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传统文化的影像记录研究
2021-12-06金淋
摘要:卢家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引导人们发现美、创造美,指引着人们像更高的美学真谛进发,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通过影像记录的多元化形式向大家展现传播传统文化,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度,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卢家笙;传统文化;传承;影像记录
笙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其西洋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卢家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卢家笙及文化与实用于一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其西洋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卢家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卢家笙及文化与实用于一体,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中来,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正在建立各类传统文化展厅及传承基地。【1】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一直是个热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卢家笙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是可变化的,经过发展演变,各时期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接续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传统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群众的文化创造结晶,是群众文体的很需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民间性等显著的特点。影像的记录是站在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的肩膀上,去利用摄影的方式真实记录。在现如今城市化进程快速,网络信息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借助互联网技术,让卢家笙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传统文化。
一、卢家笙活态传承的研究背景
现代化社会不断进步,鞭策着人类社会发展前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之间产生巨大的冲击,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失去了价值,也渐渐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出,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提高,2019年5G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使命感也大大的减弱。但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的淡出引发各界专家学者的深刻思考,传统文化的话题和热度在人们的视野里也不断地提高,因此用影像去记录传播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安徽省蒙城《卢家笙》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早在成语“滥竽充数”的典故中所使用的乐器就是“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传承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对传统文化《卢家笙》更是要活态传承。
二、卢家笙活态传承的制作过程
在网络信息时代情况下,当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追求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科更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传承建设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影像记录的形式向大家更为直观的展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勾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回忆,不要让传统文化消失在科技时代,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融合,对传统文化影像记录的传播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度、重视度;
实地考察安徽蒙城对其笙的制作过程与传承,只有其深刻的了解,才能够更加充分体现卢家笙的魅力所在,对具有代表性的卢家笙进行深入了解与传承人协商拍摄,传承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体现出传承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争将卢家笙发扬。以传统文化影像记录表现特色、创新发展为拍摄主题,关注一点一滴的细节,将卢家笙全部的美展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以及在所拍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后期的制作,最后用叙述完整的影片来进行宣传与传播。
三、卢家笙活态传承的创新特色概述
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青年一代、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创新价值与传承价值。【2】传统文化背后承载着世世代代劳动群众所创造的结晶。运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去真实记录,以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创新发展为主要内容来拍摄卢家笙,为现代的群众观影者正确的去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影像去启发大家去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为后者的了解研究提供一份影像资料,去更好的了解与探究。
当代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对于传统文化的傳播传承也逐渐的消减许多,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很少能够有人可以静、慢下来去学习传统文化,生产技术的成长可以带动传统文化的成长,而首要条件是人们要领会传统文化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如今网络科技时代影像时代,我们运用影像记录传播的方式,去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创新发展为拍摄的主要方向来表现卢家笙的特色,突出创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影片的形式来呈现给观众,从而引起大家的重视,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发展空间,以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四、安徽传统文化的影像的发展
以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创新发展为主要拍摄卢家笙,将卢家笙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卢家笙、了解安徽传统文化。通过卢家笙继承人和我们拍摄团队之间的默契协作下迅速有效的完成卢家笙的拍摄,以及后期成片的制作工作,作品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宣传,达到传播、传承的目的。拍摄结束后将针对团队的后续发展工作提出一系列方案;照片、视频的后期剪辑和处理工作。宣传、后勤和整理资料等后续处理工作,及时做到非遗纪录片宣传、传承下去的一个目的。
希望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绵薄之力,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去学习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传统文化的路才可以更加长远。同时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起到积极影响。【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提供绵薄之力,为其传承和后代钻研、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贵重资料。我们不仅要大力宣扬非遗纪录片,更要宣扬专注细节、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秉承精神,万众创新的年代,更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精神,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奉献一份力量。
总结:
传统文化是一个名族的灵魂,其中富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以影像记录的方式所展现出来,既达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又可以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还可以完善国家文化结构体系,从宏观上讲,当今影象记录参与传统文化成长近况,某种程度上为传统文化生存与成长供给了一个庞大的空间,彻底离开传统将会是历史的犯人,但苦守着传统,不通过变通来发扬传统,也是对历史的冷视。因此,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将安徽传统文化延伸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而不只是传统文化继承人对其有深刻的了解,要让每个人都可以融入其中,从根本上发展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宫赫 《高校笙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J]2018, (2):124-125
【2】李娜 《当代大学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J]2017, (2):25-26
【3】任学婧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 [J]2017, (2):81-82
作者简介:金淋(2001年-),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摄影、影视创作。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安徽传统文化的影像记录研究——以蒙城《卢家笙》为例,项目编号:20211361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