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的伦理选择

2021-12-06张嫚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伦理选择朱利安巴恩斯

张嫚莉

内容摘要: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终结的感觉》讲述了托尼、艾德里安、维罗妮卡、莎拉(维罗妮卡的母亲)等人在复杂的感情纠葛中,面对各自的伦理困境做出不同的伦理选择。该文将从三个维度探讨他们的伦理选择:艾德里安和莎拉乱伦的主客观原因、艾德里安自杀的动机和后果以及托尼在追溯事情真相过程中进行理性反思的过程。而他们的选择体现出人类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及其复杂性,以及理性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朱利安·巴恩斯 《终结的感觉》 伦理选择 伦理反思 记忆

从伦理意义来看,人类是一种斯芬克因子的存在。而所谓“斯芬克因子”包含两部分: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变化,将造就人物的不同行为和性格特征。“理性意志是人性因子的核心和外在表现”。[1](P253)

《终结的感觉》是英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一部中篇小说。该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年届六旬的叙述人托尼40年前在伦敦的往事。托尼与维罗妮卡相恋,并在其父母家渡过了一个并不开心的周末。他们分手后,维罗妮卡成了托尼的好友艾德里安的女友,然而,不久后艾德里安便自杀,托尼则与玛格丽特结婚,生下了苏茜。在第二部分中,时间跳至40年后,当老年托尼得知初恋女友维罗妮卡的母亲萨拉留给自己五百块钱及艾德里安的日记之后,他开始验证并探索过去的记忆,重构40年前的事实真相。

在复杂的感情纠葛中,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面对各自的伦理困境都做出了不同的伦理选择。艾德里安和莎拉的乱伦选择、艾德里安的自杀、托尼的理性反思及维罗妮卡对弟弟的伦理关怀,无不体现着人类体内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结合。本文旨在通过文学伦理学角度,揭示这些伦理选择的动机及其导致的后果,由此达到对小说的新的理解和解释,获得新的启示与经验。

一.艾德里安和莎拉的伦理选择:乱伦

维罗妮卡和托尼分手后,选择和艾德里安在一起。艾德里安出于对友情的考虑,写了一封信给托尼,表示希望能征得他的理解和同意。这封信本可以是善意的见证——如果托尼在回信当中作出一些友好的表示,那么他们可以继续做朋友。而当得知前女友与艾德里安在一起后,托尼的嫉妒和怨恨被激发,写了一封诅咒信回复他,并在信中写到:“如果我是你,我会向她母亲问清楚她曾经所受的创伤。”[2](P125)这样一来,他和莎拉借由托尼的“诅咒信”联系起来。这封信间接地导致了艾德里安和莎拉的乱伦和艾德里安的自杀。

另一方面,艾德里安的母亲很早就离家出走,由他爸爸独自抚养艾德里安和他妹妹。艾德里安没有因这样的家庭环境怨天尤人,反而比他的朋友更加成熟、理性。但童年时期母爱的缺失给艾德里安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难以弥补的,破碎的家庭关系使艾德里安内心极度渴望母爱。莎拉不仅给了艾德里安爱情,还让他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非理性意志突破理性意志的束缚,艾德里安背叛了自己的女友,陷入和莎拉的不伦之恋中。

二.艾德里安的两难选择:自杀

“在文学作品中,伦理选择往往同伦理困境联系在一起,因此伦理选择需要解决伦理两难的问题”。[1](P268)伦理两难是难以做出选择的,一旦做出选择,结果往往是悲剧的,如果不做出选择,也会同样导致悲剧发生。在非理性意志的驱动下,艾德里安和莎拉获得了短暂的快乐和温暖。然而不久后莎拉怀孕,艾德里安需要在维罗妮卡和莎拉两个人中做出选择。而无论他怎样选择,都会对另一方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陷入伦理两难。

艾德里安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详尽地记录在他的日记中,就像托尼认为的那样,日记是“艾德里安对他自杀行为的理性辩解”。[2](P113)无论艾德里安采用何种方式来分析自己所处的伦理困境,都无法帮助他做出合理的选择,他所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伦理选择。最终,他选择了自杀。在托尼看来,艾德里安选择自杀是因为他将生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艾德里安和母亲相继去世后,维罗妮卡承担起了关心照顾母亲和艾德里安的孩子的责任。虽然母亲和男朋友背叛自己,但维罗妮卡没有怨恨这个无辜、孱弱的孩子,而是珍惜这份亲情关系的存在,同情、疼爱这个天生孱弱的弟弟。维罗妮卡对弟弟的伦理关怀是她做出的伦理选择,体现了理性情感的力量。

