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阅读与大学生价值观引导
2021-12-07喻莹
喻 莹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以文化人”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优秀的文化能够长久地、默默地、逐渐地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接近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该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人文意蕴和价值支持。经典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滋养濡染着我国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经典具有教化特性,使育人对象在自己熟知的、习以为常、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日用不觉。以经典阅读为载体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活动,能避免全球化时代文化形态的多元分立与冲突导致的大学生价值迷失现象;以经典中的民族价值观滋养大学生,使大学生传承与振兴民族精神,在心中形成一套独具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价值系统,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经典阅读作为一种文学审美活动,能弥补长期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欠缺的人文美感,减少价值观传导阻力,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教师价值观引导和大学生价值观自主建构的统一。借鉴美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经典阅读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隐性载体作用,并尝试探索实现这种作用的路径,对拓宽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视域,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典及其当代价值
(一)经典概述
1.经典的涵义
《当代汉语词典》对“经典”一词的解释是: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指著作具有权威性(1)当代汉语词典编委会:《当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24页。。笔者讨论的经典是指文学经典。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首先在于其价值性。经典的丰富性、典范性和穿透性,使其极具广度、深度和强度。经典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如生存与死亡、爱与恨、梦想与期望、顺境与逆境等,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启迪。其次,经典又是在时空中锤炼出来而又超越时空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只有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淘洗和检验,一部作品才能成为经典。因此,经典的衡量标准应该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达到了空前绝后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高度,对人们的生存生活具有长远指导意义;三是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反复检验和引用,并不断释放出能量。对经典的定义,应该把握上述三个衡量标准。经典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权威性、典范性著作,是历史筛选出来的最具传承价值和精神厚度的传世之作。
2.经典的特性
经典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民族及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价值。首先,经典具有历史性。所谓经典一定是“流传物”,经过历史的层层筛选而流传至今,积淀了众多历史智慧,因而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时间和空间是经典化的载体。其次,经典具有精神性。经典一定体现一个文化脉络或文化体系里面最核心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一些基本思想和价值观念。经典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以某种方式反映了人类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的真切理解和深沉感悟,表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最后,经典具有精品性。体现了最高尚的灵魂达到了其时代的最高境界,是一定时代思想的精髓,是最高水平的传世之作。经典的精品性首先表现为其思想精深,经典“问天,问地,问社会,问人性……”的探索精神,充满了求知欲和对人类社会的责任。经典的精品性还表现为独创性,不可复制,体现了作者的独特个性,耗费了作者的心血,是“制作精良”的传世之作。经典的特性,使得经典阅读具有通过对文本细读和深度阅读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特点。这与网络时代的浅阅读、群体性阅读不同,前一种阅读可以使人达到思想的深邃和精神世界的丰盈,后一种阅读只会造成人们思想的贫瘠和精神的平庸。
(二)经典的当代价值
1.经典使文明的连续性得以有效维持
经典提供了支撑民族和社会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和底层观念,使“我们”持续成为“我们”,而非“他们”,文明的连续性因此得以有效维系。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痛感中国百事不如人,否定中国传统儒家经典的价值,“求新声于异邦”成为时代要务。而事实证明,简单粗暴地否定中国本土文化而引入西方文化并不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西方文化自身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正是在对西方文化的否定中我们重拾了对中华本土经典的信心。如中国20世纪的新儒家,就是在对西方文化否定及对本土文化经典的信心中发展起来的。大陆新儒家的兴起,儒学的复兴,使得儒家文明得以延续,并且结合时代背景赋予了新的涵义和特色,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价值。中国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后,中华文明依然没有断裂,这就是经典对于一个民族文明连续性的重要维系作用。经典对于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会经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萌芽于这个民族跨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天。此后,民族文化精神传统就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经典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因而经典就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载体。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传统,以民族文化精神传统为灵魂。
