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与创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研究

2021-12-06多建玲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国有企业

多建玲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多年实践积累,逐步摸索出一条独特的道路,针对下一阶段的改革,国有企业将目标转向领导干部管理层面。从国有企业已发生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来看,其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巨大的問题和弊端,只有加大管理工作开展力度和深度,全面贯彻落实相关制度,才能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实效深化推进。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一、目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现状与不足

相较于过去,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所取得进步显而易见,但从实际开展和应用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

第一,依托于行政部门开展领导干部的选拔。当前阶段,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命,仍以主管部门和相关组织部门为主,尽管实现了法定程序的有效履行,但多在行政部门所管辖范围内进行人员的选拔和调任,某些情况下则经过职代会选取和民主推进,但通过上述方式所选拔的职位,大多缺乏公开性和竞争性,使得领导干部人才极度匮乏,甚至部分领导干部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匮乏,无法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适应。

第二,缺乏健全完善的培养开发机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尚未实现对领导干部培养规划的有效明确,培训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实用性内容,培训效果与理想效果相差甚远;培训对象较为固定,未在整个企业全面普及。

第三,考核激励机制待健全和完善。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开展领导干部管理时缺乏一套科学、有效、合理的考核指标,导致激励的有效性不足,过于注重短期激励,而忽视了长期激励机制的充分考虑。

第四,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亟待开发和健全。一方面,国有企业尚未全面发挥在资本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保障约束功能;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存在非科学化与合理化现象,使得大部分考核流于表面形式,整体监督约束效果不理想。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创新途径

(一)改革与创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均遵循国家所制定的行政管理制度,即“党管干部”,对于企业负责人的管理大多采用管理干部的方式,管理层往往脱离于“企业家”的角色。现代企业治理理念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之间的不协调,加剧了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性。若要从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效率,需加快完善对相关产权代表和领导干部筛选机制的有效创建,公开向社会招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通过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运用,实现对优秀企业家的筛选,加快高管人员多样化发展,如,国际化经理人、国内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内部培养提拔的经营人才、历史沿袭下的党群干部等等。对于市场化选聘工作而言,其最终目的就是筛选作风正、思想好、业务精、有魄力的人走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岗位。

(二)改革与创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养开发机制

国有企业在领导干部培训模式方面,应尽可能的采取素质提升培训和学历进修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正规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培训相结合,围绕理论培训、实践锻炼、自我学习“三位一体”的企业领导干部培训教育新模式。而从培训内容方面来看,应兼顾共性和个性需求,坚持理论培训与案例讨论相结合、思路分析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以及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协助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人力资源部门应在积极开展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的同时,将培训范围拓宽至不同所有制企业青年后备经理人才,从整体上形成社会的“梯队化、互补型”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格局,逐步完成对于不同领导岗位特点相适应的后备人才队伍,为国有企业挑选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做好数量储备和质量准备。

(三)改革与创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薪酬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注重用价值规律的杠杆来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和调整,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一是推行年薪制;二是推行持股经营,对确实做出贡献的经营者,除自己出资所购股份外,每年还进行一定比例的期股奖励;三是采取晋升制度,为表现优秀的管理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在顺应相关改革分配政策的基础上,将用于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向董事长和董事层次进行延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还可进行管理股份设置,将企业综合与长远效益与该层次人群切实利益直接挂钩,给予其一定比例的资产收益分享权。对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考核的指标,及时予以奖励,相反,针对未完成指标的则采取解聘处理,使其既要有动力又要有压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才会全身心投入实际工作,谨慎制定各项决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

(四)改革与创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三权制衡机制

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以“分权、制衡、效率”的原则规范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各自职责,建立决策中心、生产经营中心、监督制约中心的权力制衡机制,并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具体做法包括建立了资产经营责任制、产权代表报告制、财务总监委派制、产权单位对主要经营者的备案管理制、企业领导人员向产权单位财产申报制、财务部长下管一级制、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对大额资金调拨的联签制等,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保证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必要的控制,防止权力行使的失范甚至被滥用,以增强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行。

三、结束语

总之,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不但要对现有体制现状与不足加深反思,还应当领导干部本人对自身岗位所肩负的责任有较为深刻的领悟。与此同时,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国有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重新衡量和定义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确保国有企业从社会与市场的不断变化与改革中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治.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建立建设与改革完善[J].学术界,2019(08):17-26.

[2]王春梅.浅谈电力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76.

[3]贺丽芳.浅谈现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中的弊端及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4):30+32.

[4]窦琳琳.电力企业管理人员领导力开发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260-261.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国有企业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