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2021-12-07阎若思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专业

张 维,许 佳,阎若思

(河北科技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在智能制造、贸易出口和产能合作方面不断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印染是纺织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用纺织品、高技术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等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1]。因此中国印染行业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挖掘自身核心优势,以提高行业竞争力[2]。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行业企业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其中涉及染色技术、面料研发、功能纺织品、染整设备、国际贸易等领域。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延伸,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拓展专业思维、建立专业与英语的有机融合,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轻化工程专业英语”作为我校(河北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的一门学位课,要求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的基础上,掌握科技英语和轻化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及运用规律,熟悉本专业领域常见术语和词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培养其对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适应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等领域与国际间交流及沟通的需要。同时,学生在选择继续深造时,也需要通过检索、阅读大量外文文献作为研究参考,英文已然成为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基本语言[3-4]。因此,针对“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传统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单元的教学用时2学时共计90 分钟。前1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上一单元的复习回顾,讲授新一单元的英语单词、词汇和词汇拓展,后1学时主要讲解课文内容,包括句子逐句翻译、重点句式精讲和专业知识问答。如果学生课前没有做好预习和复习,则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课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以PPT课件为主体媒介,较少使用视频、音频、图片等。讲解过程中以选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但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很顺利地回答问题;而英语水平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则不够重视这一过程,问题回答的正确性与完善性均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进度。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容易把握教学进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专业知识,但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师授课情绪[5]。另外,教学模式的固定使得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兴趣均会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 教学内容繁多、零碎

我校“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选用崔淑玲教授主编的《轻化工程专业英语(染整方向)》第2版为教材,该教材自2008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我校“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材使用至今。该书共有30篇课文,其中9篇化学、2篇纤维、4篇前处理、4篇染色、2篇印花、3篇整理、2篇染整助剂、1篇染整学术期刊目录与摘要实例、3篇纺织品外贸实务,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与纤维及织物染整有关的基本理论、技术工艺、生产设备、性能检测等知识。2017年我校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专业英语课程由2学期的64学时压缩到1学期的40学时,授课内容做了相应删减。教学内容繁多、知识零碎是专业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此外,科技英语的词汇范畴和语法表达与大学英语存在较大差异,里面包括大量基础化学、轻化工程专业词汇,词组搭配特殊,句式结构复杂,使得从来没有接触过专业英语的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些抵触,不能深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影响学习兴趣和授课氛围,提高了课程教学难度[6]。

3. 学生英语水平不一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开课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40学时内掌握轻化工程专业前处理、印染过程和后整理等工序的术语及基本词汇,了解科技论文的阅读及写作方法,借助词典可快速阅读化学材料类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翻译及沟通能力。要达到以上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了解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风格,更需要学生有相应的基础化学、纤维化学、染料化学、染色与印花、助剂与性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而要同时达到这些要求对于本科生来说并非易事,这种多学科的高度综合性知识极大地增加了课程的难度。此外,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不高,六级通过率更低。这种情况削弱了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专业英语教学产生了较大的阻碍。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学习资源、风格、环境及方式的组合体,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7]。混合式课堂教学改变了原有单一、枯燥的授课模式,丰富了授课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混合式教学在使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有效调动了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改善了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认知。

1. 课前准备阶段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选用超星学习通作为在线课程建设平台。开课前一周,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教材电子版、参考书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与评价方式、授课形式等各类课程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此外,根据学生英语综合水平以及知识学习能力差异等因素,按照合理、自愿原则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设立组长1名。组长依照网络平台发布的学习任务组织组员进行线上学习、课前自主预习、资料搜集、PPT制作等,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起到互相督促、共同学习的作用。教师在第一次课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并进行自学测验、笔记上传、作业练习与互评、讨论区互动以及重难点收集等活动,强调在线学习内容组成和考核点分布、占比,进一步明确学习要求与目标,深化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2. 课中实施阶段

