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研究

2021-12-07洪燕真刘煜莹戴永务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学林业思政

洪燕真 陈 婕 刘煜莹 戴永务

(1.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集体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3.福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集体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福建农林大学的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林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经济学基础上,结合林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林业生产经营的一般规律和林业生产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应用经济学[2-3]。其知识内容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理论体系完整严谨的特点,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林业经济学教学过程始终体现以价值导向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讲授林业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的理解,通过专业知识教育将价值导向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相结合,增强学生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发挥林业经济学专业教育的知识教育、能力本位和价值引领作用。

一、文献回顾与评述

已有研究意识到在经济学相关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探索。马艳艳等(2019)以“经济学原理”课程为例,分析得出思政教育应贯穿于“经济学原理”通识教育的全过程。[4]高千惠(2019)在课程思想政治视域下,结合中国的具体政策实践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讲解中,引导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认识、分析与评价。[5]张翼等(2019)认为从课程内容设计到教学组织再到教学评价,计量经济学都应该始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通过数据事实和经验论据提供正向价值导向支持,使价值引领在课程教学进程中得以体现。[6]

《林业经济学》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课程。已有研究结合林业经济学的课程特征,发现由于林业经济学科的复杂性,林业经济问题本身又是具有社会性和时效性,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简化,尤其缺乏实践教学的环节。[7]沈月琴等(2011)从引进和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研究和实践综合性全程动态考试制度、探索和实践案例教学、团队作业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林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8]朱臻等(2013)分析林业经济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打造包含“三个平台”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相关的保障措施。[3]张寒等(2019)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为样本,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实证检验不同分组模式对《林业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9]

以上研究结合《林业经济学》的课程特征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就教学中缺乏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索性分析,且已有研究尝试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分级模式的教学效果。但当前尚未有研究在“三新”发展背景下,探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林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具象化实施推进,缺乏对《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

二、《林业经济学》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林业经济学》的理论交叉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实现能力建设

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经济实践的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发展要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例如,从经济意义上看,森林资源不仅是林业生产经营的对象和生产资料,而且是林业企业的经营资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所以,对林业资源开展生产、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一方面需要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及方法,另一方面需要结合生态与环境相关理论及方法[8]。此外,林业经济学要求学生了解林业生产管理的实践过程,并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对林业生产经营基础知识、农村调查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因此,林业经济学课程的综合能力需求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的能力本位目标。

(二)《林业经济学》的政策性和时效性有利于实现价值引领

林业经济学课程是一门政策性很强、与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高度一致的课程。[8]新时期,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森林、林业和林区成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领域、最大发展自然空间、最主要的资源基础、最具多样性和潜力的产业领域。林业发展如何基于国家发展大背景,融于国家发展大战略,明确新时期的战略定位是《林业经济学》在新形势下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和贯彻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等方面,林业经济学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科研和教学优势,有利于“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三)《林业经济学》知识体系为课程思政提供天然土壤

林业经济学课程具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系统研究林业部门的生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及其实践应用[7]。林业经济学的每一部分研究内容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如林业生产经营过程包含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育、采、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又有各异的相互作用形式;人类社会对森林及其生态环境作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通过林业经济学课程知识体系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世界以及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提高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林业经济学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课程内容与思政紧密结合,易于实现同向同行,达到协同效应,嵌入思政的内容效果明显[10]。

三、《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设计

(一)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从《林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基本路径。遵循教学规律,发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优势,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基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目标,在《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挖掘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显隐结合,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大国三农情怀和知农爱农意识融入《林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系统地整合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

1.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林业经济学》课程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切入点,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有机地融入《林业经济学》课程中。讲授森林经营目标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让学生掌握森林经营的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讲授林业经营和产权内容时,回顾在习近平同志亲手抓起、亲自主导下,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通过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因分析、过程介绍、绩效评价及各项配套政策的评价,让学生从资源稀缺的原始动因、经济效率的激励及林业外部环境的变迁等方面理解制度变迁的过程,学会结合我国国情理解具体政策实践,提高分析和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和现象的能力。

