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河平凉城区河道生态景观管护模式实践与探索

2021-12-06常晓莉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6期
关键词:泾河芦苇管护

常晓莉

(甘肃省平凉市城区河道站,甘肃 平凉 744000)

1 平凉市城区段泾河河道景观概况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东辳宁夏自治区泾源县兴盛乡上黄村以西马尾巴梁东南面松林沟,河流由东南转向西北再转向东南,流经宁夏自治区泾源县、甘肃省崆峒区、泾川县、宁县、陕西省长武县、彬州市、泾阳县、高陵区,在高陵区钓北村上马渡汇入渭河。河流全长455.1km,总流域面积为45421km2。平凉市城区段河流长34km,城区分界线以上流域面积1845km2。

泾河干流流经的平凉市地理位置介于E105°21′~107°50′,N34°53′~35°45′,处于陕西、甘肃、宁夏3省区交汇处,是甘肃省东部中心城市和中东部省市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享有“陇上旱码头”美誉。进入新世纪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和河道生态景观,对流经平凉城区的泾河干流进行防洪综合治理和河道生态景观建设,分5期投资2.58亿元,对泾河崆峒水库至平镇大桥段34km河道进行了堤防护岸工程建设,使之全部达到50a一遇洪水防洪标准,对大岔河口以上22.2km河道进行了生态湿地景观建设,建成生态拦水溢流堰11道、生态湿地12处400hm2、绿地景观93hm2,栽植芦苇、爬山虎、红柳、野菊花、寒芒、柠条、棣棠等50余种观赏植物,并结合两岸河堤护岸护拦进行灯光亮化美化,配备了智能化安全监管系统,建立了专业的河道管护队伍。目前,城区泾河两岸已成为平凉城市景观区和市民休闲娱乐区,充分发挥着城市生态湿地景观的作用。

2 加强城市河道景观管护的必要性

2.1 保证河道景观正常发挥效应的需要

泾河是平凉城市的生命河、形象河,其不仅为城市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较为充沛的水资源,而且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世纪初,随着泾河流域人类活动频次的加大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河道水量减少、污染日益严重,汛期流量暴涨暴落、非汛期干旱少水,又脏又臭的河道严重影响城市面貌和广大市民生活。进入新世纪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大力整治平凉城区段泾河河道,分期分批建设崆峒水库至大岔河口段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共栽植芦苇、爬山虎、红柳、野菊花、寒芒、柠条、棣棠等50余种观赏植物作物93hm2,修建灌水渠道19km,平凉城区凌乱的河道得到全面有效治理,河道水生态环境全面恢复,水景观取得了显著绿化美化效益,并且随着河道治理效果凸显,广大市民有了更好的休憩场所,美丽的河道景观逐渐成为平凉城区最重要的标志。但这些河道景观管护要正常运行,还需要不间断日常管护,由于河道景观设施触手可及,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景观植物在不同季节生长情况不同,需要认真打理,及时进行生长期间灌溉、除草、收割,及时消除景观植物受干旱、洪水冲刷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这就需要专业的管护队伍保护景观设施并保护景观植物日常正常生长,确保景观工程正常运行。

2.2 加强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河道景观管护对于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修复河道生态景观,不仅是为市民提供赏心悦目的休憩场所,其本质还是促进河道流域生态平衡,打造完善的生态系统,使其能够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所以,河道景观管护主要是河道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景观绿化承担着美化河道、发挥河道景观效益、防止河道水土流失、防护堤防工程、延长河堤使用寿命、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等功能,通过对景观绿化的有效管护,为各类水生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只有加强日常管护,保持景观生物苗木良好长势,才能充分发挥其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3 平凉城区河道生态景观管护模式探析

经过近10a的管护实践,平凉城区泾河河道生态景观管护探索出景观区植物病虫害防治、节能灌溉、保洁管理、人防安全4种有效管护模式。

3.1 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管理模式

景观植物病虫害主要发生在大面积的芦苇荡中,常见的有芦苇根腐病、白叶病、芦苇粉大尾蚜及芦苇钻心虫等病虫害。管理常采取巡查观测、分类施策、对症下药的模式。各种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方法如下。

3.1.1 芦苇根腐病

芦苇根腐病多发生在土壤含水量大、通气条件不好及割苇带水作业的老苇田,导致芦苇出现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是芦苇节间破裂后,水分进入到芦苇内部,使芦苇的茎节和苇芽开始发霉变烂,长出白毛,致使芦苇根状茎发芽逐渐降低,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死芽烂茎现象。防治方法:割苇时减少对根状茎的损伤,禁止收割时带水作业和割苇过早,禁止车辆进入苇田,加强设施排水,及时进行晒田,保证土壤通气良好。

3.1.2 芦苇白叶病

芦苇白叶病的发生特点是在5—6月芦苇叶和茎呈白色、叶片不含叶绿素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发病多在低洼和盐分较重的土壤中。针对芦苇白叶病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由于部分地区多重碳酸钙在土壤溶液中过多,引起“失绿症”或由于土壤中盐类形成高价铁不能被芦苇根系吸收引起的“缺铁症”。防治方法:加强灌溉排水、促进土壤脱盐,减少土壤中盐分含量,为景观植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避免出现病害问题;通过彻底排水后,一般次年就可好转。

3.1.3 芦苇粉大尾蚜

芦苇粉大尾蚜体上有白色蜡粉,尾片长大,其刺吸叶片养分,并排泄大量蜜露于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使叶片干枯,影响芦苇正常生长。防治方法:是用40%氧化乐果3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通过无人机喷洒便捷高效。