2.经典对当代社会人文精神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处于高度片面化的全球化进程中,庸俗化、功利化、物质化、工具化,构成人们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态的内涵实质。后现代化时代如何重建社会人文精神,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当下的迫切任务。呼唤经典的回归是一条最有效、最切近的途径。经典的本质内涵决定其具有重建社会人文精神作用。其一,强烈的人文关怀。经典的终极关怀,一定是社会中人的安身立命根本。“凡作伟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2)[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页。”“能不能搞出最优秀的文艺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3)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例如,中国儒家经典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其指向一定是社会中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核心的“道”一定与人有关,“人外无道,道外无人”。其二,深刻的形而上学思考。中华传统经典虽然更多是指向日常生活,但其中无一不蕴含着对人生、宇宙终极道理的追寻,将天人统一于道。经典可以带领我们以最真诚方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其三,向内的自我心性启悟。经典启发心性,引导人们“向内求”,指向人们内心,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也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经典的三方面内涵,使得它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重建社会人文精神,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二、经典阅读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作用
价值观引导是区别于传统价值观灌输的一种教育活动,强调价值观的外部引导和学生内在价值观自主建构的统一。价值观引导的实质是价值观的内化、生长和建构。当价值观教育者将一定的价值观教育目的渗透于经典阅读的审美活动中,并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传播主流价值因素,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经典阅读这种专门的文学审美实践活动就充当了隐性价值观引导的载体。经典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中核心的价值观,为价值观引导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同时,经典通过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思想价值和情感表现的饱满性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对主流价值观的内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观引导的内容
经典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伟大的经典必须有深刻而合乎真与善的内容,又必须有美的表现形式,更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才可能长存久远(4)张隆溪等:《智术无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传世经典是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阅读经典,就是与圣哲先贤进行心灵对话,可以体会人生价值、领悟生活真谛。经典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人生世相、是非荣辱都在经典中有所体现。比如《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礼记》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孟子》中的“与人为善”等等,汇集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历史,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如果说,传统经典中的格言警句给人力透纸背,警醒顿悟的价值观教育效果,那么经典小说则以其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伟大与高洁的情操、神圣与崇高的人格、复杂而微妙的人性为我们提供人生的借鉴,为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引路导航。经典是深刻的,伟大的经典作品是伟大的作家10年磨一剑或终身磨一剑的产物,倾注了作者全部心血,他们是杜鹃啼血,是含英咀华,其蕴含的思想深度、生活深度和人性深度足以让大众文化相形见绌,使消费社会的累累创伤得以治愈。利用经典阅读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能拓展价值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弥补消费社会下的感官享受、视觉盛宴、本能冲动所导致的“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经典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对人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慢慢渗透过程。通过经典阅读,价值观引导的内容得以由抽象理论转化为感性的生活体验,能以一个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增强价值观引导的情感感染力
情感在受教育者对价值观引导的信息进行选择、整合、接受的过程中发挥着评价、调节和强化作用,情感因素贯穿于个体价值观内化的全过程,帮助个体通过情感认同、意志同化、信念顺应三个阶段将外在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经典往往能表现人类最普遍、最共通、最热烈、最深沉、最隐秘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审美方式表达出来,会相对曲折和晦涩。经典通过陌生化手段使读者熟悉的东西变得“人生面不熟”,延长感受时间或增加感受难度,能引起读者好奇心和注意力,激发探奇求胜的审美兴趣。这种心理状态是价值观内化的前提,是获得准确、深入的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在经典阅读过程中,随着注意中心的不断转移,众多形象细节通过视、听、知觉“鱼贯而入”,在大脑中合成一幅相对完整的形象。大学生在这之中进行情感体验,对符合自身情感要求的内容予以接受,实现情感认同,对不符合自身情感要求的部分则进行压制或排斥。价值观的内化是一场博弈的较量,个体不断在新旧价值冲突中扬弃取舍,光有情感认同还不足以使个体将外在价值观纳入自己的认知图式中。经典是形象性和理性、情感性和认识性的统一,经典的审美追求集中体现在对人们感性体验的满足和理性思维的价值引导上,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持续接受作者不断上升的理性认识,从而经历一个对所传达的价值观的“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经历这一过程,大学生对经典中传达的主流价值观有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开始把它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实现意志同化。经典契合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当前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和困惑,建构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内生机制,使大学生能够不断调整自己先前的认识与经典所传递的价值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整合优化原有认知图式,建构新的价值观认知图式。主流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仰信念,为行为固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系列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教育者在经典阅读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由一般的情绪情感体验提升至理智感、道德感高度,使受教育者更好地和经典作家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推动情感认同、意志同化和信念顺应的顺利实现。
