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调研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衡阳市沙井湾村为例

2021-12-06张莘荣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6期
关键词:沙井湾村景观规划

张莘荣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前言

实施乡村振兴是一项长久而伟大的工程。乡村振兴需要精准发力,通过挖掘特色村落文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古村落是包含以历史为着重点的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是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多年来乡村人民留下的智慧果实。保护古村落就是保留住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使人们记住这份中国人不一样的乡愁。

沙井湾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末沙井湾古民居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湘南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的沙井湾村古建筑群富含浓厚历史文化以及科学合理的构建,也是非常罕见的一种建筑形式,是非常值得研究与建设的乡村。

1 乡村振兴国内现状

根据“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坚持乡村全面振兴计划与城乡结合发展计划是其中重要的策略之一。目前大多乡村文化正在慢慢销声匿迹,在当前形势下的村民搬迁是将所有村民转移到统一建造的房子里,但村民们的居住环境依旧是脏乱差,并没有解决生态短板的根本问题,所以形成了目前农村不是农村,城乡不是城乡的局面。乡村振兴首先应了解村民的生活需要,在保留原址民俗文化基础上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并提升村民素质。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精准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脱贫应该与乡村振兴同时进行。然而乡村旅游开发和休闲农业的开展一定能够成为部分民族地区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优质途径。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本形成了“开发类型、产业类型、运营类型”3大框架模式。开发类型主要体现在治理结构模式上,包括村集体参与带动模式、村集体加社会资本带动模式、外部企业资金带动模式;产业类型主要体现在依托地方禀赋资源对细分产业做精做强,如精品民宿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传统文化复兴模式、特色电商模式;运营类型主要体现在发展运营进行整合和创新,目前发展比较好的有三变模式、综合发展模式等。由于国内地方县市(或乡镇)等农村农业产业差异较大、地域文化不同,所适合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应对乡村进行前期调研再制定相应解决策略。

2 调研概况

2.1 沙井湾村概况

项目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石堰镇沙井湾村。占地面积约1.2hm2,建筑面积在10000m2以上。沙井湾村距离最近县城直达公路20km左右,与省道S218相邻交通便利。西北部为神仙岭、东部为寺塘岐、南部为枣子塘、西部为五家毛坪。气候上,祁东县地处衡阳西南部、湘江中游北岸,东狭西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丰富,4—9月降水量较多。沙井湾古民居分上沙井院与下沙井院。上沙井院坐落在华龙町东部,西面平坦开阔、万顷良田,东面玉峰山耸立,在上沙井院前有一小河,后有小丘环绕,树木葱茂,山丘南侧有成片黄花菜田。下沙井院为上沙井院后裔所续建,与之一条马路相隔,位于上沙井院南部。

庄院建造精致,门窗都有木雕装饰,或穿花,或浮雕,或木刻,缀以花草虫鱼图案。廊前屋首、柱基等石件上雕有龙、凤、麒麟、狮子、喜鹊、画眉等飞禽走兽图形,也有祁剧戏剧的场景,至今图像依稀可辨。这些仍存留的装饰花纹见证了沙井湾村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祁东县的祁剧、渔鼓传承至现在已经经历了400a多,祁剧也是全国优秀剧种之一。

祁东特色产品众多,如酥脆枣、黄花菜、槟榔芋、烧豆腐、鱼冻、草席、红碎茶、藕柿、马蹄等。因此,可在设计策略中有意挖掘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旨在帮助消费者了解与体验祁东特色。

2.2 沙井湾村现状梳理

2.2.1 上沙井院

房屋属砖木结构,高2层,120余间房子。庄院呈长方形,建筑布局完整。南北长约200m,东西纵深约50m,总面积约1万m2。天井四合院,青石排水沟,中轴对称,多进相联、采光通风、防火防盗、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沧桑间渗透着浓郁的湖湘文化气息。但部分房屋年久失修破损较大,需要进行维护整修。且村内卫生环境较差,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以及处理设施。

2.2.2 下沙井院

下沙井院建筑风格与之相近,规模略小于上沙井院。坐北朝南、环境清幽、屋宇井然,房屋构架、木刻、石雕保存较好。下沙井院内环境较好于上沙井院,但仍缺乏观赏性植物。

2.2.3 景观植被

上沙井院南侧有成片黄花菜田,在河流旁有一片荷花池,可成为村庄周围特色景观。上沙井院西侧闲置山体还未开发设计,山内含大量茂密乔木灌木等。村内与山体植物种类单一,缺少具有观景类植被,无法形成丰富的四季景观。

2.2.4 水系

上沙井院西侧河流处于未规划设计模式,无法欣赏观光。且村内排水性能差,排水沟未整理规划导致村内环境不够整洁。景观水渠与排水水渠未区分,导致村民使用不便。

3 沙井湾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村落物质文化保护方面上,具体表现为保留原有空间格局、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加乡土植物种植,这样能使乡村环境和景观建设的特色得到更好的体现。

乡村景观规划原则提倡推动社会发展,在保护原有传统文化基础上继续挖掘乡村内特色文化,从而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更好地体现乡村振兴这一着重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营造一处能给村落发展带来效益的含教育、娱乐、现代及经济4种性质集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以以下5点为设计主旨。

3.1 生态文明,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在规划设计中,主要以生态性、特色化、安全性为主要设计思考项目。这一设计主旨应在不破坏原有生态植物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植被设计手法,运用植物本身生命色彩为大家展现乡村原生态魅力。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还要遵循低碳环保原则,尽量采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如太阳能、风能等。在规划设计中避免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将化学肥料替换为绿色肥料来改善土壤状态和植被生长环境。另外,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还要融入植物学、美学等知识,更好地展现园林景观的环保性原则。

