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稀褶红菇重度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2021-12-07叶卫国宣吉玲余梦莎张浩男朱明丽
叶卫国,宣吉玲,余梦莎,张浩男,朱明丽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亚稀褶红菇生长于6月至9月的夏秋季间,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山毛榉科植物混交林均有生长,被列为我国剧毒蘑菇之一[1-2]。在浙江省亚稀褶红菇也有生长,并有多起因误食亚稀褶红菇中毒的事件报道[3-4]。亚稀褶红菇含有多种毒素,主要为环丙-2-烯羧酸,能引起横纹肌溶解[5-6]。误食24 h内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4 h后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为全身乏力、肌肉痉挛性疼痛、腰背痛、肌肉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酱油色尿等,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7-8]。2019年9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3例群体性亚稀褶红菇重度中毒患者,经过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序贯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以及其他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43~57岁,因共同误食亚稀褶红菇,2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胸闷等症状,至当地医院治疗,初步诊断为亚稀褶红菇中毒、肝肾功能损害,予洗胃、护肝、护胃、吸氧等治疗,因病情加重,连夜送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入科检查:患者均表现为乏力,精神恍惚,胸闷气短,氧饱和度90%~94%,恶心呕吐,腹痛,少尿,酱油色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78~613 U/L,谷草转氨酶 511~926 U/L,总胆红素22.8~95.3 μmol/L;肾功能:尿素氮8.8~27.3 mmol/L,肌酐66.8~198.6 μmol/L;心肌酶:肌酸激酶16 451~40 01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552~1 986 U/L,肌钙蛋白Ⅰ<0.2 ng/m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24.2~49.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59.8~91.3 s,纤维蛋白原1.0~2.2 g/L;肌红蛋白>4 000 ng/ml。实验室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其他肝病,B超示肝脏轻度增大,结合病史诊断符合亚稀褶红菇中毒的诊断标准,蘑菇中毒再评估TALK评分[1]均≥3分,属于重度致死性蘑菇中毒。
1.2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转入医院ICU后,予静脉输液、护肝、护胃、营养心肌、激素减轻炎症反应、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等治疗,同时为了尽快清除已经入血的毒素,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后1 h内即开始按医嘱进行PE联合HP,序贯CRRT治疗。其中1例行PE 4次、HP 2次、CRRT 7次;另2例均行PE 2次,HP、CRRT治疗各1次。经治疗4~7 d后,3例患者生命体征渐平稳、尿量增加、尿色转清;10 d后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肌红蛋白逐渐恢复至正常;治疗14~27 d后,2例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等指标完全恢复正常,1例明显好转,3例均生命体征平稳,予出院回家休养。随访6个月各指标正常,无脏器损害表现。
2 急救与护理
2.1 紧急处置及生命体征监测
亚稀褶红菇中毒后,第一时间清除毒素是抢救的关键。应在中毒6 h内积极催吐、活性炭洗胃,同时辅以静脉输液间断利尿治疗。本组患者入ICU时已经发病>10 h,在当地医院已行催吐、活性炭洗胃等处理。入院后将患者置于同一监护病房,给予心电监护,面罩吸氧,评估患者意识、瞳孔情况,监测呼吸节律、频率及氧饱和度情况,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低氧症状。2例意识清楚,1例出现嗜睡症状,有头晕、乏力、恶心、胃部不适伴轻度胸闷,指导患者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误吸。亚稀褶红菇毒素可造成心肌损害,严密心电监护,观察有无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等情况。入科时本组1例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紧急查血钾2.7 mmol/L,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10%氯化钾注射液30 ml+25%硫酸镁注射液10 ml用微量注射泵以10 ml/h速率深静脉给药,处理后复查患者血钾浓度3.8 mmol/L,心律呈窦性心律,未再发生室性早搏二联律;2例收缩压均在90 mmHg以下,考虑患者因呕吐腹泻导致的血容量不足,予开通2路以上静脉通路,并在B超引导下留置桡动脉置管,行持续动脉压监测后,1例血压恢复正常,1例收缩压仍<100 mmHg,予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注射泵给药后控制收缩压在120 mmHg左右;3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酱油色尿,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碱化尿液,并积极完善肝肾功能检测、血尿常规检查及交叉配血试验,为第一时间行PE治疗做好各项准备。经治疗4~7 d后,3例患者生命体征渐平稳、尿量增加、尿色转清。
