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1-12-06蒋丽钰
蒋丽钰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自身的其他能力也都能获得提升。为此,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积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积极进行学科整合,在劳技实践活动当中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下劳技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为学科融合发展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劳技;创新;生活化;多维
引言: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主要包括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劳技实践活动决定了其活动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改变活动方式的做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实践,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而提供帮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劳技实践活动与语文知识的结合策略进行展开说明。
一、将劳技活动与语文写作结合在一起
劳技实践课要求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身体验。因此教师可以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主题安排劳技实践活动内容,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由于语文教材当中并没有给定明确的活动内容,因此教师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教材内容[1]。在决定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活动形式进行变更,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劳技课与语文知识结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考虑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在活动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一些危险性较小的活动内容,避免意外受伤情况发生。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中第二课时《腊八粥》为例,教材内容主要是描述在腊八节的一次煮粥的经历。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安排一次特色节日的传统节日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勞动的艰辛,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劳。在活动结束之后自拟题目说明自身在劳动过程中得到的感悟。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由于所处地区不同,因此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题材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贴合当地民俗特点的活动,例如包饺子。结合东北地区风俗特点,在劳技实践活动中由教师带领所有学生一起包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使用各种颜色的面团,丰富视觉感受,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体会擀皮和包饺子的感受,在饺子上做好相应的标记,通过标记辨识哪些是自己的饺子,在吃自己包的饺子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这次的活动内容写一篇文章,文章内容和题目自拟,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作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生活,而与生活经历结合在一起的文章才能够渗透出真实情感[2]。将写作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将教学内容与劳技课程结合在一起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日常生活规律的认知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为了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可以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将语文教学涉及到的内容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验证,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正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的格言所说:“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通过动手将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的记忆印象更加深刻。
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二中《曹冲称象》的故事为例,由于现在市场上电子秤居多,很难再见到秤砣这种重量测量工具,因此即便小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通过这种这种工具进行测重,而利用水的浮力进行称重的方式也由于缺少对事物的观察经验而难以理解其中原理。因此在劳技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以以重量为主题,以跷跷板的起伏原理教导学生秤砣的使用方法和测重原理,再通过实际测重的方式帮助他们掌握秤砣的使用方法。在利用水池和水盆,引导他们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的方式理解称象的过程,再重复这一过程,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浮力的作用,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依靠实践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认知,使其对事物现象和课文内容理解更加深刻,为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以及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能力相关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3]。
三、在语言互动中理解他人意见完成合作
文字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将人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小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口语叙述能力,如何让这种能力得到发展,帮助他们能够融入到社会当中并正常的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可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当中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画杨桃》为例,文章说明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极为重要。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沟通情境,让他们在沟通中完成彼此之间的交流。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陶土捏制的方式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内容通过手工艺品的方式表达出来,之后再安排上台展示活动,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陶泥雕塑介绍其创作理念、形象来源、各种形态代表的意象,帮助他们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使其言谈举止、文化素养、语言技能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提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科与劳技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实践,抓住教材特点与劳技实践活动课的学科交叉内容,充分发挥劳技课的辅助作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使他们的学习素养得到提升,从而完成资源的整合,从多角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宏喜.统编语文教材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20(32):36-39.
[2]蒋晓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20(22):4-8.
[3]钟慧萍.充分挖掘文本内涵 有效渗透劳动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2):134-137.
[4]商曼.论教科书中的劳动精神渗透——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