(三)为价值观引导提供了实践素材
价值观教育侧重于抽象的理论内容讲授,在搭建理论本质和生活实际的桥梁即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价值观教育的效果难以发挥。价值观教育呈现出相对扁平化的生活状态,而经典则呈现出饱满的生活气息。经典是作家对现实生活实际的思考,反映社会百态,人生世相。经典又是具有大智慧、大悟性的先贤圣哲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精辟见解,具有永恒启迪作用。经典阅读是价值观引导的内容由抽象理论转换为现实的凭证,是抽象价值观理论内化为个体内在价值体系的桥梁和媒介。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曾提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9月10日。”,知识见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主建构不可缺少的内容。经典往往是立体化的场景描摹,积淀着厚重的时代元素和知识元素,特别是经典的长篇小说,由于其篇幅长、内容丰富、人物生活场景复杂等特征,往往涉及社会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一部经典好比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学生通过经典阅读置身于特定时代社会存在的具象化图景之中,为价值观引导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实践环境,学生在体验式的心理实践中实现着对特定时代的社会观测,拓宽知识视野、启迪智慧思维,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并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自觉与经典中呈现的主流价值观靠近。另一方面,相对于理论的被动接受,经典阅读是一个价值生成的实践过程,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过程和读者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解释学和对话理论观点,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传达与接收的关系,更是双向建构、对话交流、相互生成的过程。通过用心阅读、体验和交流,使经典中的人物挟带所处的时代气息,活生生地站在触手可及之处。经典阅读是朝向自我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心灵,在填补文本的“未定性”与“空白”的过程中思考和谋划自我的选择与未来。经典阅读包含各种活动形式,每一种活动形式又具有自身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内容因此能够借助更多介质向学生传递,同时大学生也能通过更多形式将价值观引导的内容加以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价值观引导内容的真理性,增强对价值观引导内容的信心和认可。
(四)促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教育
要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化和自主建构,发挥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高境界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外界环境的助推和培育。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多以理论灌输方式进行,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习惯了灌输式的被动,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或是某类榜样究竟是为了成为他者还是源于自身内在的某种意愿缺少怀疑,这恰恰是自我教育的缺失。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文学扮演着辅助人们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经典作为最能代表时代核心价值的文学作品,凝聚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物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学生沉浸其中,能真正体会“我从哪里来”的深刻含义。经典对人的把握和理解是深刻的,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情感涤荡,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不自觉接受经典中传递的价值观,触发内在原生性的向上向善的唤醒,并对“我应该到哪里去”有深刻思考和反省。同时,经典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很好地起到了榜样教育的效果。经典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告诉人们生活是怎样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学生在对特定生活背景下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理解中自觉接受人物品质对自身的影响。在经典阅读中,主体从自身需要和利益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对照内在需要和人物形象的外在先进性完成了评价标准的选择和榜样的选树,并以经典中的榜样为价值引领来建构自身的价值观生长模式。另外,自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致良知”的功夫,需要教育内容的反复正向刺激。经典阅读作为价值观传承和教育的典型范式,作为一项学生较为喜爱的课余文化活动,能够通过校园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和多样化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善的价值观培育环境,避免自我教育的场域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发生分割或偏离,反复给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教育以正向刺激。
(五)实现价值观引导的审美发展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塑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6)[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1页。。”价值观引导作为一项对象性的人类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和理想目的的创造性活动,除了要依据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对象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进行行动外,还要善于根据教育对象的主体需要进行谋划和行动。需要是与人的天性有关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性的生存需要,还包括精神性需要,而精神性需要与人类追求美的天性直接相通。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注重教育功能的社会本位,在教育形式上重说教,而忽视了教育对象内在心灵的需要,忽视了“关怀”目的。从教育过程来看,经典以其形象性、情感性特点,代替价值观教育的抽象理论研究,能激起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唤起人们的审美体验。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7)[德]席勒著:《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9页。。”经典阅读提供给大学生的享受价值和艺术美感,满足了其感性审美需求,培养了其感性认识能力,使得价值观引导的审美情感和思想道德情感相互渗透,引导大学生从感性的生活体验出发,达成对社会和人生发展的理性思考,实现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陶冶性情。经典内容之美再加上教育者娴熟驾驭经典阅读活动规律产生的教育形式之美,使得大学生获得自身自由的张力感、解放感和心灵慰藉。从教育目标来看,利用经典阅读进行价值观引导,将教育的真理性目标和价值性目标相结合,实现了真善美统一,这是价值观教育的最高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经典中渗透着终极关怀,以丰富的诗意和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净化和陶冶,使人认识到作为人的本质和尊严,从而逐渐摆脱物欲的操纵,趋于崇高,走向价值精神的自律。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观点,价值观引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经典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正是通过审美,学生才可以达到自由,学生的审美能力越发展,人的主体性就越能得到张扬,人自由自觉的本性特征也越能得到充分展示,主体也越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
