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7题启示
2021-12-06盛刚
盛刚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人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所以,历史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而研究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就是评价历史人物,这既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7题(以下简称“该题”):选材经典,所选史料分别出自冯道“自评”和“正史”中的《冯道传》;设问精巧,集中考查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参考答案精准,用词精炼,条理明晰,堪称该卷中的精品,蕴含着极高的教学价值。那么,冯道究竟是何许人也?其“自评”是否可信?同为北宋史家的薛居正和欧阳修为何对其评价不一?该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哪些启示?
一、试题评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體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评价历史人物就是对学生价值观的直接考量,该题精选《长乐老自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中有关冯道“自评”和“他评”的相关史料,要求学生概括史料的基本信息,在形成对历史人物评价基本认知的基础上,简析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是高考命题素养立意的直观体现。原题如下: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等
材料二: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
材料三: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平,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6分)
该题所选人物“冯道”为“五代时期著名的人物,在好几个王朝中担任过要职。他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坏,是个无廉耻的小人,是奸臣之尤;有人说他好,好得像菩萨,可以与管仲、狄仁杰比肩。”[2]材料一取自其作于汉隐帝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兼具自传和遗嘱性质的《长乐老自序》,该文共计1312字,分为四段:第一段叙述家族历史;第二段罗列履历,即“陈己所得阶勋官爵”;第三段说家庭和故里;第四段谈人生感悟并交待后事。其中,第四段最值得重视:一是冯道自信地说他“孝于家,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以三不欺为素。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这是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一贯坚持的道德操守。二是他感到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为大君致一统、定八方”。然而在当时,他却难遇明君,只能在“豺虎丛中”周旋、挣扎。三是其文最后嘱咐,死后“无以珠玉含,当以时服敛”,“择不食之地而藏焉”,“无立神道碑,以三代坟前不获立碑故。无请谥号,以无德故”。他的地位那么高,对后事竟然作如此简朴的安排,值得称许。[3]通读《长乐老自叙》,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位年届古稀且生逢乱世的老者对其一生的回顾,所列履历也属客观陈述之事实,并无自吹自擂之意,对后事的嘱咐尽显廉者之风,实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最好注脚。材料二取自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领衔,史馆众史官所修的《旧五代史》,“五代时期虽然纷乱,但唐代承袭下来的史馆并未破坏,史官照例为当朝的统治者修撰实录。北宋初年修史时,这些实录便成为修撰《五代史》的主要资料”[4],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三取自欧阳修私撰史书《新五代史》,该书《冯道专》称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后来,司马光承袭此说,骂冯道为“奸臣之尤”,二人实为攻击冯道的始作俑者。细品二人的言辞及著述的史学地位,我们陷入了无限“纠结”的境地。综合材料二、三,我们不禁要问:同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兼史学家的薛居正和欧阳修为何会对冯道作出不同的评价呢?其实,仅凭五代君主重用冯道的历史事实,我们就可以推断他并非“无廉耻者”“奸臣之尤”,而是一位主张“事当务实”的智者,是一位身处乱世“从道不从君”的杰出政治家。那么,他所秉承的“道”究竟为何物?有学者指出,“五代至北宋时期对其评价的变化过程”,源自“北宋气节观内涵的变化”。“气节”作为一个道德和伦理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原始儒家的气节表现在忠于“道”。从秦汉到五代,士大夫基本上仍持原始儒家“从道不从君”的气节观。而到了北宋以后,法家的“忠臣”概念被纳入了儒家的“气节”范畴,“死事一主”的忠节几乎完全等同于气节,成为臧否人物的绝对标准。由此,不仅对冯道的评价已成定论,而且如何评价冯道,也成为士大夫是否有气节的标志之一。[5]北宋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塑造出“不知廉耻”的冯道形象;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对冯道的评价与欧阳修一脉相承,批评力度有所加深;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继承、发展了欧阳修、司马光的观点。南宋时期,《新五代史》取代《旧五代史》的官学地位后,《旧五代史》散佚。《新五代史》《资治通鉴》长期占据传播主渠道,成为人们了解冯道的主要来源,冯道形象的妖魔化程度不断加深。冯道历史形象的变异提醒我们:必须以严谨、实证的态度对待历史研究,在弄清史料的形成以及史料之间的关系之前,慎下结论,以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陷于对同一史源的史料的大量堆砌。同时,历史研究也并非胜利者的颂歌,只有尊重史料、尊重史实,才能避免肤浅、重复性的研究,真正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使我们的结论更接近历史的真实。[6]
