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

2021-12-06张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幼儿教师

张玲

摘要:幼儿时期的教育革新思路尤为重要,这一期间的观察是幼教需具备的素养,在应用观察时,幼教的观察能力也是占关键一环,如何提升幼教的观察能力,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当然,幼教的成长是持续性的阶段,既需要教师自身学习,还需外部因素的支撑,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下,观察能力也越发受重视,教师更要制定有效的观察计划,掌握其方法做到深入分析,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强化幼教的观察能力,校内也有意识加大培训,并将其作为指标考核,但仍有困惑存在。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幼教观察能力,并提出自身见解。

关键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引言

切实观察幼儿的行径轨迹,了解幼儿的身心,是敦促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幼儿时期的教育,注重孩子的言语表达,需要教师在平日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这一观察能力是幼教所必须具备的。但长久以来,幼教观察理念的不当,观察目标与方法的不精准,也使得在观察中碰到小的羁绊,观察的有效性欠缺,也未能发挥出幼教观察对幼儿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本文基于立足教育实践,具体谈论观察能力提升的对策。

一、观察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如何拥有高质量的教育,还需对幼儿深入了解,仔细观察。观察是任何工作开展的前提,只有研究透彻幼儿,结合不同幼儿的差异与需求,去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较好的成效[1]。可见,观察能力是幼教在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备技能,教师需通过对幼儿的具体观察,展开多元化分析,这种强大的观察能力,也让幼儿在教育学习中更为轻松。只有观察了幼儿,才能弄懂幼儿的内心所需,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甚至观察能力比其他专业能力,更能代表幼教的实力。由于幼儿年龄小,具有一定的教育特殊化,想要让幼儿靠近自己,就必须要与幼儿沟通,而在沟通之前要善于观察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地方进入,这种观察态度也是幼教应学习的,这对于后期观察工作展开也是很有必要。

二、幼儿教师观察实践中碰到的问题

(一)缺乏分析,随意性强

幼教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整体行为缺少分析,往往用以偏概全去认知,也难以满足幼儿的心理活动,整体教学效果难以明晰。任何的行为分析都是建立在具体基础上的,很难从表面去对其果断下定义,整个分析效果也很弱,观察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同时,幼教在整个观察实践中整体的随意发挥性较强,没有一个持续的过程,很难对幼儿的状况作出判断,在开展中也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的体验,这也是幼教受困的重要原因。当然,幼教也缺乏一定的行为意识,在观察中对于具体的指标往往疏于理解,难以对幼儿起到引领作用,问题仍在原地停滞不前,对实践教学也是不利的。

(二)定位不明确,方法不恰当

大多数幼教对于观察的定位不明确,缺乏作为观察者的意识,敏感性也很低,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喜欢强迫幼儿,主导教育活动,忽视了观察幼儿的反应,使得教学质量欠缺,观察技能不佳。同时,部分教师的观察方法不当,尤其是在观察内容的描述中,喜欢用主观意识去看待问题,倾向性较为明显,而幼教的观察理论也较为匮乏,未能深入剖析幼儿的行径,仅仅停留在表面假象。另外,幼教难以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对后续评价也会不利,观察评价也会缺失一定的客观性,部分幼教为了敷衍任务,而草率记录观察,偏离了最初的设想,这种观察干预是毫无效果可言的。

三、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对策

(一)转变理念,强化观察意识

良好的观念态度是展开有效观察的基础,幼教应认可观察在幼儿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形成一定的观察思想,关注其本身,不断地转变观念,端正好态度,让观察这种思想发自内心的,成为教师常态化的一种手段。在强化观察意识的时候,仍要制定相应的观察计划,对幼儿进行持续观察,这也就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上的随意性,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教学实践。幼儿教师必须要明白,想要让幼儿发挥出其自身的独立性,就必须接受幼儿的想法,转变观念,了解幼儿所需,为幼儿搭建无拘束的环境,通过观察每位幼儿的不同处,给予幼儿更多选择,也让教师观察能力有提升。

(二)不断引导,丰富观察方法

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有效观察是很重要的,想要让幼儿快速成长起来,教师还需充当引导者,帮助幼儿去适应社会的节奏,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协助幼儿,分析教育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此不断调整改进。当然,任何观察的结果都是通过实践的操作去验证的,在整个教育活动的观察中,幼教的观察能力也会有飞速的改变。观察方法的种类较多,其多样化的使用能让幼教快速对幼儿有全面认识,教师可结合孩子的意愿,有目的侧重某一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一定的选择机会。另外,幼教需在知晓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观察方法,以平衡整体的发展水平。

(三)有效观察,科学分析

幼教观察能力的飞跃一般都是建立在观察实践的基础上,既要对幼儿的整体行径进行评价记录,也要不断在观察中,学会科学分析这一问题的出现,找出其中的动因与结果,有效形成全面的认识,进而达到有效教学。有效的观察体现在方方面面上,幼教要学会解读幼儿的行为,并基于此提出一定的建议,根据观察内容与实况,做好一定的分析与评价工作,以此去提升自身的观察实力[2]。例如,当发现部分幼儿有不对劲的情况时,教师需对幼儿进行行为思想的指导,并带领幼儿展开实践,让幼儿放下抵触的心理,在动手实践中找到乐趣,这种满足感也代替了之前的压抑。

四、总结

总而言之,观察只是教育幼儿的一种手段,想要提升幼教的观察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幼教自身观念对其的认识,革新旧有的观念,优化观察方法,以科学合理的分析给予最完美的解答。观察并不是一时的,还需长久持续性,在整个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教需详细知晓幼儿的具体特性,分析出教学存在的问题,用观察性方式去指导幼儿学习,不断进步,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观察能力与教师的职业素养相关联,这也是幼教最基本的能力体现,教师还需针对化处理幼儿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对幼儿的发展负责任。

参考文献:

[1]彭月华.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20,7(14):65-65.

[2]刘明霞.专业自觉视阈下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21,9(5):25-27.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幼儿教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美育教师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