三、利用经典阅读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路径
以经典阅读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活动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规律、经典阅读活动的审美规律;二是经典阅读能否在大学生审美满足过程中实现价值观引导的目的。要满足这两方面内容,就要把握大学生价值观自主建构的内在心理过程,同时更加注重价值观外在引领和主体价值观内在自主建构的耦合。主体价值观自主建构的心理机制涉及需要、情感、意志、信念等,这些都不是凭空产生和发生作用的,需要外在价值观引领手段与之相适应、相统一。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堂、图书馆、校园文化环境和数字化阅读平台作用,探索以经典阅读为载体的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途径,优化价值观外在引领手段,促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一)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经典阅读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价值观引导
学者柳礼泉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阅读实践定义为“依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实践教学理念,以教师指导与学生自育自学相结合,通过读书、讲授、研讨、笔记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是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习得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理解与思考性的实践教学环节(8)柳礼泉,段丽:《阅读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4期,第81-85页。”。利用高校思政理论课开展经典阅读实践教学活动,首先,要将经典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经典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经典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资源和精神实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要求精心筛选经典著作,开展经典阅读实践教学,实现传统的理论讲授与经典阅读实践教学相结合和补充,达成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其次,要借鉴阅读理论构建价值观引导的情境。一方面,要运用对话理论提供双方交流互动平台。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具备共同的统觉背景,否则对话将无法正常进行。经典文本对人的把握和呈现是深刻的,在审美形态的融合与创新上提供了典范,如果从更深层面去分析,可以看到其实际上在受众心理层面建立了互动、体验和升华的机制。教师要以经典文本为中介搭建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以开放的心态与学生平等对话,消除学生的防备畏惧心理,引导学生的自主感受,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清自身的价值观,真诚袒露自己阅读过程的心路历程。在思想的讨论与碰撞中,教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对其进行心理和思想的疏导。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体验式阅读氛围,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将期待心理和基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的思想见解表达出来,消弭经典因时代久远造成的隔膜和疏离,使学生经由个体化、生命化历程将经典中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达到价值观引导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要运用共情理论建构情感话语的感染方式。“共情”又称“同理心”“同感”“移情”等,指情感上和认知上对他人的理解和共享。师生双方应该彼此尊重对方的生活经历和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尤其是教师,要尝试了解并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用“共情”来抓住学生的“痛点”和“兴趣点”,从而“对症下药”,降低交流成本,使经典中的价值观温和而深刻地打进学生内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共情”,站在经典中的人物(或作家)所处的环境和立场,对他们进行认知和情感上的接触,更好地情境化地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决定或行为,同时,他们在与同辈和教师的充分交流中,借助旁人的多棱镜折射出经典中更丰富更立体的思想观点,从而加深自我思考,澄清价值观的混乱,明辨是非。
(二)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宣传推广作用
费什认为,读者在阅读时会受到“解释团体”的影响,受着“解释团体”提供的牢固的阅读规则和阅读习惯的制约。“解释团体”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公众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前阅读的理解结构,它有一定的阅读规范,提供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参考。个体阅读既受“解释团体”的影响同时自身也构成其中的一部分。“解释团体”在引导学生经典阅读过程中对把握有意义的价值导向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解释团体”中的一部分,在引导学生通过经典阅读获得有意义的价值导向过程中可以做的工作是:辨析“解释团体”提供的意义导向;图书馆作为推广人,自身参与阅读提供的意义指南。也即高校图书馆作为“解释团体”的一分子,要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的基本目标和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导向,在自身阅读基础上综合各种解释,给大学生提供最适合自身价值观成长的意义指南,帮助大学生在阅读中建构起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根据解释团体理论,每个大学生在面对一部经典著作时,由于阅读动机、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的不同,导致“解释团体”提供的意义导向妍媸各异,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予以帮助,即在阅读推广中给大学生提供对经典书籍最合适的意义解释,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成长。