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教育的良知
2021-12-06黄小娟
黄小娟
摘要:老师是学生的引路明灯,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就应当担任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秉持良好师德风气,以身立教,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只有用扎实的知识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用仁善之心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育人初心。而我们老师更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牢记育人使命,通过师德师风的有效建设,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师德建设;育人初心
“赓续百年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这是新时代的教育主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就应当明确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为每一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老师也应当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掌握素质教育理念,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守护教育良知,不断加强自身思想认知,坚定育人信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学习我党优秀的精神品质,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
一、坚定育人信念,强化教师知识及信仰
对于教育工作而言,身为老师的我们就应当坚定教书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强化育人能力,为小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堂。新时代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将育人工作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理想的推动下奋勇向前,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逆流而上。只有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才能够真正增强教育教学质量。老师应当在教育教学中勇于担当责任,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通过积极向上的性格为学生传导正能量的教学内容,同时坚定内心,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我。
教师的学识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吸取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开拓教育视野,通过深入学习,为学生提供高水平课堂。但只是单方面的学习往往是不够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融合,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来增强自身教学实力,为课堂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可靠基础。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也应当将育人作为课堂的核心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教学课堂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走进学生内心,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当以一颗热爱之心去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以此推动小学课堂的开展。只有老师热爱学生,学生才愿意与老师沟通,老师才能够深入学生内心,掌握其实际需求,与此同时才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渗透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始终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对于师德建设而言,热爱学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要素,只有老师愿意与学生交流,愿意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够在班级中形成互相信任的教学环境,进而精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老师在遇到教育工作难题时,第一时间不是抱怨与唠叨,而是要走进学生内心,真正去了解学生需求,进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我们老师应当及时摆正自己的地位,在教育工作中不可过分地去压制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友好交流,用爱去感化学生;不可用训斥的语气去责骂学生,也不可用教师的威严去恐吓学生。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面对学生,老师应当一视同仁,将传统约束型课堂逐渐向开放引导型课堂转换。师生关系的友好构建能够及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努力学习。而老师在此种教学情况下,能够及时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内容,真正实现师德师风的升华。
三、加强思想教育,规范自身行为
为了增强自身思想认知,我们就应当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通过先进的教育观念来唤起自身教学活力,并紧跟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状态,创新与转换教学观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可以积极参加教师大会、党员活动日等活动,以此来提高思想认知,掌握党的教育教学方针,明确教书育人的核心任务。与此同时,老师也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学习党史,通过党史学习督促自我勿忘育人使命,始终牢记共产党的领导,并将党的优秀品质带到课堂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党史,弘扬红色文化,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随着教育教学需求的不断扩大,年轻教师逐渐加入到教育教学队伍中,所以作为老教师,我们就应当加强对新教师的引导,使其传承师德师风。也可以将自身优秀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传授给新教师,并在教育思想上加强对新教师师德的培育,唤起新教师等到育人使命的决心,并不断强化其责任感,使其愿意无私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教育我们的新老师,既要积极学习的专业技能,更应当在老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学习其育人精神,树立正确教学观念,以此增强教学效果。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师也应当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只有老师自身道德品质高尚,创新意识强,才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那么老师就应当积极钻研如何开展学科教学,应用创新的教学手法,构建高效课堂。而学生也会学习老师深入研究书本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老师也应当约束自身行为,引导学生讲文明、守礼貌。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以礼貌的形态与学生沟通,而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学习老师行为,在日常沟通与交流中文明有礼、耐心有序。除此之外,老师也要学会正确评价学生,如果学生表现优异则要积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肯定,并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而面对错误的学生也要细心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教诲下,也能够如沐春风。而学生在老师的这种心态下,也会善于去发现他人的优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总而言之,教育工作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的动力,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就务必要加强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跟党走,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党的优秀品质,并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维芬.试析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9(9):217-217.
[2]張洁莹.浅谈小学教师队伍师德建设[J].新课程,2021(32):226-226.
[3]马光瑜.百年初心如磐携手赓续奋进[J].前进论坛,2021(9):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