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中的女性自我认同

2021-12-06魏佳陈宝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女性

魏佳 陈宝琳

内容摘要:《一个人的战争》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关注女性成长与生存的小说,论文通过分析多米的情感体验与人生经历,解析了作为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女性作家林白在自我性别、欲望需要及精神世界三个层面上的女性自我认同感。

关键词:《一个人的战争》 女性 自我认同

《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创作的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作者借主人公“多米”书写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经历,向读者展示其对女性生存现状的思考,体现了其女性自我认同感,即女性在人生历程中能理性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经历伤痛后,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是能自我肯定、积极向上、追求独立,逐步肯定自我存在、肯定自我价值。本文尝试从女性自我性别意识、欲望需要及精神世界三个层面切入,分析林白的女性自我认同感在作品中的具体呈现。

一.自我性别的认同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女性长期处于“第二性”的地位。古希腊神话《创世纪》中,夏娃作为亚当的一根肋骨而存在,是因男性而诞生,依附男性而生存。我国的《说文解字》注解“妇,服也。”所以,古代女性出嫁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嫁后在夫家恪守“三从四德”。甚至在唐朝,女性要遵守《唐律》的“七出”之条,以免被夫家逐出家门。自“五四”之后,社会开始反思女性群体的悲剧命运,正式拉开了女性性别觉醒的思想序幕。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中首先凸显了对女性自我性别的认同性思考。

(一)性别构造认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包括最原始的欲望和本能,它是“自我”活动的能量来源。[1]《一个人的战争》中,主人公多米的自我性别认识早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她意识到男女身体结构的不同。所以,在洗澡间冲凉时,她会对着镜子长久地凝视和抚摸自己;无聊时,她会偷偷溜上阁楼使劲看人体模型和挂图。她还会爬上窗台,试图看产房里的女人生孩子,并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刺激的事情。该时期的多米处于人生的“自我”阶段,遵循快乐的原则,去探索性别的“秘密”,这种觉醒意识远超过同龄人莉莉。林白关于多米对女性生理特征认识的相关描写,反映了作为女性主体与女性创作主体的性别意识,这是女性身体构造认同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女性魅力认同。除了性别意识的萌芽,年幼的多米还擅长发现女性的独特魅力。多米年幼丧父,这使其成长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男性视角的审视。因为女性长期以来作为被男性审视的对象而存在,古时“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使女性按照男性的审美约束自己的形体,产生了“束胸”“缠足”等男权社会病态畸形审美陋习。[2]在多米的成长中,女性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独自抚养她的母亲、曼妙的姚琼激发了她对女性身体的好奇与探索,性格鲜明的南丹让她找到女性的自我感觉,使她十分懂得欣赏女性的魅力。在多米眼中,普通的袜厂工人北诺能用最平庸的布做出美丽而飘逸的衣服,她欣赏文艺队演员姚琼美妙的形体,对于女性的美丽和芬芳有着极端的好感和由衷的崇拜。[3](P23)多米认为女人的美丽就像天上的气流,高高飘荡,又像寂静的雪野上开放的玫瑰,洁净、高雅、无法触摸。[3](P23)此外,在创作时,多米常常把自己封闭在一间幽暗的房间里,脱掉外衣,如同脱掉外在的束缚一般,在对自我性别认同的情况下,倾听来自记忆的深处,沉睡的梦中那被层层的岁月所阻隔的细微声音,[3](P33)她自由地像一只精灵。

多米站在女性主体视角欣赏与赞扬女性的魅力,不加掩饰地展示女性的自我感觉,这也是林白对女性魅力认同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生命体验认同。生命体验包括女性对生活和生存的感悟,也包括生理周期、性等特殊经验。林白作为女性生命的体验者,与传统女性面对自我欲望时多半难以启齿不同,会正视并表达自己的生命欲望与体验。

作品中,多米在与矢村的性体验中,感到的是无休无止的疼痛,身体像干涩的沙滩。尽管多米的第一次性体验并不美好,但林白以毫不避讳的語言叙述着多米的感受。在后来那场三十岁的傻瓜爱情中,多米为爱人牺牲自我、堕胎,换来的却是对方的背叛。经历了痛彻心扉的爱情之后,多米没有一味沉浸在伤痛和悔恨中,而是接受自我,去了遥远的北京,开始追求别样的自我。

多米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冲破了传统“存天理,灭人欲”的禁锢,听见自己身体的语言,坦然接受了痛苦而独特的人生体验,这是林白女性对情感、生命和性体验的全面肯定,是对男权统治的质疑与挑战。

二.自我欲望的满足

(一)不避讳欲望的表达。古代社会,女性长期是被观赏和玩弄的对象,对身体没有掌控的权利,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也总是羞于表达自己欲望和需求。而作品中的多米在经历“本我”阶段的超越后,进入到“自我”的阶段,开始理性看待自我的现实需要。林白以诗意的语言描写多米对性体验的需要,体现出女性对自我感受的重视,对生命之美和青春之美的赞颂。

