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赜
2021-12-07杨海斌
杨海斌
(闽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福建 漳州 363000)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社会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这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持续的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教育优先发展”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交汇点。面对各种不利因素,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积极推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等形成合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据统计,地方高校有二千五百多所,其毕业生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绝对主体。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疫情背景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做好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疫情背景下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境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未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受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断裂,海外留学受阻,短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压较大,这给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
首先,地方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达909万人,比2020年增加35万人[1],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2021年仍将有1000万名以上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地方高校毕业生。以福建省为例,2021年福建省约有25.2万名高校毕业生,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全省仅有两所部属高校——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地方高校毕业生所占比例极大。受新冠疫情影响,各类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急剧减少,人才供需矛盾更加凸显。
其次,各类企业招聘规模萎缩。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受疫情影响造成国际贸易,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实体经济企业用人需求下滑。据BOSS直聘《2020春招就业市场追踪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就业市场用人需求急剧减少,较2019年同期减少34%;而面向2020年毕业生的岗位需求较2019年同期下降44%,小微企业(规模<100人)的应届毕业生需求同比收缩52%[3]。尽管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六稳六保”等一系列举措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相较疫情前同期水平仍有差距。
再次,新就业形态大量涌现,人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5G、人工智能、大数据成为各类生产领域的应用热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遍地开花,催生出了一些新的就业形态。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为8.3亿人,其中服务提供者约为8400万人。从国际上看,我国新就业形态已走在世界前列,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新就业形态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满足居民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保障[4]。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对高校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新的诉求,相对于大量涌现的新就业形态,高校在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毕业生供与求之间的错位,从而影响了毕业生及时就业。同样,在疫情冲击下,一些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也产生新的变化。2020年4月8日,BOSS直聘官网公布《突变时代:2020人才资本趋势报告》,相关数据指出:2019年有78%的职位在岗位描述中要求候选人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且掌握两项及以上技能,较2017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5],应聘者具备的技能成为企业用人的首选因素,众多企业不再片面追求求职者的学历与资历,而是以核心技能为导向筛选求职者。众多有着相似甚至相同的学历、资历的应聘者对企业已无吸引力,而那些掌握核心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成为企业用人首选。新冠疫情流行及新就业形态呈现,使企业用人标准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显然,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素质还很难胜任这样的岗位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最后,“慢就业”心态迟滞了毕业生及时就业。“慢就业”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出现的一种就业形态。2018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就有“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6]。黄丽萍对广东省2020年应届毕业生进行的多维度抽样调查研究指出,因为疫情,近半数大学毕业生出现焦虑心理,疫情还使他们产生避险情绪,就业更偏好求稳[7]。地方高校毕业生作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主体部分,受疫情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普遍存在求稳保守的心态,不轻易签约定岗,导致“有业无人就”的尴尬局面不断重演。
二、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剖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8]造成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突发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的因素,也有经济转型过程中带来的阵痛,还有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乃至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心态等等。
首先,教育认知的偏失与技能失配,导致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当年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9]。有学者研究指出,1999年普通高校开始扩招,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达159.68万人,同比1998年普通高校招生数108.36万人,增加了51.32万人,增幅高达47.36%。此后,普通高校招生数与毕业生数双双创出历史新高,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数为159.68万人,到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数则达到914.90万人,20年间普通高校招生数增加了755.22万人,年均增加37.76万人;高校毕业生数也从1999年的84.76万人增加至2021年的909万人[10],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急剧膨胀。虽然高校持续扩招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国民素质。但是,高校增长过快的入学率与增幅缓慢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极易引发高校毕业生技能失配的问题。有研究学者认为:“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快速攀升,在大学生人数增多,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不断提高的同时,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也陷入了严峻的就业困局。”[11]傅佳平从相对教育理论角度分析指出:“当高等教育人口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必将有部分人无法找到与其专业技能相匹配的工作。这些人将降低自己的求职预期,与学历较低的劳动者竞争专业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从而造成技能失配问题。”[12]可见,高校增长过快的入学率与教育资源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毕业生技能失配,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压力。