三.托尼的最终选择:理性反思

在小说第二部分,托尼收到了法律事务所来信——原来是维罗妮卡的母亲遗赠给他500英镑和两封文件,而其中艾德里安的日记被维罗妮卡拿走。托尼认为维罗妮卡偷了他的东西,于是想尽办法拿到她的联系方式。

由于维罗妮卡拒绝将联系方式告诉外人,托尼转而向杰克(维罗妮卡的哥哥)求助。杰克给了他维罗妮卡的电子邮箱,并请求不要告诉维罗妮卡。然而托尼故意在邮件中向维罗妮卡强调:“承蒙你哥哥的好意,给了我你的电子邮箱地址”。[2](P104)维罗妮卡忍受不了托尼的“邮件之战”[2](P108),通过律师寄给他日记片段的影印件,里面的内容使他“心绪难宁,局促不安”。[2](P114)按照托尼一向秉持的原则:“你要是敢找我麻烦,我也不会让你好过”[2](P115),他坚持每隔一周就给维罗妮卡发一封邮件,并且使用不同的口吻,从假意的关心到直接的威胁。最终,维罗妮卡受不了他的邮件骚扰,当面交给他一封信的复印件,那就是托尼当年写给艾德里安的诅咒信。这一系列过程体现出托尼内心粗鄙、自私、阴暗的一面,以及他对维罗妮卡和杰克的敌对心理。理性意志不能抑制他的敌意,导致托尼在索要日记的过程中一系列不礼貌的行为,驱使他一直忽视、掩盖自己曾经的错误并报复维罗妮卡。

看完那封诅咒信后,老年托尼的记忆开始崩塌,出现裂痕。他渐渐回想起来,维罗妮卡并没有随便对待他们的恋情,反而是自己害怕承担责任导致这段恋情的失败,故意扭曲维罗妮卡美化自我道德;他的自卑心理促使他臆想出维罗妮卡家人对他的“嘲弄”。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他遗忘记忆中对自己不利的部分,臆想出有利记忆,将自己掩盖成受害者的模样。

小说最后,托尼从护工那里知道了小艾德里安的真实身份。他很羞愧,离开前,他祝福小艾德里安,并且在结账时给了平时两倍的小费。虽然不是托尼直接导致艾德里安和莎拉的不伦之恋、艾德里安的自杀以及小艾德里安的天生孱弱,但这一切都和他的诅咒信密切相关。托尼“知道自己现在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也补救不了了”,他意识到自己还有余下的人生来反思:“我还有其他什么是做错了吗?”[2](P192)他的内心,“有累积。有责任。除此以外,还有动荡不安。浩大的动荡不安”。[2](P193)在理性意志的驱动下,托尼克服了自我保护的本能,承认自己自私狭隘的一面,恢复道德意识,重塑记忆,反思自我。“累积的历史或记忆背后是道德责任的延伸,是现代技术道德影响下人类生存的困境”。[3](P125)

在《终结的感觉》中,巴恩斯描述了艾德里安、维罗妮卡、莎拉、托尼等人在复杂的感情纠葛中,面对不同的伦理困境做出不同伦理选择的过程,体现出人类斯芬克因子对人类伦理选择的巨大作用。“教诲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文学正是借助教诲的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文学的伦理价值”。[4](P10)作为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的作家,巴恩斯表达了对当代的伦理危机的密切关注。《终结的感觉》提供了一面审视自我的镜子,通过描写小说人物的不同生活现象和伦理选择,引导人们用理性意志做出各种选择,警示人们要面对人性和道德意识的缺失,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M].郭国良,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毛卫强.小说范式与道德批判:评朱利安·巴恩斯的《结局的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12,34(06):119-126.

[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J].外国文学研究,2014,36(04):8-13.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伦理选择朱利安巴恩斯
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变革
江湖留名
试论《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宋丽伶
他们这样上学
聪明的布莱恩
无理之人
外国多格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