课前学生已经根据学习通平台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了分组学习,但对课程整体教学内容的知识尚未全面了解,因此课堂学习仍然非常关键。首先,为营造英语的语言环境,课程所有授课资料(如 PPT、文献资料等)均以英文呈现。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自学测验结果,及时梳理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完善课程知识点。以Lesson 16 The classification of dyes单元为例:第1学时,每小组根据课前发布的英语主题(多与专业前沿和当前热点新闻时事有关)进行8~12分钟英文PPT汇报,其他组学生结合自身观看体会提出意见与建议,同学之间充分交流、讨论;然后安排5~8分钟的复习回顾,由教师主导对新单元的拓展词汇、词组,如染色牢度表达、重点句式结构与释义等进行补充。第2学时,每个小组对自学内容进行 3~5 分钟的学习汇报,并与其他组学生进行自由提问与解答,实现学习效果最佳化。教师根据提问与回答问题情况记录自学效果并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

3. 课后拓展阶段

“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中专业知识内容较多,对于刚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这也是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专业英语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课后安排2~3篇SCI英文文献阅读,对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其他专业知识链接做重点标注,以使学生能更好、更主动地运用专业英语知识。科技前沿文献阅读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视野,了解专业最新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提高了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然后,每小组完成一条口语音频分享,形成语音或视频素材,上传至学习通上课程的主题讨论板块,其他学生均可以文字形式复述出语音内容,加深学习印象。此外,为使专业英语学习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互融合与促进,通过布置词链造句、英文句式翻译等作业内容,强化学生对英文词组的运用能力,对复杂句式的拆分与理解能力,对英文语法表达的识别能力,多角度深层次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与效果。

4. 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的专业英语考核由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仅包括“考勤+作业”,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20%。混合式教学的最大特色是教学模式与考核形式多样化。“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侧重过程评价,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30%。平时考核由考勤(10%)+英文PPT(20%)+学习通学习效果(50%)+课上学习汇报(20%)组成,其中学习通学习效果包括以下几方面:作业练习(20%)、章节测验(20%)、讨论区发言(20%)、小组任务(20%)、课堂互动(20%)。而英文PPT、课上学习汇报参照自制评分标准判分,由授课教师和各小组组长共同评分,然后取平均值。学习通学习效果则直接根据系统成绩统计得出。

三、 混合式教学效果与反馈

1. 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指标。对“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2016、2017级共6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1)学生出勤率保持稳定,课堂气氛活跃。在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几乎能够一直保持全勤状态,90.48%的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能够明显提高专业英语学习效果。(2)针对授课教师提前安排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堂教学时积极参与。95.24%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让其在课堂中更有参与感。(3)师生之间密切交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95.24%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让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交流,部分学生开始加入到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探索专业领域的未知。(4)学生学习机会增多,学习兴趣倍增。两个年级分别有98.41%和93.65%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能激起学习兴趣和热情。

2.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1)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大,使得少数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仍然不高,对小组学习形式依赖性大。(2)学生课下缺少预习和复习会导致课上效率不高,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临时抱佛脚,学习汇报一般只涉及自己预习的那一部分课文,对其他内容缺乏有效预习,导致课堂互动效果不好。(3)针对单词、句子的记忆以及理解存在较大困难,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预习阶段花费时间较长,导致他们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教师课前发布的预习内容应更具体、细化,例如单词、重点句式提前发布,让学生多加关注,强化记忆;(2)授课教师需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安排多种不同形式的互动,增加课堂新鲜感,引导学生课堂思路;(3)重新梳理、分割教学内容,对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进行科学、合理的再次规划;(4)针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以及一段时间的教学情况,个性化分类安排不同侧重点的作业任务。

四、 结语

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是我们始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校“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深度挖掘课程资源,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习主体地位角度,增加其学习兴趣与学习机会。在“新工科”建设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我国正在向纺织强国迈进,如何完成产业变革、实现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行业力量,考验着中国纺织人的智慧与能力、责任与担当。纺织行业对莘莘学子有着更高的期望与要求,专业英语能力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我校“轻化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使专业人才具备更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当然,该课程的教学仍需要进行持续的改进,这也是纺织服装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