其次,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针对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减少。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2019年中国CIER指数低于往年水平,许多企业被迫减少生产规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减少或暂停了人员招聘。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国际物流运输成本增加,部分企业上下游生产资料出现供应链断裂现象,众多外资企业减少了在华投资。疫情对外向型经济和处于生产供应链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冲击巨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为确保自身生存发展而不得不采取了缩减业务规模、调岗降薪、暂停招聘等举措,个别小微企业甚至关门倒闭。面对突发疫情,习近平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提出“六稳六保”等一系列就业优先的举措,助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初步告捷,我国国内的疫情基本稳定,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一方面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疫情防控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我国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上升。受此影响,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力军的我国中小微企业普遍资金薄弱,劳动密集型居多,且抵御风险能力较低。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市场环境使其纷纷采取了保守的经营策略,在招聘人员进行再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更为保守的策略。众多中小微企业大幅缩减了其对毕业生的招聘计划。在劳动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更是难上加难。另外,调查数据显示,在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2020年有近60万海归毕业生回国参与就业,更是加剧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竞争程度。
再次,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差异,加大就业难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13]。从企业维度来看,为了提供更多样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倒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适应新时代消费需求的新变化,进行产品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14]高校毕业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人才资源,更是企业创新驱动寄予厚望的应聘者。然而,从高校人才供给角度考察,由于一些地方高校一味追求招生规模与办学层次,导致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化现象严重,这使得众多高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方面区别不大,甚至毕业生的思维模式也都趋于一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基本上停留在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的简单层次上,未能做到就业精准帮扶。
最后,就业预期与就业能力的偏差,出现“慢就业”现象。“慢就业”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高校毕业生离校,没有主动参与就业,也没有继续升学,而是宅家、游学或者进行就业创业考察。但是“慢就业”现象背后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有学者认为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归根结底是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自身就业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一方面,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观愿望看,不少高校毕业生缺乏就业的主动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家庭条件普遍富足,在时下社会盛行的“再苦再累不能亏待孩子”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不少地方高校毕业,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的行为习惯延续到就业问题上,体现在就业选择上就是怕苦怕累,缺乏从企业基层奋斗做起的勇气,一味地追求轻松安逸的工作环境,非体制内的岗位坚决不去,寄希望于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招考而一劳永逸,于是今年招考失利,进不了体制内,明年再考,在屡战屡败的招考中耽误了最佳的就业时机。一些偏执于考公的毕业生,往往对其他众多的就业岗位不屑一顾。原本就缺乏主动寻求就业岗位的地方高校毕业生被过高的或不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冲昏了头脑,逐渐丧失了就业信心。另一方面,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而言,不少地方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得以广泛应用,一大批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高薪岗位在众多的应聘职位中特别显眼。但尴尬的是,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技术能力,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预期较难获得企业的认可。当下,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校期间实习实训不够;二是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三是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15]。无论是基于毕业生就业预期的考量,还是基于就业能力的分析,我们都能明显看到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自身就业能力不足及其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地方高校毕业生掉入“慢就业”陷阱的无形推手。
三、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路径
(一)明确办学定位,推动高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作为地方高校应该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主动调研,切实掌握当地人才市场对各专业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高校专业淘汰、改造及增设的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构建层次丰富,学科专业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办学特色、注重创新升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激励机制,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而针对当下地方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毕业生技能失配的短板,除了依据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增加对高校教育投入以外,还可以借助当前“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高校之间成立大学联盟,发挥部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体系,实现省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在同一经济区域内,发挥地方政府的协同功能,为高校与区域内的相关科研机构及优秀企业行业搭桥牵线,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联合办学,合作育人。高校毕业生通过在科研机构、企业的顶岗实习,可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弥补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为毕业生尽早适应就业岗位做足准备。
(二)充分挖掘就业岗位,缓解企业招聘需求,减少带来的压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应统一思想行动,借助教育部“24365校园联合招聘服务”“助力振兴”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等专项行动,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
