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致头痛临床分析1例

2021-12-06谭会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3期
关键词:过敏史下颌骨注射用

谭会萍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 济南 250132)

1 病例

患者,女,42岁,因“车祸伤及头部、面部流血1小时”入院,既往体键,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2℃P:64次/分R:18次/分BP:105/65mmHg。神志清,痛苦貌,精神差,GCS评分15分。右眼睑青紫、肿胀明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smm,对光反射灵敏。外鼻肿胀,双鼻腔见不凝血流出。面部肿胀明显,压痛重,右侧下颌骨连续性破坏,明显见下颌骨在右侧下前牙处断裂,上颌骨整体松动,张口度1.5指,咬合关系紊乱,口腔流血,口唇无发绀。四肢活动可。CT:脑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多发颅面骨骨折,副鼻窦及鼻道积血,面部软组织肿胀。予以神经外科一级护理,注意神志、瞳孔变化,完善检查后给以抗炎、消肿、止血、改善脑代谢等对症、支持治疗。先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维生素C、维生素B6、10%氯化钾、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用法莫替丁、依达拉奉、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等药物输注2天,行上下颌骨、颧骨、颧弓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后,考虑患者暂不能进食,在上述药物维持治疗下加用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山西晋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161204)1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滴速 50 滴/min,输注约30 min(约100mL),患者诉头胀痛,降低滴速至30滴/min,后患者诉头痛症状未减轻,但能耐受,坚持继续滴完,滴完后约半个小时,疼痛逐渐缓解;第2天调整给药顺序,改为下午继续输注此药,患者再次出现头胀痛,停药,未做特殊处理,约40min头痛症状缓解。此后不再使用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未再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2 讨论

①头痛出现于输注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约30min后,停药后头痛症状缓解,患者后来未再使用该药物,后续治疗过程亦未出现此类不良反应。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存在时间先后的逻辑关系。②本例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当日治疗中合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用法莫替丁、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药物也未出现任何异常;调整给药顺序,改为下午输注,亦出现不良反应,说明与患者本身原有的疾病进程发展关系也不大。依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5项分析结果进行关联性评价[1],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的使用关联性评价考虑为很可能。

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主要含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 D3、维生素 E,以及水溶性维生素 C、B1、B2、B6、B12、叶酸等12种复方制剂,辅料为聚山梨酯80、甘露醇、氢氧化钠等,适用于经胃肠道摄取不足者,为静脉补充维生素用药。药品说明书标明:“本品中含有维生素 B1,某些过敏体质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不良反应主要是引起过敏反应,其症状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大汗、面色苍白、四肢肿胀感、颈部和前胸皮肤可见荨麻疹等[2-3],以及过敏性休克[4-5],本例中患者主要症状是头胀痛,无过敏反应症状。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6],此头痛属于该药新的不良反应。重症脑外伤患者病程进展常伴有头痛,特别是意识不清者,此类不良反应在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很容易被忽略。注射用十二种复合维生素致头痛机制尚不清楚,不过多组分药物由于所含成分繁多、工艺复杂,任一因素均可引起不良反应[7]。提醒医务人员对多组分药物的应用要特别注意,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史,过敏体质者慎用;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使用时必须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密切观察,加强用药监护,一旦发生不适症状,马上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过敏史下颌骨注射用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3D打印下颌骨定位及连接导板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沉默
CT诊断下颌骨软骨肉瘤1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