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路径探索
2021-12-07邸杰
邸 杰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推动一流本科建设,是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前提与核心要务,课程和专业则是一流本科的基石,缺少“一流课程”,难以建设“一流专业”,而缺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则无法实现构建一流本科的目标。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对“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尚未厘清,使得整体建设成效并不显著。对此,地方性本科院需紧密结合“双万计划”政策导向,重新思考“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的实现路径,这是时代发展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提出的要求,亦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一、“双万计划”的提出背景
在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后,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根据“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争做一流本科院校,建设“一流专业”和课程,继而培育一流人才,推动本科教育的振兴和转型,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2019年,高等教育部门启动“双万计划”,提出2019-2021年,建设一万个左右国家级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双万计划”的实施重点并非简单遴选专业建设点,而是为了持续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带动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不断提升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为一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赢得地方性本科院校教育转型与发展的攻坚战。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价值和目标
(一)时代价值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任务,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要举措。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将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目标,立足于地方区域特色的办学定位和实践需求,将自身发展结合国家战略,着力推进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自觉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基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下,需革新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基础设施,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终身学习理念,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着力培养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通过将其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相结合,在国家统筹规划、政府贯彻执行的背景下,切实增强自身办学能力,为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主要目标
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需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内涵式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一流本科院校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切实增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对此,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第一,具有清晰明确专业和课程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和国家社会发展而培育优质人才,需高度契合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方向。第二,专业与课程的规范化管理。结合国家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有序展开。第三,取得突出改革效果。地方性本科院校通过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课程教学手段,不断推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体现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第四,建成高质量师资队伍。不断革新专业及各类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方法,构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水平,且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第五,人才培养高质量。“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获得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增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社会评价。
(三)主要任务
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实现同频共振,主要任务包括:其一,此过程中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基础,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育质量。其二,全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工作,结合国家发展实际情况,适应时代变化与产业变化,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进行优化,不断开拓新兴专业和课程体系,体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专业和课程特色。其三,构建协同育人和实践育人机制。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发挥合作育人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构建新型实践育人模式,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期待和企业需求。其四,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体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根据“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成效,持续改进建设方法和策略,真正实现同频共振的发展目标。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实现路径
(一)做好统筹规划
由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发挥相互协调和促进作用,对此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基于目标导向下,依托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构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的发展机制。首先,基于认知层面,摒弃轻专业和课程的理念,明确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性,二者协调所形成的整体效益优于分散效益,将这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纳入文件和政策中,开展宣传教育。在实现思想认知统一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建设环境。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实际情况,面向社会,以内涵式发展为目标,在统筹规划过程中,将“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纳入学科建设体系,继而实现同频共振的发展目标。其次,基于定位层面,人才培养始终是逻辑主线,质量则是根本价值取向,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进行统筹和平衡。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面向地方社会培养人才,需高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本科教育助推院校发展。最后,基于实践层面,遵循学生为中心基本原则,促进科研、教学结合发展,强化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需明确科研与教育活动,根本目的均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对此,借助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习热情,巩固教育教学成效。此外,教学亦能推动科研发展,借助实践教学提出问题、思想碰撞、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实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目标。
(二)发挥学科引领
尽管学科和专业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两者业务分别隶属于校内不同部门,长久分而管之,彼此信息和资源不互通不共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二、两者的建设和发展没有兼顾协调性,一体化程度较低,建设过程“两张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三、学科对专业的引领不够,长久容易造成两者之间割裂;四、观念认识不全面,顾此失彼,差别对待等等。学科和专业之间的上述问题,也直接映射在课程建设中,比如课程设置重复雷同率高、课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课程目标单一缺乏系统性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系统化协同化发展。对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发展的过程中,应打破管理部门之间隐形的隔离墙,厘清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学科内涵设置专业要求与课程标准,保证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契合度;充分发挥学科的引领作用和核心课程的纽带作用,通过对课程框架实施标准的综合研究,确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运作体系,真正开拓“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同频共振发展新局面。
(三)建设校际联盟
为实现地方性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目标,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将专业建设为立足点,全面践行同类专业联盟发展。在地方教育部门主导下,明确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主要构成,专业与课程建设现状,以及对高质量教学资源的需求。通过组建校际教育联盟形式,对教育资源统筹规划,真正实现协调发展。在同类专业和课程联盟过程中,地方性本科院校需明确自身定位,将特色教育资源合理整合,促进各类资源共建共享。比如,地方性本科院校可利用校际联盟有利条件,改进优化内部制度体系,调整专业和课程建设标准,实现特色课程自主选择和使用,也可共同开发“一流课程”体系,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满足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联盟内的高校可互相共享实验场所和实践教学基地,以弥补地方性本科院校教育资源不足,降低教育成本支出;联盟内的高校可定期选派优势专业和优势课程的师资,开展沟通交流,助推联盟内高校专业和课程建设整体实力;地方性本科院校可将现有图书馆内藏书和文献资料,通过科学合理分类,按照级别类别,组建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商确定采取统一的管理办法,着力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联盟内的高校师生可跨地域跨学校自由借阅各类文献资料和图书资源,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共享共通。
(四)构建一流师资
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离不开高质量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基于“双万计划”和“双一流”背景下,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一流本科大学的必然要求。具体推进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坚持师德为先。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相关要求,师资队伍建设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基本标准,不断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创设优质的师德师风培养氛围。第二,强化内涵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中,其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增强教师核心能力,即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等。促进教师深入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距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结合内涵建设的基本目标,着力打造一支一流师资队伍。第三,强调引育并重。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高精尖人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在院校内部注重并实施青年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为其专业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和生态环境。第四,完善激励机制。使教师对职业具有较高认可度、归属感和幸福感,是构建激励机制的崇高目标。结合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使命和责任,引导教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质教师。可强化聘任制度、分配制度、岗位制度改革,破除“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标准,实施岗位分评特聘多种形式结合,对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激发广大教师参与“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培育一流人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彰显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水平和质量,以及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举措。对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应以“双万计划”为契机,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多措并举推进地方性本科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不断改进和优化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工作,强化专业与课程育人能力,切实提升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