“她觉得自己在水里游动,她的手在波浪形的身体上起伏,她体内深处的泉水源源不断地奔流,透明的液体渗透了她,她拼命挣扎,嘴唇半开着,发出致命的呻吟声。她的手寻找着,犹豫着固执地推进,终于到达那湿漉漉蓬乱的地方,她的中指触到了这杂乱中心的潮湿柔软的进口,她触电般地惊叫了一声,她自己把自己吞没了。她觉得自己变成了水,她的手变成了鱼。”[3](P183)林白在作品中正视女性的欲望,诗意地赞美女性的情欲体验,不仅是对女性生理欲求的认同,更对传统男权思想文化长期以来抑制女性性心理的极大冲击。

(二)对传统贞操观的挑战。我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男权思想根深蒂固。尤其在宋明理学兴起后,不仅强化了“男女有别”的思想,还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对于女性贞操的禁锢性迫害达到极致。林白的性别批判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片面贞操观的批判方面。

大学期间,多米在一次强暴未遂事件中,因为对方“明目皓齿”竟互留了联系方式成为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次独自旅行中,多米认识了船员矢村,然后被对方诱骗失去了初夜,但面对保卫科的询问,多米则用漠视加以抗衡。多年后,在叙述这次事件时,多米反思是自我英雄主义和软弱无依将她一步步引入矢村的陷阱。这些看似荒诞的事件实则是对传统“从一而终”贞操观的挑战与质疑。作为新时代女性,林白的化身“多米”将传统性别文化中的糟粕丢弃,将这些荒诞事件作为独特的人生经历记录下来,正是对传统性别文化糟粕的质疑和否定。

三.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人格的独立。在男权社会,女性不断受到性别上各种无形限制、压迫与禁锢。而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女性开始不断关注自我成长、自我感受、自我存在。林白在作品展示的女性自我认同不仅体现在女性作家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与否定上,还体现在女性独立人格的建立上。

小说中,多米八岁读《红岩》;高中开始文学生涯,通读《红楼梦》、自发学习高等数学、借阅期刊、各科成绩闻名全校;大学几乎没什么朋友,常到学校后山独立写作,周末风雨无阻地独自提着小板凳到露天放映场。在多米的成长过程中,她享受自我的时光,拥有独立的意识,可以说,她冲破了限制女性思想发展的传统观念,不以他人意志为准绳,不依附他人而生存,更多立足于自我的感受和生命体验,去探索自我、发展自我,逐渐达到了“超我”的阶段。这是多米自我解放和保持尊严的方式,不会让自己在两性相处中沦为“次性”,体现的是新时代女性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二)经济的独立。我国传统女性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多投身家庭,相夫教子,易于被男性观赏和掌控。而要想摆脱这种处境,首先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近现代以后,女性解放程度的提高使女性承受着社会的更高要求——游走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既要与男性竞争,又要料理家事。

作品中,多米与传统女性丝毫不同,她渴望成功。B镇的孩子们从小就想到远处去,谁走得最远,谁就最有出息。多米从小就想做有出息的人,八岁开始充当同龄男孩的保护者;她的“远处”除了N城,终极地方就是北京,所以,多米渴望从生产队中解放出来。她不断地写诗投稿,努力最终有了回报,多米终于要到她紧盯着的N城,她欣喜若狂,在山道上呼呼地骑着车,看到公路两旁的蔷薇在怒放。[3](P69)喜悦跃然纸上,十九岁的多米吹着五月的风,踏上了去往N城的火车,仿佛做了一场不可名状的梦。同年,多米被选中去电影制片厂当编剧,她感到自由而快乐。但由于抄袭,她的梦想破碎了,命运在此转了弯。后来,参加高考,多米考上了名牌大学,离开了家乡。林白细腻地描写多米在成功时的喜悦与激动,表现出她与传统相夫教子的女性不同,这里,女性的生存价值不是通过生育而体现,不是依附男性而存在,而是拥有渴望成功的欲望,实现经济和人格的独立,更进一步强化自我认同感。

(三)自由的精神。在鲁迅的《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婚前发出“我是我自己的”慨叹,但是,婚后仍未挣脱旧思想的束缚,与涓生渐行渐远,分手后忧郁而死。当下仍存在“子君”式的女性,她们空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却无法保持人格与经济的独立,去获得精神的自由,实现自我的救赎。

作品中,多米经历了二十岁失去初夜,三十岁的“傻瓜爱情”后,听说她爱的那个不婚主義男人向别人求婚时冷静了下来:“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3](P183)正是经历了身体的伤痛和价值的怀疑后,多米才返回自我的精神世界,不再以男性视角审视自己,开始真正从女性主体视角出发进行自我欣赏、自我肯定,表现出对男权世界的抗争。至此,林白围绕多米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在对女性生存状态的质疑和追问中,完成了女性成长史书写,显示了女性对自我理想和存在价值的寻找。这不仅对多米的个体成长加以关怀,而且对时代女性的生存情绪给予了关注,建构起女性在面对迅速发展时代的精神归宿。

《一个人的战争》中,作者林白化身“多米”,以她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鲜活女性个体的成长历程。多米摆脱了传统男权社会的审美影响,从“本我”角度正视女性的生理构造和生命体验,发现女性的美好与魅力,在“自我”层面感受情感的伤痛和生活的挫折,以主体的眼光评价自我,追求成功,最终实现了经济、人格与精神的独立与自由,达到了自我价值肯定的“超我”境界。而这正是林白在多米的探索中表现出的现代女性自我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原著;刘烨编译.弗洛伊德的智慧——弗洛伊德心理哲学解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P1.

[2]金文野.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P30.

[3]林白.一个人的战争[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女性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