2.2 PE联合HP治疗的护理
随着病程进展,当体内毒素与蛋白结合,一般内科治疗效果较差,需行PE联合HP治疗。PE可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同时降低高胆红素,而HP可清除游离的蘑菇毒素,两者联合使用可清除既有游离又有结合的毒素[8]。
2.2.1做好导管维护
PE及HP需要通过留置单针双腔导管进行引血与回输血液,因此做好导管维护非常重要。本组2例入科后立即留置颈内静脉单针双腔导管,1例留置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导管留置后妥善固定导管,做好高危标识,每4 h评估导管固定情况;做好患者的宣教,告知患者此导管对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性,进行呼吸功能及肢体功能锻炼时需对导管做好加固处理,尤其是对股静脉置管患者,告知患者避免过度屈曲和活动,屈膝屈髋角度不超过20~30°,防止导管堵塞;每次PE或HP治疗完毕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分别冲洗动静脉管腔,再用浓度为625 U/ml的肝素稀释液2 ml正压封管法封闭动静脉管腔,防止血液逆流到导管内发生凝血;下一次治疗时,必须对导管动静脉腔抽回血,抽净封管液,同时需确保动静脉两腔均可以在6 s内回抽出20 ml血液,完成动静脉两腔通畅度的评估,方可行PE及HP治疗。此外,为防止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每次治疗时严格无菌操作,治疗前后戴无菌手套,用消毒棉片常规消毒导管的接口处;及时评估置管处敷料,治疗前若出现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后再行PE或HP治疗。本组3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滑脱、堵塞等情况,1例股静脉置管患者入科第8天细菌室回报血细菌培养革兰氏阳性杆菌,考虑导管感染,予拔除股静脉单针双腔置管,重新留置颈内静脉单针双腔置管,以完成后续治疗,同时予达托霉素0.5 g每日1次静脉给药,连用3 d加强抗感染,入科第16天血细菌培养转阴。
2.2.2低血压的预防与处理
行PE及HP治疗血液将被引至管路及滤器中,一般会引起低血压,尤其是上机阶段,如果引血过快会引发一过性低血压。所以治疗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心率与血压变化,给予持续性有创动脉压监测,上机引血时血流量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60~80 ml/min,治疗5 min后调节至80~100 ml/min,过10 min后调至130~150 ml/min,若血压平稳,则以该速率至治疗结束,以免过低的血流量造成滤器凝血。对于经常在上机时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引血过程中可适当提高速率,并静脉补充琥珀酰明胶注射液250~500 ml。经过上述处理,本组3例患者PE及HP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低血压。
2.2.3抗凝护理与出血观察
亚稀褶红菇中毒患者多伴肝脏损害和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不同程度的延长,所以行PE及和HP治疗时需谨慎抗凝,加强凝血功能监测,避免出现管路凝血及其他部位的出血情况,活化凝血时间<120 s再考虑肝素抗凝。本组患者初次PE及HP治疗前,测活化凝血时间为88~124 s,给予局部抗凝策略,肝素从血浆分离器或灌流器持续给药,2~4 mg/h,并在回血端的三通管处给予同等剂量的鱼精蛋白予以中和。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分离器或灌流器处有无凝血情况,密切关注机器静脉压、跨膜压,有增高趋势时增加肝素速率。同时关注动静脉导管穿刺点处有无渗血、消化道及气道出血。本组3例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因管路凝血而终止治疗的情况,1例在行第3次PE时动脉置管处出现渗血情况,予及时更换敷料,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渗血情况好转。
2.2.4血浆变态反应及溶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完成1次PE治疗需要血浆1 500~2 000 ml,而大剂量异体血浆进入患者体内易引起血浆变态反应,同时增加溶血反应的发生风险。而HP治疗需要用到灌流器,灌流器耗材与血液相互接触时,包膜可激活补体,使白细胞黏附在毛细血管床上,造成低氧血症,同时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对易变态反应体质者激发耗材变态反应。治疗前按操作流程用0.9%氯化钠注射液3 000 ml+肝素钠12 500 U对PE及HP管路进行预冲,彻底清除管路内残留的过敏源。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关注有无溶血反应、血浆变态反应、耗材变态反应等,同时重视患者主诉,有无全身瘙痒、气促、胸闷、寒战等症状,注意保暖。本组3例均未出现溶血反应;1例第1次PE治疗过程中剩余约50 ml血浆时出现全身皮疹,同时伴轻度呼吸急促,平均动脉压下降8 mmHg左右,考虑血浆变态反应,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40 mg静脉注射,同时停止PE治疗,予琥珀酰明胶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后血压稳定,填写血浆置换不良反应报告单,下一次PE时提前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 mg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未再发生变态反应。