综上所述,该题创新之处有四:其一,从选材视角上看,突破了历年高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取材的“他者”视角,精选了冯道自传体文献《长乐老自叙》中“自评”的史料,开拓了史料的来源,有利于考生从更加多维的视角思考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其二,从设问角度上看,打破了历年此类试题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设问指向,要求学生概括他人的“评价观点”,并分析“评价背后的历史”,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体味评价的要义。其三,在充分考量选材历时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史料的权威性与代表性,尽可能地撷取“原汁原味”的史料,该题三则史料源自五代至北宋,从时间上看更贴近被评价主体,探究空间更为聚焦。其四,将隐性考查上升到显性层面,以期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更直白地培育学生的历史价值观,第(2)问一改以往将“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寓于评价之中的方式,直指评价人物的深层次话题,意蕴深刻。当然,该题在细节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材料一中“自诩”一词过多地“暴露”了命题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转化是否恰当则有待于进一步商榷;再如材料二有“断章取义”之嫌,“可得为忠乎”后删除内容过多,有违史料取意的完整性,查阅《旧五代史》,其后文字为:“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于再三者哉?所以饰终之典,不得为谥文贞、文忠者,盖谓此也。”[7]这样大刀阔斧的删减是否有理有据?乞求方家赐教。
二、教学启示
考试对教学具有不容忽视的反拨作用,教学也不可能脱离考试而“自说自话”,在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的时代语境下,“素养”成为教学与考试的共通媒介,基于素养立意的高考试题评析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效链接的桥梁。该题以颇受争议的“冯道”入题,考查了评价历史人物的相关话题,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启示,现简谈两点:
其一,史料的选取。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已然出现了“无史料不教学”的情状,这是对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的最佳诠释,也是对肇始于1989年高考首次出现材料解析题的有力回应。反观当下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存在部分令人担忧的乱象,如史料呈现中的“来源不明”“标注不清”和“转化不准”等。其实,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已通过“史料阅读”“学思之窗”等栏目提供了垂范,据统计,仅《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古代史”部分“史料阅读”栏目就出现各类史料20条,均集科学性和权威性于一体,是优质的教学素材,但在教学实施中却未能引起一线教师足够的重视,有的“一读了之”,有的甚至“读都不读”,而在实践中却“舍近求远”地攫取大量二手史料,亟待大力纠正。再如,史料的来源和角度單一,该题从评价的历时性和评价主体的多维视角选取史料,为教师选取史料指明了方向。
其二,人物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瞿林东教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容易引起争论的一个领域。同一个历史人物,为什么会有种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见识上的高下,二是资料上的丰寡,三是判断的当否,四是爱憎标准的不同。”可见,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选题,而分析“种种不同的评价”背后的深意更是历史研究的题中之义,它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他进一步指出,“知人论世”是评价历史人物重要的方法论之一,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论定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善恶是非,一是察其言而观其行,二是看其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发展、历史进步。[8]冯道身逢乱世,却能秉承“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9]的定力,严格自律,独善其身,顺应时势,竭力而为,信奉并坚守从“道”不从“君”的儒学原始要义,在政权更迭中能持续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堪称一代杰出的政治家。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页。
[2][3]严修:《重新审视冯道》,《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63、68页。
[4]王树民:《怎样读新、旧<五代史>》,《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第24页。
[5]路育松:《从对冯道的评价看宋代气节观念的嬗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119页。
[6]张明华:《论冯道“不知廉耻”历史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史学月刊》2012年第2期,第101—109页。
[7]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666页。
[8]瞿林东:《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是是非非》,《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59页。
[9]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