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2021-12-06张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生活化幼儿园

张艳

摘要:幼儿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审美教养,美术教育的出现既鼓舞了幼儿勇于追求美,也让幼儿对待生活更加积极乐观。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艺术与生活的相联,也让美术教育显得弥足珍贵,整个课堂也变得有亲和力了,在生活中寻觅艺术的印迹,让幼儿真正领悟到艺术的魔力。在教育的高速发展下,幼儿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活化的方式,引领幼儿感受生活的美,给予幼儿独特的体验,实现课堂教学成效的攀升。鉴于此,本文旨在研析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

引言

美术教育的学习极具有艺术活动性,幼儿美术教师要珍惜教育活动与生活相融,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周遭的事物,并不断将其艺术化,把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任何美都源自生活,美术与生活关系甚密,借助艺术的神笔临摹出生活的态度,能帮助幼儿重树情感观。同时,幼儿的心灵得到慰藉,处于启蒙期的孩子也会逐渐成长,在情感教育的熏陶下,释放自身的心绪。而幼教也要以日常为背景,注重与艺术的相交,体现出生活化的真实价值,推进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积极面。

一、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生活化的必要性

所谓的生活化可以理解为日常生活的现实照应,在幼儿整个美术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生活化教学必须要结合幼儿特性,延伸教学的范畴,并将其转化,其与美术教育是相互映衬的过程。一旦生活化进入课堂中,整体氛围将变得更为浓厚,幼教可丰富艺术的内容,扭转其歪曲的认知,幼儿本身见识就不够广,教师施行的生活化小细节,得以呈现在堂上,这是新时代教育下的突破,也與艺术教学目标匹配。而美术能够将天马行空的想法用作品表达出来,让生活走入美术课堂,疏散了幼儿的负能量意识,帮助幼儿较快适应学习环境,实现教学成果的显著提升。当然,生活化细节也得以贯通,改良了传统教学的瑕疵,道尽了生活的真实,学习起来通俗易懂,打破了对艺术的陌生感,缓解了艺术后劲不足的现状,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上有所得。不过,为了刺激幼儿的艺术细胞,让幼儿潜意识里对美好事物有向往,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幼儿弄清如何学,更改幼儿的习性,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力,起到耳濡目染的成效,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出教学的意义[1]。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仍潜藏着不少的问题,首先是整个教学上的单一性,使得美术教育受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幼教只想着教授完成任务,却没有重视幼儿的能力培养,一直让幼儿反复练习,使得幼儿的积极性不高。其次,美术教育上的教学资源匮乏,大多教师缺少对幼儿的掌握情况,不经常运用互联网收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素材资源,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导致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幼儿的兴趣,也难以达到培养幼儿的最终目的。最后,教师跟幼儿双方的交流存在问题,美术教育内容上缺少一定的实训,使得幼儿的艺术后劲不足,幼儿没有自己的主见,在学习探索上也受影响。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应对策略

(一)立足生活,引发共鸣

幼儿美术教育要结合幼儿的内需,立足幼儿的生活实践,引发一些共鸣。艺术源于生活,也指导着实践,大多艺术作品的形成均来自生活,融入生活体验与情素,对于美术的学习,有着全新的感官冲击,让幼儿从中发现美,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而美作为观感上的冲击,由外向内感知艺术品的魅力,既能让幼儿情绪激昂,产生共鸣,也唤醒了幼儿对于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给予幼儿足够的动力劲头。当然。生活化的方式也决定着能否发现美,在美术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布置好艺术空间,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存在,静下心自由学习,助力形成乐观向上的态度,用热情冲洒美术创作。为了将生活化与美术教学贯通融合,教师需做到因材施教,引发学生的共鸣之处,表达出个人思绪,促使幼儿对于艺术另眼相看,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创设生活情境,营造氛围

现阶段,任何创作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创设,当然,美术教育也一样。美术教育大多缺乏人性化,在幼儿美术课堂上,幼教可试着构建一定的生活情境,这对于幼儿而言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大胆让幼儿进行表达,结合自身的意愿,将生活化转为现实,也让幼儿能最大化地激发自身的想象空间。生活是整个教育中的持续贯穿的源泉,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浸入其中,使得幼教指挥幼儿感悟生平事物,不断适应这一时期,打好基础,在相处中提升自我能力。另外,环境的陶冶是教育的形式其一,带有一定的美感,这是可以被利用的契机,精心设计的情境,更能激发对美的认知。当然,对于美术教材中所涵盖的精神品质,是适合深入学习的,搭建氛围环绕其中,利于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性。

(三)挖掘生活素材,激发灵感

美术教育的艺术表现便是对周遭的生活进行艺术化,想要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就必须要从生活中有所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幼儿懂得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找寻素材,通过生活细节进行不断提炼,培养幼儿的审美观,从而在生活中捕捉美妙的事情,捕捉一定的灵感创作。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要采取适当手段,让幼儿勇于创作,挖掘潜能,激发灵感与创作欲望,启发创意与兴趣。同时,针对同一美术教学内容,幼教可开展生活化活动,引导幼儿思索,提升美术课堂参与度,根据生活素材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不过多限制条框,不束缚幼儿的思想,这样幼儿的能力便会得到一定的提升[2]。

四、总结

总而言之,新课改明确了幼儿的培养教学目标,也指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而幼儿时期的好奇心重,身心发展不成熟,对于周遭事物具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幼教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更要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敞开幼儿的想象空间,这样幼儿对于美术学习热情才会更为浓烈。诚然,将艺术教育与生活化相融合,既挽救回幼儿美术课堂的效率,也能塑造更优良的品格,这一融入是非常重要的抉择,更是必然之路。时代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艺术教学少不了与生活相汇,于美术教育而言,生活化教学似乎是理智清醒的选择,从长远发展来看,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珠.幼儿园如何实施生活化美术教育[J].新课程,2020,31(4);38-38.

[2]朱海宏.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研究[J].成才之路,2021,7(16):74-74.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生活化幼儿园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爱“上”幼儿园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