2.3 预防并发症
2.3.1呼吸衰竭
亚稀褶红菇毒素侵犯呼吸系统会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引起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所以治疗期间床旁需备好气管插管、简易呼吸皮囊和呼吸机等抢救设备。本组3例入院时戴面罩吸氧,呼吸及血气分析结果基本正常,入院第2天,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情况,氧合指数<300 mmHg,二氧化碳分压>55 mmHg,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2 d后,1例氧合指数>360 mmHg,二氧化分压45 mmHg左右,并主诉无胸闷情况,予改回面罩吸氧;另1例HFNC治疗5 d后仍存在无效咳嗽及呼吸浅促情况,痰液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体外振动排痰,考虑患者长时间卧床,呼吸功能减退,采用呼吸训练器对患者呼吸肌力量进行训练,每日3次,每次10 min,15 d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血气分析结果正常,避免了气管插管。
2.3.2肝损伤及肝性脑病
亚稀褶红菇中的毒覃肚和毒伞肚可引起肝脏发生急性炎症、肝脑细胞空泡及灶性出血,引发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导致肝衰竭[9],同时使肝脏除氨功能下降,肠道产生、吸收氨均增多,使血氨升高,最终引起肝性脑病[10]。本组3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升高,予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8 g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00 mg护肝治疗。每日监测患者病情及肝酶、胆红素、血氨等指标,注意有无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如意识改变、行为性格异常等,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肥皂水灌肠,以免诱发肝性脑病,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本组1例患者入科第3天有轻度的行为异常,表现为异常兴奋,甚至有轻度被害妄想症,根据ICU意识模糊法排除谵妄情况,查血氨117 umol/L,考虑发生肝性脑病,予PE联合HP治疗及精氨酸注射液20 g静脉滴注和乳果糖50 ml保留灌肠,24 h后好转。
2.3.3急性肾损伤
亚稀褶红菇中的环丙-2-烯羧酸可引发患者横纹肌溶解,造成患者急性肾小管坏死,进而损害肾脏功能,表现为少尿、酱油色尿,甚至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本组3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色为酱油色,1例血肌酐高达180 μmol/L。入院后严密监测患者尿色、尿量,统计4 h出入量。每日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碱化尿液,保护肾脏功能。积极做好患者容量管理,补液量不足易导致肾血流灌注不够,加速急性肾损害进程,而补液过多则容易导致急性心、脑、肺功能不全。CRRT可清除炎性介质,对肾脏功能恢复起到支持作用,同时进行精细化的液体管理,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遵医嘱予CRRT治疗。本组2例行CRRT治疗1次、1例行CRRT治疗7次后肾功能恢复,自主尿量均达2 500 ml/d以上,尿色清,未出现肾衰竭。
2.3.4胃肠功能损伤
亚稀褶红菇毒素可导致胃肠黏膜损伤、胃出血等胃肠功能损伤。入院后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记录呕吐物、排泄物的性状和量,及时留取呕吐物及排泄物标本,并及时送检。本组1例患者入院时自述腹部胀痛感明显,伴恶心呕吐,听诊肠鸣音亢进,予留置胃管,禁食、胃肠减压,给予每日5%葡萄糖注射液1 500~2 000 ml静脉滴注补充能量,入院第3天无明显胃肠道不适后开通流质饮食,流质饮食2 d未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症状,入院第5天开始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半流质饮食。其他2例未出现胃肠功能损伤症状。
2.4 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本组3例均为工人,因一起采摘并误食亚稀褶红菇导致中毒,病情进展快,缺乏心理准备,对疾病预后存在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血液净化治疗的益处及过往救治的成功案例,缓解患者焦虑与紧张情绪。出院时嘱患者定期做好肝肾功能复查,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毒蘑菇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 小结
亚稀褶红菇中毒后毒素入血,病情进展快,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关键是尽快清除血液中的毒素,PE联合HP行血液净化治疗,同时严密生命体征监测,做好管道护理、低血压的预防与处理、抗凝护理与出血观察、变态反应与溶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预防呼吸衰竭、肝损伤及肝性脑病、急性肾损伤、胃肠功能损伤等并发症;重视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