3.2 文化传承,延续文脉

针对祁东县乡村丰富的历史、人文、产业资源展开规划设计,借用现代设计的效果促进乡村发展振兴,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祁东古村落名居沙井湾,并能通过设计的手段最大化传承沙井湾古村落文化。具体方向为上沙井院古建筑参观、村内开展祁剧演出、渔鼓演出与开展关于沙井湾村内特色文化一系列活动。

3.3 产业支撑,特色鲜明

针对祁东县乡村丰富的历史、人文、产业资源开展设计,借用设计的效果促进乡村发展振兴。祁东县产业丰富,是沙井湾村旅游业开发的有利基础。在后期规划设计中将特色产业与设计方案充分整合,从而推动周边相关附带产业发展民宿、餐饮等项目。此次山体规划设计中增设露营项目,而国内露营体系还不够成熟,此项目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内露营体系。计划将“乡间漫步”中部分区域交给村民负责,从而更好体现沙井湾古村落的产业支撑和突出沙井湾古村落鲜明的特色,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3.4 教育意义,亲子活动

现代化的园林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除了娱乐休闲的功能外,也应含有教育意义。现在城市中的青少年缺少对自然的体验,乡村与大自然的体验也是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应试课程。乡村景观是人们感受乡村生活气息的其中一种途径,也是提供农业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鼓励青少年体验这种乡村生活,沙井湾村也可作为学校外出研学或父母带领孩子游学的一处研学基地。将学生带到乡间进行研学,让学生自由活动、锻炼孩子的体能、培养其探索能力。这一设计原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心智、方向感和自信心,并能增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3.5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归根结底,以以人为本为主要出发原则。从质量角度来看,景观生态设计可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有效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可加强对生活环境的保护,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改善,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减少生活环境中的隐患。所有的设计应基于根据村民的意愿以及村民日常生活方式进行,在不破坏改变原有的村民生活环境和方式以及原有地理地貌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现有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策划,制定适合沙井湾村发展的规划设计。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

4 设计策略

4.1 山体景观规划设计

山体景观规划设计要做到遵循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尊重自然生态设计理念。结合乡村原生态景色,本设计为沙井湾古民居村落定制了一套适合的旅游模式。具体方案为对闲置山体进行开发规划设计,建设“乡间漫步”,打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景,且含教育意义的现代原生态森林徒步公园。此设计从体验、亲近、观景3方面入手,以游客体验需求为前提,基于植物的生长特性,增种季节性植物,使游客能深刻体验“一步一景”的设计感觉。并且在整体游览路线中设置植物迷宫、花圃观赏区、多功能就餐区、廊架穿越区、露营区、采摘区、下山观景步道7大区,让游客可选择进行一日游路线或露营路线,更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休闲观景加露营的模式是包括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既经济舒适又节约能源,从而更能凸显乡村景观设计原则。

4.2 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沙井湾古村落地形特点,设计一处沿河流为线路的景观体系,其中设置充满意境的文化长廊、趣味水上观光区、亲水平台等滨水景观,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并且要做到合理搭配沙井湾村周围农作物景观,协调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分布形式以及种植密度与层次关系,从而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缤纷多彩的植物景观,在带领游客观赏原汁原味乡村景观同时也为村民的生活环境增添了色彩。同时进行水系保护管理,达到生态理念的融合目的。

4.3 上沙井院景观规划设计

维修中坚持文物修复原则,不破坏文物价值、保持风格统一、排除损坏的根源隐患、尽量利用旧料等原则依法依规推进。保留原有房屋建筑外貌特征,将村内环境整理归纳。将村内外垃圾清理干净并设立垃圾分类设施,确保村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增种观赏性植物,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对村内进行祠堂修复,为村民提供一处聚集点。

4.4 下沙井院特色民宿改造设计

对下沙井院进行特色民宿改造设计,优化旅游系统。具体方案为对房屋内部进行软装设计,此设计应做到结合沙井湾村上沙井院建筑装饰特色和现代设计要素进行相关软装装饰设计,并能依据祁剧场景故事定制主题房间。建筑外部设计风格应保持与建筑内部设计、整体村落风格统一。为前来沙景湾村的游客提供住宿选择,从而带动乡村内的经济发展。

5 结语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入建设美丽乡村强化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加快城镇发展速度。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部分乡村发展,但应对乡村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在给当地村民和政府带来效益的同时,过度的开发极可能导致古村落受到损坏,所以要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来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努力实现传承与发展双赢的局势,处理好生态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湖南省全面脱贫速度,预设3a、5a、10a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进行乡村振兴计划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在设计中从根源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降低材料成本、节约景观规划设计开支。这一原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极为重要的一点。乡村振兴应该是全方位的振兴,不但是经济的振兴,也是文化的振兴,希望本研究能为其它村落的乡村振兴计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沙井湾村景观规划
湖南省耒阳市用好“湾村明白人” 管好湾村那些事
运橙
沙井蚝, 与珠江共枕千年涛声(组章)
南宁沙井至吴圩公路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研究
汗洒大凉山 援彝显忠心——凉山彝族自治区金阳县小银木乡簸箕湾村第一书记刘宁
景观规划设计
深圳沙井蚝传承千年异地养殖续品牌辉煌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