3.1.4 芦苇钻心虫

芦苇钻心虫的幼虫钻入嫩茎蛀食到生长点后,被害苇株由蛀食节处枯萎死亡,幼虫从生长点处钻出危害其它苇株。成虫往往不能蛀食到生长点,植株不会死亡,但易折断,茎内壁出现组织坏死而变黑。芦苇钻心虫以卵在苇茬和杂草上越冬,危害多在不经常灌水的地埂、渠道及高地。防治方法:加强灌排水设施管理,控制好灌水层深度,淹灭虫卵。

3.2 景观植物灌溉管理模式

泾河景观植物以芦苇为主,占地面积近87hm2,景观灌溉以芦苇灌溉为主,同时为了打造特色景观,泾河景观还点缀了一些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如红柳、柠条、棣棠、爬山虎等,在泾河堤边种植爬山虎,能够加强护堤的强度,达到生物加强的作用。在地埂栽置观赏性植物可以起到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为生态营造良好的环境。鉴于泾河景观植物多样性问题,针对不同的植被,需要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本研究基于生长需求、灌排有序、水肥同施的模式原则,具体采用以下灌溉模式。

春季正是芦苇生长发芽的关键时期,所以要为芦苇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春季要保证芦苇的生长温度,特别是发芽期,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发芽期以提高土壤温度为主,通过慢灌速排的方法,协调好土壤温度、土壤通透性和水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保障芦苇的发芽率。慢灌速排是春季控制土壤温度的重要手段,在发芽期灌溉深度一般以5cm为宜,但是对于地势不平、旱生杂草严重、土壤盐分重的苇田,为了保证芦苇能够正常生长,灌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灌溉,可以适当增加灌溉深度,但在芦苇发芽期灌水深度绝不能超过苇芽生长的高度。

芦苇苇芽放叶到芦苇孕穗生长期,芦苇生长速度逐渐加快,芦苇有效植株数在此段时间基本定型。这个时期因芦苇生长速度的加快,为了保证芦苇生长需求水量,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该时期是芦苇全生长期需水顶点,灌水定额占全生长期的60%以上。因此,在灌溉管理上要充分满足芦苇需水,以保障芦苇营养生长期所需。

在芦苇营养和生殖生长期,水分管理要以排为主,排水和淋洗结合,若长期积水,会导致芦苇出现腐烂病症。因此,一般降雨后保水3~5d后要及时排水,降雨多的年份应边降边排,小雨少排、大雨多排,间歇排1~2次地下水,促进地下径流流动,排除有害物质,保证芦苇正常生长。

3.3 景观绿地保洁及配套设施管理模式

景观绿地保洁及设施管理主要是巡查清理维护模式,该模式能够为泾河生态景观提供及时的维护,预防性养护,避免泾河景观在遭受破坏后,再进行补救措施。所以,为了防患未然,要通过保洁及设施管理,加强泾河生态景观的管护,提前解决潜在的危害。

根据河道景观绿地和河道环境卫生情况,及时完成河道景观绿地及日常清理保洁,形成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每周重点清理1次、每月全面清理1次,保障景观绿地及河道内无白色垃圾、无垃圾堆积物、无卫生死角,为芦苇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要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垃圾清理,及时对雨后河道内冲积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按期完成相应节庆检查等卫生突击清理任务。加强河道景观配套灌溉渠道的管护,对灌溉渠道内的垃圾、杂物及时清理,做到灌溉渠道干净、畅通;加强灌溉渠道进水口的维护,防止进水口堵塞、损坏;加强作业人员教育管理,防止造成人为破坏;冬季加强对灌溉渠道的排水管护,防止积水造成渠道的冻裂损坏。对景观管护配备的水泵、收割机、打帘机等设备做好保养和存放,防止丢失损坏。

3.4 景观植物防洪防火防人为破坏管理模式

河道生态景观区防灾抢险模式主要是建立常态化值班值守制度和应急抢险机制,该模式下,需要管护人员提高防灾抢险意识,确立实施方案,一旦出现灾害情况,则可以根据事先制定的方案开展抢险工作,减少泾河生态景观的损失,保证生态景观系统不被破坏。

河道湿地景观区防火、防洪、防人为破坏等管护工作,需根据周围人文素养的环境条件,成立专业的管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专用工具设施,建立岗位责任制,细化管护责任,落实专人专管;实施智慧河道系统,人工与智能紧密结合;做好对生态湿地的日常巡查工作,逐步形成常态长效的管护制度,切实落实汛期防洪、冬春两季防火24h值班值守制度和应急抢险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和预防演练,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发现及时调动迅速抢险,即刻解除隐患。

4 结论

城区河道景观既能发挥良好的自然效应,同时还能帮助城市有效排水,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打造城市自然景观,以此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河道景观对城市发展起着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城市用水及排水不受影响,同时增强城市景观性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能在很大程度上增添城市色彩,帮助实现城市的高品质发展,改善城市大楼的刻板印象,使城市更具备人文气息,使城市的格调及档次得到提升,让城市景观变得更加赏心悦目。管护好城市河道景观就是管护好城市人文景观,就是为城市人居生活创造生态、环保、美丽的环境,采用优质高效的管护模式是管护好城市河道景观的重要途径,需要广大城市管理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为美丽城市建设增砖添瓦。

猜你喜欢

泾河芦苇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石磨豆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芦苇
幸福的泾河水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幸福的泾河水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泾河源水文站非汛期巡测方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