2.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融入专业教育

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同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思辨地分析问题,辩证认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基于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内涵的理解,引入福建省从2015 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案例,分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实施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完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的政策建议等,讨论如何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结合研究团队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中收集的福建省武夷山市程墩村案例,讨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如何全面辩证地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等方面评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

(二)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中探寻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林业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交叉性、实践性、复杂性、政策性、时效性等,这就决定了在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中,既要考虑课程的核心要素在课程中的体现,又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和组织中融合思政教育,通过正向的隐性信息(如价值观等)影响受教育者[6]。

1.推进《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革新

“课堂内”和“课堂外”双管齐下,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注入《林业经济学》课程中。根据林业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引进参与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案例讨论法、经典文献研讨法等,创新丰富多样的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课堂内,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情境,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4]第一,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体现社会价值和规范正向要求的教学案例。课前提前通过公共邮箱将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教学案例。第二,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问答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三,提问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课程教学中根据案例长短,一般预留3~5 分钟的思考时间。第四,鼓励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通过参与式教学探索,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第五,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正向强化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体现出的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课堂外,以《林业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把课堂教学向农村、林业企业延伸。根据课程特点,教师收集林业实践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科学研究调查成果作为案例素材,做到以数据、以方法和以实证结果说服人,教育人。创新社会实践教育方法,带领学生深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县市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对其森林资源状况、林业产业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等开展综合专题调研活动,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时间一般在1 周左右,规定一定的工作任务,教师随时指导和检查。完成调查后每小组根据调研情况和资料整理,提交一份主题鲜明的调研报告。培养学生善于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深入农村,引导学生树立大爱大德大情怀。

2.重构《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第一,课程制作阶段严把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培训课程,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对课程进行把关指导,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林业经济学》课程特点,优化教学设计,调整和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完善教案。

第二,课程教学阶段细实施。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案实施教学,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读书笔记、案例讨论结果,并利用观察法、访谈法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反馈。及时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和林业政策的实施,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从综合性全程动态考核制度中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结合《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实施目标和重点,将只强调教学结果的传统考核方式改为注重教学过程和成果的综合性全程动态考核,从单一的专业评价维度扩展到了多维度评价,包括人文素养、家国情怀、道德修养、团队协作,建立反映学生专业水平和思政素养的全要素综合评价体系[4]。综合性全程动态考核制度,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多维互动,及时矫正可能的价值观或道德规范的方向性偏差,在研究报告反馈和课堂交流环节实现社会价值等隐性信息引导,正向强化学生的思政领悟,从而达到理想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第一,过程性评价。改变原来平时和期末成绩“三七开”的考核方式,扩大过程性评价所占比重(40%-50%),缩小结果性评价(期末考试比重)(50%-60%)。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核“课堂内”出勤率、案例讨论、课堂表现等情况,及“课堂外”调研实施、调研报告和团队协作情况。过程性评价不仅考查学生对《林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考核学生对林业经济学课程中思政教育要义的理解程度。试卷题目设计以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主观题为主,侧重体现社会价值和规范的正向要求,综合反映“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第二,总结性评价。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总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查学生对课程重要知识点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对我国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理解。试卷题目设计以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主观题为主,侧重体现社会价值和规范的正向要求,综合反映“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四、《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一)实现了知识目标

从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果看,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林业生产的经济学特性以及林业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林业经济基础知识、森林资源基本概况,会结合理论分析森林经营利用目标的历史变迁、林业生产要素、林业产出、林业经营和产权、林产品贸易与市场等知识点。

(二)实现了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深刻理解林业生产的经济学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基本原理分析林业经济现实问题,提高了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通过推荐阅读林业经济领域的经典文献并撰写读书笔记、课堂交流、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学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掌握用调查研究方法等设计林业经济问题调研方案、实施调查研究和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林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成果较好地转化为科研成果,先后有6 份调查研究报告获得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其中2 项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 项研究成果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多篇课程论文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发表于《林业经济》《林业经济问题》等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权威期刊,实现了科研育人目标。

(三)实现了情感目标

从学生的课堂汇报、展示、对案例的讨论分析结果和课程论文完成情况看,《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把握优势、不懈奋斗的决心,增强学生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解,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

猜你喜欢

经济学林业思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land produces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