,思政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不用说入耳、入脑、入心。
(2) 思政课教学方法单一,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政课教材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统一编写,统一的教材为教学内容划出了“规定动作”,各高校可以针对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储备、身心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在教学中设计“自选动作”。然而,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存在照本宣科、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课堂教学采用说教、灌输等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校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契合性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思政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思政课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中央文件精神为高校思政课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提供了契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校史凝聚着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有不少高校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追溯到近代洋务运动时期。从清政府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到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教育经费难以为继,从教会学校在课程中融入宗教色彩和殖民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大学蓬勃兴起,可以说,高校的发展历史进程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高校的历史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注解。在高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除了重大历史事件以外,还包含众多典型人物,有的兢兢业业、扎根三尺讲台数十载,有的攻坚克难、永攀科学高峰,有的自立自强、艰苦奋斗,这些典型人物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校史文化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生动性,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将校史文化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发挥多方育人资源同向同行的作用,与思政课改革方向具有一致性。
二、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
东华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12年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国家为加速发展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纺织工业,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华东纺织工学院,由国家纺织工业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转由教育部管理;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可以说,东华大学的历史沿革与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实业救国的壮举以及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是一脉相承的。以东华大学为代表的校史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劳模精神等,以及学校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作为案例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
1. 将校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5]。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政课教学中贯穿始终。校史文化中包含众多的爱国学者、知名人物,可以将其事迹与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东华大学创建人之一——钱宝钧教授不仅是我国著名纤维科学家、教育家,而且是我国化纤工业、纤维高分子学科的开拓者和我国化学纤维专业教育的重要奠基人。1935年,28岁的钱宝钧考取英庚款公费留学生,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化学系深造。1937年“七·七”事变后,钱宝钧忧国心切,多次要求提前回国,但国民党当局不予理睬。1938年,钱宝钧经过不懈努力,辗转多地终于回国,因当时上海沦陷,钱宝钧又经南乡、迁江、宾阳、柳州、贵阳、重庆,最后到达成都,在西迁的金陵大学任教,后来将毕生奉献给我国化纤工业和纺织教育事业[6]。作为学校创建、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将钱宝钧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爱国故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一章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第三章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2. 将校史文化与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在思政课教学中占有重要篇幅。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蕴藏着丰厚的科研典型事例,可以与营造优良学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面对百姓穿衣难的问题,东华大学以陈彦模教授为主的科研团队大胆创新,集体攻关,在丙纶生产高速、单丝、细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掌握了丙纶细旦丝试制的关键技术,突破了当时只有美国、瑞士、韩国、意大利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这种技术的被动局面,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百姓缺衣少布的问题[7]。这方面内容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第三章第二节“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结合,以纺织科技发展服务于国计民生的案例,阐释科技进步推进生产效率提升、改善国计民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事例向学生展现“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学术道德,有利于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学生将思政课教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将校史文化与开展劳动教育相结合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思政课教学中有诸多体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8]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东华大学校史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爱岗敬业典型人物和事迹,例如兢兢业业扎根讲台三十载的陈孩未教授,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为“天宫一号”插上翅膀的陈南梁教授等。这些人物和事迹是劳模精神的生动体现,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七章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二章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等教学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劳动品质,知行合一、善于实践的劳动技能。
4. 将校史文化与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4]。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东华大学陆金生教授带领团队,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原标识导向系统予以全面改善、优化,助力中国第一届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东华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在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合作、时尚人文交流、服务自贸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服务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类似反映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鲜活事例,可以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形势与政策”专题——“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相结合,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拉近思政课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三、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
虽然各高校建校历史有长有短,学科背景各有侧重,但是其发展历程中一定蕴含着各具特色的育人元素。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等优势,作为一种模式或方法,可以进行复制、推广。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备课环节: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建立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协同机制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校可以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9]。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构建“十大”育人体系[10]。其中,思政课与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校史文化相结合,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相一致。
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并非本校毕业,对于学校历史缺乏全面了解,加上自身科研、教学等方面压力,如果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师的力量挖掘校史文化资源难免存在力量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坚持“三全育人”,构建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协同机制,将多方面育人资源纳入思政课改革的大局。例如,高校可以组建思政课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档案馆、校史馆、宣传部、教务处等作为成员单位,秘书处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方面可以由档案馆、校史馆进行校史资源挖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结合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校史文化融入,宣传部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审核把关,通过多方面资源同向同行,为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提供制度保障。
2. 教学环节:以思政课必修+选修形式,拓宽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渠道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讲授1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到堂听课2次以上[11]。目前,全国高校基本上按照“05方案”开设思政类必修课,有些高校率先试点开设思政类选修课。例如,“锦绣中国”作为东华大学思政课改革的试点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开设,书记、校长走上讲台,授课内容涵盖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纺织科技发展历程、中外纺织贸易形势、名师成长经历、师德精神传承等,与校史文化具有高度关联性。这种以必修+选修的矩阵型思政课体系,在思政类必修课教学中适当融入校史元素,在思政类选修课教学中着重体现校史特色,既是对“05方案”的丰富和补充,也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3. 实践环节:以挖掘、培育校史文化为切入点,拓宽思政课实践的选题范围和思路
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一直制约着思政课的亲和力、实效性,学生常有“思政课有什么用?”的困惑。思政课实践性不足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思政课内容本身理论性强,多采用宏大叙事方式,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2)有些高校在思政课实践环节多为提交调研感想、报告,形式单一,学生“灌水”,教师“放水”;(3)思政课教师人数有限,难以承担体量庞大的实践指导任务。
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模式,拓宽了思政类社会实践的选题范围和思路。针对思政课的距离感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口述校史人物访谈,以当事人的视角和语言讲述校史故事,展现学校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例,加深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针对思政课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以校史文化专项的形式进行校友访谈、校史故事宣讲、校史文化产品制作等,丰富思政课实践的形式与内容;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将档案馆、校史馆等力量充实进来,既能够作为客座讲师承担部分专题的授课,又能够兼任思政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增强对于实践环节的过程指导。
四、 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校史文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身边的典型人物与事例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变“抬头率”为“点头率”,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