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蕴涵与实践路径
2021-12-07紫玮
紫 玮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
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全球竞争核心,未来能够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将成为各国博弈的新高地。特别是处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的当下,我们要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如期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迫切需要培养出大批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品质人才。无论将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劳动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在未来的复合型高品质人才的素养构成中具有更加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不能不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这是因为唯有劳动教育才是能够培养这种素养的重要途径和科学手段。2019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这一重要论述清晰地阐释了在大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地提出了怎样开展劳动教育的科学方式和方法,科学地界定了对劳动教育进行评价的具体标准。既为高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成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总之,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旨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教授生产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高品质劳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传统的倾向于体力锻炼的劳动区分开来。这是因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三个最基本的教育特征:其一,劳动教育不只是单纯地强调大学生投入到真实的劳动生产或劳动实践过程中进行锻炼,更为重要的在于:注重在劳动教育中塑造人、培养人、完善人的品质。其二,劳动教育不只是强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构成一个五育并举人才整体培养体系,而更为重要的在于:注重育人的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能够达成有效协同、共同发力,从而实现一种人人、时时、处处育人环境。其三,劳动教育不只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简单生存,甚至也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全局。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成为各级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政策依据和纲领性文件。《意见》将劳动教育作为贯彻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发展和改革的价值取向,主动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渴求的现实情况[3]。《意见》的出台,从制度层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划,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应锚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并将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推进高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实现专业劳育和课程劳育有机结合,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大背景下,让劳动教育成为促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更为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积极因素,使之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进而科学构建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这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4](P13)劳动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劳动教育的实践与青年人的成长需求殊途同归,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外向拓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当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
一是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命题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制度安排,把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协同发展,把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元素,有效增强体验感,切实突出实效性,进一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出课堂,深入丰富多彩的社会、了解价值多元的社会、融入朝气蓬勃的社会,有效构建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和预判;通过参加劳动实践,进一步认清通过奋斗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意义,进一步筑牢个人的发展和进步与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密不可分的信念平台,用劳动擦亮青春底色,让劳动成为个人成长的加速器。
二是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让大学生们在历史比较中生发出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引导大学生们把爱国爱党的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在劳动实践中升华幸福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理性认知,进一步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深刻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来之不易,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成之惟艰;进一步高度认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进一步深刻认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让劳动教育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
三是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5]因此,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要秉持赶考精神。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小心谨慎地研判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努力做党的最新创新理论的笃定宣传者、时代精神的有力践行者,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过程中,能够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正是有了无数奋斗者、耕耘者、奉献者的勠力工作和接续前行,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劳动创造价值的现实伟力,更加清晰地看到伟大祖国的光明前景和辉煌未来。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榜样的蓬勃力量和劳模的时代风采,以他们为标杆,汲取奋进的力量,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践真理,坚定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进一步培育工匠情怀,打造工匠精神,科学引导大学生在劳动中成就自我,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劳动中将自我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紧密联系在一起,向着祖国前行的方向奋力前进,向着中华民族奋斗的方向奋发图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同向同行,相互支撑,本质归宿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与时俱进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力的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二、加强劳动教育是高校助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是每个个体成长的本质需求,更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使命,新时代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对他们加强劳动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塑造与磨砺良好品德、增进与开阔专业视野、强健与提升身体素质、挖掘与涵养审美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或专业技能培养在目标趋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离开了劳动,专业学习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无从谈起;劳动核心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劳动基本素养的锤炼与打造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应有之意,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健体魄、愉悦身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不畏过程劳苦、敢拼一定会赢、矢志追求卓越的劳动精神,为真正从事劳动实践提供基本的体能贮备和心理准备;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中追求和创造美是美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劳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感受力量之美;通过平凡与琐碎的劳动感悟坚守之美;通过创造性与开创性劳动感怀自由之美,有效推进以美育人与以劳育美的融合发展。就我国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而言,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我国高校扎根祖国大地办教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践行初心和使命,彰显担当和作为,推动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一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艰苦磨砺和顽强奋斗中,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阳光的心态,崇尚实干而不止步于空谈,在奋斗中不断进取,找准与时代合拍的节奏,在潜移默化中孕育爱岗的情愫,在日积月累中滋养敬业向上的幼苗,在劳动中奏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6]这般响亮的时代号角。
