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的价值、问题及改进路径
——基于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
2021-12-07黄曦
黄曦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有关精神,切实发挥第二课堂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团中央推动高校开展“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2016 年起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2018 年出台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从2016 年试点开始经历了萌芽期,到2018年《意见》出台后的成长期,到如今的立体式发展期。第二课堂育人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推动各高职院校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路径,力求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切实落地见效。
一、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时代价值
(一)推进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共青团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而高职共青团围绕的中心就是高职人才培养,服务的大局就是立德树人。共青团发挥组织优势、阵地优势,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个中心工作,以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服务好立德树人这个大局,就必须立足工作基础和实际,发挥共青团在第二课堂中的独特作用,形成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合力。可以说,通过第二课堂,建立稳定的第二课堂工作机制,让共青团组织融入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是共青团在高职院校体现组织价值、提升组织活力的内在要求,这也是共青团围绕高职院校党政工作大局,找到的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
(二)提高新时期复合型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服务行业要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素质高、技术好、专业强的复合型人才,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搭建立体化的思想平台、教学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平台,高效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破解高职院校人文、美学等综合素质培养相对弱化,第二课堂活动碎片化、随机性等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科学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的多维性和普适性,提高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潜能。
(三)助力双高建设背景下院校自我诊改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激发院校内生动力,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成为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教育部近年陆续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致力于推动职业院校加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健全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建立起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机制,要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链、标准链和服务链,激发各个层面的内生动力。而在以往的高职教育中,更多地注重技术技能和学业水平,对专业教育之外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服务不足。可以说,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立将填补学生层面质量保证与诊改机制的缺失,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建立学生综合素养模型,推进学生自我诊改和学校自我诊改。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性问题
尽管当前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在各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推行,但还未完全摆脱“边缘化”的地位。[2]具体表现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育人功能还未在学校深入人心;领导层尚未真正将二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设计;学生参与二课积累学分式的“功利性”思想严重,对二课的价值认同不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第二课堂抢占了第一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究其原因在于第二课堂尚未有效衔接第一课堂,有些院校在制定“第二课堂”时没有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甚至脱离“第一课堂”。[3]两大课堂的主管部门分离且缺乏密切沟通,导致两个课堂育人体系设计相互独立甚至脱节,难以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效用。
(二)项目供给与学生成长的匹配性问题
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第二课堂项目按照“能力目标—类别统筹—项目匹配”的逻辑思路进行分类统筹,基于学校人才培养指向思想修养高、社会融入好、技术技能强、文体素养好、组织能力强等能力目标,统筹设置思想成长、志愿公益、社会实践、技术技能、文体活动、工作履历六大类项目和积分体系。但实践中还需要足够数量并符合学生职业成长契合匹配的具体项目,方能实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相较于本科高校而言,高职院校一方面第二课堂项目供给少,另一方面在已有的第二课堂项目中文体活动项目较多,其他项目比例较低,且质量不高、实质性收获较少,无法满足学生需要,不利于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实践证明,供给数量多少影响学生参加二课的覆盖面,供给质量高低影响学生参加二课的积极性。因而,第二课堂项目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效性的生成。
(三)第二课堂管理与研学场馆的配套性问题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推广应用除了以上关于两个课堂衔接的问题,还依赖于由学生组成的第二课堂管理团队能否有效地向全体学生推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中,能否建设一个第二课堂教育体验中心,直观、形象、快速地了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和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二课参与方式,增强二课的制度黏性,影响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能否适应院校专业特点,支持建设一批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的第二课堂研学场馆也影响第二课堂在学生中的活力。
(四)持续开课与师生倦怠的矛盾性问题
相较第一课堂而言,第二课堂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面向学生多、个性化需求高等特点。对于开课部门和开课教师而言,工作难度不亚于第一课堂,如何破解开课持续性与工作倦怠感的矛盾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如何避免一哄而上,短时间完成第二课堂积分任务后,出现参与倦怠,无法形成持续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困难。[4]
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路径的改进对策
(一)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的育人机制
借鉴第一课堂工作模式和内在机理,对第二课堂进行系统化、制度化、可量化建设,着眼两个课堂协同育人设计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多级多部门协调运作的组织架构,学校设立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度的顶层设计;[5]二是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范畴,使其成为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同步考虑第二课堂,为第二课堂留足时间空间;三是建立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的第二课堂人员、经费、资源投入机制,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资源共享;四是紧紧围绕第一课堂的内容来设计第二课堂,并依据第一课堂的学科的特点和课时等进行第二课堂各项具体内容的建设;五是实行奖励机制,将第二课堂工作量纳入对教师的绩效分配和考核晋升。
(二)基于思想引领和职业成长优化第二课堂项目供给
梳理本校第二课堂特色工作和传统品牌,打造新项目,推进二课项目量质双提高:一是推进第二课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强建活”第二课堂供给主体,通过党建立项、社团课程化、第二课堂品牌项目评选、优秀主题团日评选等方式调动教学单位、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班级等第二课堂项目供给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优化供给侧的主动作为中实现第二课堂需求与供给的科学配置和动态平衡。[6]二是落实二级教学单位第二课堂项目开发职责,按专业进行系统设计,基于课程、基本素质、技能竞赛和专业层面发布第二课堂项目,提高二课项目与学生职业成长的匹配性。以课程为依托,通过兴趣小组等形式设立第二课堂项目,培养学生单方面能力,如针灸拔罐学习兴趣小组;以服务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社团等形式设立第二课堂项目,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新思想宣讲”项目;以专业为依托通过竞赛集训队等形式设立第二课堂项目,培养专业职业能力,如健康管理专业技能竞赛集训项目;以专业为单位对学生第二课堂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增强二课的职业发展适应性,增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获得感。三是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开发有内涵、有思想、有趣味、有深度的第二课堂课程项目,打造第二课堂金牌项目,用优质的项目形成第二课堂发展内动力。
(三)基于职业与专业特点配套建设第二课堂研学场馆
加快场地建设,增强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和吸引力:一是以创造更好的体验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第二课堂为出发点,建设集参观性、互动性、学习性、体验性为一体的第二课堂教育体验中心,通过现场讲解、互动交流、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快速地了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和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二课参与方式,增强二课的制度黏性。二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打造第二课堂研学场馆。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建设了适应卫生健康专业学生开展急救技能学习和传播的第二课堂研学场馆——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学堂,场馆还用于禁毒防艾等各类宣教项目的应用,使专业学习向第二课堂延展,增强了第二课堂项目的吸引力。
(四)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和相关数据的应用
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力,以及制度产品应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通过数据的应用和激励措施的推行,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效性。一是按照不同时间节点和不同项目模块、能力素质推出各种榜单排行榜,与荣誉激励、物质激励相结合,激活第二课堂活力,提升师生持续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二是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应用到从入学、学习、实习、就业的全过程,与学生评优表彰、入党推优、实习推荐挂钩,第二课堂成绩单与学习成绩单一同反映在毕业生推荐表中,并存入毕业生档案。三是通过第二课堂信息系统推出学生能力模型,描绘学生素质能力画像,为学生素质成长提供指引,并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