首先,发挥大学生应聘政策性岗位就业优势。一是用好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扩大等利好政策。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公告显示,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3724人[16],2021年考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2020年[17];2021年国有企业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拿出新增岗位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招聘人数同比2020年增多。二是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促进就业。据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显示,2020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671名[18],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招募300名[19],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招募300名[20],一定程度上效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三是积极宣传大学生应征入伍优惠政策,动员有意到军营锻炼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疫情背景下,高校应继续做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社区服务计划”等服务基层就业计划,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四是积极开发高校科研助理岗位。依托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鼓励项目承担单位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既促进就业渠道的稳定,也为构建与国家实施高新计划相匹配的专业科技队伍奠定基础。
其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中小微企业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福建省已经出台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支持稳企业、拓岗位。地方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机制,发挥各院系相关专业“人脉”资源,搜集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就业信息,借助就业管理部门的“互联网+就业”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汇总,实现院系之间招聘信息的资源共享。
最后,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互联网+”、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催生新岗位新职业。网络工作行业越来越普遍,网络服务项目越来越广泛,继而新生的网络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多,比如阿里巴巴平台仅零售一块需求的就业人数就超过3300万[21]。地方高校应该鼓励毕业生到服务预定、技术开发、内容付费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创业,鼓励以灵活方式、自由职业等形式就业。
(三)地方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
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信息知识迭代加速,行业、企业发展速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大环境下,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摇篮,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克服毕业生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同质化的倾向。高等教育同质化不利于高校人才的个性化发展,也与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相违背。其中办学模式同质化是导致众多毕业生“千人一面”的主要原因。办学模式同质化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当前,在各种利益驱使下,众多高校都存在着求大求全的办学倾向,而忽视自身的办学定位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只要是本科院校都努力朝着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师范类型的高校增设非师范类专业,非师范类型的高校增设师范类专业,原本定位文科的院校也增设众多理工科专业。增设的专业毕竟不是自身办学优势所在,也就无法办出学校的特色。同时,这种求全求大的办学模式导致了各高校专业设置重复率极大。高校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设备也大致相同,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也都基本停留在考试和论文方面。办学模式同质化培养不出现代企业亟需的多样化人才。故地方高校不应一味追求办学规模及办学层次,而应该在办学模式上花功夫,努力办出学校特色。毕竟有自己的特色,才谈得上有竞争力。办有特色的学校,地方高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机遇,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定位,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将毕业生培养目标与服务地方经济联结起来。结合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优势、师资队伍及学生来源,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结构,在教学内容、课程开发、实验实训、评价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上促进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培育卓越的校园文化,真正办出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方能有效克服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弊端。
(四)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就业服务水平,防止高校毕业生掉入“慢就业”陷阱
高校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表面上看似毕业生个人对待就业的态度问题,实际上关涉社会人才需要和稳定,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否则,将对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和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带来巨大的挑战。正确的思想认识对就业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毕业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对“找工作”这样具体的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学校各级就业指导人员针对毕业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除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指导讲座、交流会、分析疫情背景下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结合毕业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毕业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重新审视自己。教育引导毕业生在当前就业难的现状下确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观念,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培育毕业生的家国情怀。而且还需结合岗位需求大数据分析,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服务,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针对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除了及时改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环节训练外,还可以开展“互联网+就业”技能培训,挖掘利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经济中的就业机会,拓展新兴领域就业空间,引导毕业生发挥智力优势,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就业,引导毕业生以灵活方式、自由职业等形式就业。学校有关职业指导部门可以组织校内外职业导师定期举行线上预约、线上职业指导等精准化职业指导活动,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力不足的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当前“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二者不匹配的原因主要有:企业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导致招聘时企业与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性弱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未能达到企业标准”[22]。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支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具备自动匹配就业岗位并精准推送的功能,使得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成为可能。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高校毕业生从就业实践到就业认识,再从就业认识到就业实践的往复过程,正是他们就业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