二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念,提高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预判能力,增强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提升入职后模范遵守行业规则的预期。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胸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境界,主动将小我融入大我,较好地处理国家与个人、大我和小我、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三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有效培育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更容易激发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打造和养成勇于担当的底气、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乐于奉献的志气,构建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一体化的认知,进一步深刻理解个人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的奋斗和不懈的拼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所有中国人的砥砺团结勠力前行的现实逻辑。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旨在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就目前笔者了解的现状而言,高校的劳动教育被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虽然国家层面有政策支持,但具体到每所高校,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却不尽相同,有的高校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有的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在高校开展的状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没有建立起政府和高校之间高效的协调互动机制,顶层设计中的规范性指导缺乏可操作性;高校在整合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提供高效有力的组织保障方面还存在短板。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提供专业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近日,某农林类高校组织三千余名大一新生收割小麦,这从根本上讲,应是一件好事情,也是该校大学生掌握一项劳动生产技能的绝佳机会,但是社会舆论却出现了不少不同的声音,甚至被认为这是在作秀,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在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可能导致无法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短时间内也无法有效开设相应的劳动课程,不少高校受制于劳动实践场所的匮乏,以上因素的客观存在,导致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国的高校担负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劳动者与建设者的历史重任,新时代大学生所处的历史方位,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全契合,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时机恰到好处。目前大学生五育发展的现状是“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7],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迫在眉睫、正当其时。
一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劳动教育的体系和方案。高校应该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整体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应积极开发或开设门类多样、可学可行的劳动教育课程,逐步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和量化考核标准,同时在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劳动教育与专门的技术教育、劳动教育与非体力劳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各高校可以基于本校学科特点与教学场景,在必修课、素质教育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设置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理论课程”[8](P307)。推动劳模故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教材,入脑入心,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不同行业高校的劳动教育模式;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可以尝试聘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劳动模范担任兼职教师、辅导员或成长导师,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力量,实现用劳模品质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用劳模精神感染新时代大学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课程劳动建设,把劳动元素嵌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在专业学习中体验劳动,在劳动中钻研专业知识,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在学科上的归属问题。
二是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和平台。从总体上看,各个高校在实践基地的数量上能基本满足大学生专业实践、实习的要求,但在质量和层次上存在很大差别。高校除了积极挖掘和开拓校内的实践基地外,学校还要主动对接相关企业,有效联通企业资源,为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必要和更为专业的场所;高校可以邀请各类行业的劳动模范、一线先进工作者、大国工匠等时代楷模进校作宣讲,弘扬劳动最光荣的精神,传播崇尚与热爱劳动的基因,树立起新时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特别是让大学生们聆听他们的劳动故事,感悟他们的劳动情怀,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为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高校可以利用各种宣传平台,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宣传报道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让劳模形象亮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增强劳动模范的现实感染力,有效拉近新时代大学生与劳动模范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三是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高校应积极推动使劳动教育成为一种磨砺品质、播种幸福的教育。就专业学习而言,高校要紧紧围绕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这个核心,积极挖掘专业实践中的劳动教育因素,让大学生们走出课堂,脚踩祖国大地,通过劳动实践来提升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大学生能尽可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学习致用;就思想教育而言,通过劳动教育使大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责任感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就职业选择而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培育扎根基层,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的奉献情怀,进一步深刻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践逻辑,将自我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要、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当国家、民族和社会在面对重大疫情、突发灾害和意外事件等危机时,新时代大学生能够具有不计个人安危与得失,以大局为重,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的家国信念、奉献情怀和时代担当。在去年以来的抗疫斗争中,许多高校的医学专业的大学生面对重大疫情,都以舍我其谁的精神主动请缨,日夜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彰显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成果,也为后续持续推进和提升劳动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增添了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