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在确定了推广的经典书籍后,需要在“解释团体”提供的意义河流中去粗取精、沙里淘金,分辨出最具有正能量的价值导向,然后结合自身阅读发现,从作品中偶然的、具体的事件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关于人生和社会的审美经验,为大学生的阅读架起一座有益桥梁。遵循“作品—作者—解释团体—阅读推广者(高校图书馆)—读者(大学生)”这样一个完整链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者的重要作用。以《论语》的阅读推广为例,高校图书馆可以选择李泽厚注解的《论语》,其既忠实于原文,又有时代特色,也比较容易理解。作为宣传推广书籍,首先要梳理儒家文化史和《论语》史,对《论语》作校勘学、训诂学说明,帮助学生做好阅读知识上的准备,提取“仁”的概念并作一个文化史的鸟瞰和梳理。其次根据“解释团体”提供的意义综合体,依据“爱亲”“孝悌”“爱人”延伸到利国、爱民的基本逻辑,为学生理清其概念内涵,进一步具体到“恭、宽、信、敏、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阐释,并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找到与学生构成对话交流的连接点,使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文本内容中受到启发,规避丑陋、不公、邪恶,播下善良与崇高的种子,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阅读方向。
(三)要以校园阅读环境建构为依托,进行文化价值观教育
一个自然人并不具有创造和发展社会的能力,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以文化人”活动将人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实现“社会化”,使其成为一个秉承人类文化成果,具有智慧与力量,能够承担社会主体责任的人。叶澜教授指出:“在当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被关注的将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9)叶澜:《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60-65页。。”经典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质,经历漫长岁月和时光的淘洗,不断凝聚结晶而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命内核。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经典文化所提供的价值参照,使大学生能够站在民族精神至高点进行价值选择。首先,要肯定经典的价值。中华传统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包括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自身修养问题,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这样一个伦理价值体系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者要意识到民族传统经典在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功能,重视经典阅读,打造师生共同阅读经典的良好风气。其次,要以经典引领和充实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担负着守护民族精神传统的光荣使命,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严格筛选、加工、整合,将民族经典融入大学精神,培养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眼光的年轻一代,铸造刚正不阿、独立弘毅的价值人格。同时,高校要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喜闻乐见的经典阅读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进行经典文化讲座、资助经典课外科研项目,增进大学生对经典的认知;还可以依托班级社团开展经典阅读交流活动、经典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活动或经典舞台剧等,激发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这里的“动”是指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经典阅读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学习,进行积极的价值观自我教育。
(四)充分利用数字化阅读载体,拓展线上价值观引导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数字时代,移动阅读正成为国民新的阅读方式,大学生更是当代移动阅读的主体。在新媒体阅读背景下,大学生经典阅读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化阅读平台,将经典阅读的内容整合起来,以喜闻乐见形式推介给学生,达成价值观引导目标,考验着传统经典阅读能否转危为机,以全新方式发挥价值观引导载体作用。
一方面,高校要设立专门的经典阅读网站,为大学生的深度阅读、有意义的消遣阅读、精品阅读提供一个专门的空间和场所。邀请专门的、有经验的教师或教辅人员(例如图书馆管理员)管理该平台,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长特点提供适合的经典阅读内容,并按主题分为不同版块,让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还可以提供经典书籍简介,对传统古籍经典作校勘学、训诂学说明;对传统经典阅读方法详细介绍等,为学生的经典阅读作知识上、方法论上的准备。同时,要设置专门的阅读交流平台,鼓励大学生对经典中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相互交流见解。如《论语》中的“君子不器”、《孟子》中的“中庸”思想、《庄子》中的“无用之大用”等。可以联系当下现实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交流平台引发思想碰撞,从而加深理解,显示出文学介入生活的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要以“微语言”拓“微路径”,构筑互动式网络交流态势。大学生生活中必需的微信、微博、QQ成为其使用频率最高的APP。每天刷微博、微信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思考如何借鉴这些平台内容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经典的宣传教育,让经典以喜闻乐见方式为大学生所接受,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价值观引导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向新闻媒体学习并掌握使用‘微语言’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微表达的艺术(10)王东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微”转向及其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第1期,第79-82页。。”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用“微工具”,切实了解网络舆论环境下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阅读偏好,及时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经典内容以轻松、直白的“微语言”推送给大学生,但要注意“微言”有大义,保证“微言”是经过客观严格论证的,对事物本质是有深刻独到见解和阐释的。同时,适应大学生“微阅读”习惯,将经典阅读内容录制“微语录”“手机报”“口袋书”“微评论”“微视频”等,满足学生碎片化时间阅读需求,做到经典阅读内容和形式的“微”创新,吸引学生线上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其价值观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