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家训与高校思政课融通构建初探

2021-12-06郑英明

关键词:家训思政课思政

郑英明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20年9月1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要开出书单、指出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1]总书记的文章高屋建瓴,内涵极为丰富,可以说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指出了不二法门。正缘于此,笔者想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古代家训与高校思政课融通构建做些初步探讨,以期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做点添砖加瓦的努力。探讨二者融通的结合点分析二者融通的建构路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家训文化绵延传承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特色,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概括。古代家训的别称较多,有家令、家法、家约、家规、家戒、家范、家仪、家则、庭训、庭诰、内训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含义,就是指一个家庭中长者要求、训诫子弟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总结人生经验,传授人生智慧,以真情实感启迪后生小子,乃是古代家训的突出特征,其强制性、训诫性的特点非常明显[1-2]。也有学人这样定义家训:“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也包括兄长对弟妹的劝勉,夫妻之间的嘱托。”[3]

我国古代家训首重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礼记·大学》有一段著名的文字阐释: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这就是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育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修身是基础,是根本。所谓修身,即修养身心,亦即努力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如果没有优良的品德,何谈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曾言:“富润屋,德润身。”孔颖达《疏》云:“谓德能沾润其身,使身有光荣见于外也。”财富能使屋宇生辉,而道德则能滋润身心,增加人的风度气质。所以,修身是立身之本。古人非常重视培养子孙后人的优秀人格及道德素质,十分强调品学兼优,古代家训往往把德育置于首要、核心的地位。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视“知、仁、勇”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德,孟子也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境界追求。诸葛亮《诫子书》有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凡此论述,说明在古代传统家庭教育中,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家长教诲子弟的核心内容,受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和普遍认同。

修身的重要途径即读书,古代家训非常重视对后生小子的学习教育,认为学习不仅能够长知识、明事理,更是一个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法和必要过程。在古代家训中,如何教育子弟及选择教育子弟读书学习的内容,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一方面的训诫颇有借鉴价值。耕读传家是古代一些知识分子的重要生活方式,也自然成为古代家长们教育培养孩子的基本理念和宗旨,因此,教育孩子读书学习是每一位家长都乐而为之的重要事情,是人生至要。南宋家颐《教子语》有言:“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有谚语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魏氏春秋》载诸葛亮“作八务、七识、六怒、五惧,皆有条章,诫励诸子”,这一记载与他在《诫子》中告诫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家训完全一致。陆游《放翁家训》则更进一步指出,不管家庭如何贫困,也要想方设法教育孩子读书学习,“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王人恩先生指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乃是古人信奉的名言,因此说,教子读书乃‘人生至乐’。”[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精辟地指出:“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这几个阶段都铺陈好。”的确如此,人之修身正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关键是要有恒心,树立远大的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进而引用朱熹“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的名言名句,论证“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与古代家训中的一些观点是相通的,如嵇康《家诫》云:“人无志,非人也。”郑玄《戒子益恩书》云: “德行立于己志。”立志是通向修身的桥梁,《礼记·中庸》载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我们看到,身陷囹圄、自思必死的杨继盛在临死前写了《给子应尾、应箕书》告诫儿子“要立志”,“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志向,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故吾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朱熹的《与长子受之》给在外求学的儿子提醒要立下高尚之志,担心儿子“志趋卑凡,不能克己从善,……自趋小人之域”。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千古不朽的《史记》,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秉承父教,立下远大的志向,忍受腐刑的凌辱和打击,“发愤著书”,终于“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阐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正是来源于《礼记·大学》的“修齐治平”观点:“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4]这充分说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家训中所蕴含的“修齐治平”理论可以为当代高校思政课构建起新的教育内涵,高校思政课的中心环节就是立德树人,“修齐治平”理论首重修身,亦即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思政课的建设理应从古代优秀家训文化中汲取养料来充实和强大自身,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子。

古代家训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俭”10个字,它们都属于道德范畴。弘扬传统家训文化,阅读古代家训经典,对今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读书治学、立身成材、和睦亲邻、理家聚财、为官仕宦、经邦济世、选择职业、婚丧嫁娶等都会有不可低估的借鉴作用。不难发现,古代家训的核心内容与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内涵或一脉相承,或意义相近,或主旨相通,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融通,批判性地进行改革,以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感染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构建出当代高校思政课的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力争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是总书记赋予我们高校教师的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中孝老爱亲和勤俭节约不能缺失。“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世瑰宝。古人有言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是非常独特的存在,在全球文化范围中,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重视、推崇和弘扬孝。早在《论语》中孔子就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孝”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此后,历朝历代的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等先哲圣贤也都论述过“孝”字。正如晚清曾国藩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古代家训中的“孝”从来不缺席,几乎每一部家规家训都把孝老爱亲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不厌其烦地谆谆告诫后生小子。《韩诗外传》里所载皋鱼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后人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更是不可或缺的家训要义。毋庸讳言,近几十年来,孝老爱亲的美德流失得比较严重,不孝顺长者、不爱敬亲人的事例屡见于各种媒体,甚至有一些灭绝人性的事例令人扼腕,令人惋惜。古人云: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一个不孝的人,决不能成为一个忠臣;一个不孝的人,怎敢奢望他能成为爱国志士?试读唐代一女子名卢氏写的《训子崔玄暐书》,训诫儿子居官不可贪财,这才是真正的孝子。

吾见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云:“儿子从宦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闻赀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恶消息。”吾常重此言,以为确论。比见亲表中仕宦者,多将钱物上其父母,父母但知喜悦,竟不问此物从何而来。必是禄俸余资,诚亦善事。如其非理所得,此与盗贼何别?纵无大咎,独不内愧于心?孟母不受鱼鲊之馈,盖为此也。汝今坐食禄俸,荣幸已多,若其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孔子云:“虽日杀三牲之养,犹为不孝。”又曰:“父母惟其疾之忧。”特宜修身洁己,勿累吾此意也[5]。

卢氏将“孝”的内涵扩大到了居官清廉,崔玄暐正是由孝子而成为清宫,如此含义丰赡的家训引入思政课岂不是非常有益吗?我们看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 “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6]

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语·周语下》载:“史佚有言曰:‘动莫如敬,居莫若俭。’”李商隐《咏史》诗句高度概括出了节俭之益和奢侈之害:“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因此我们可以古代家训中有关勤俭持家的训诫非常之多。著名篇目如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既引述大量材料展示了“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普遍性和真理性,又现身说法教育儿子司马康“身当服行”,还“当以训汝子孙”。要治理好一个家庭,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严格要求每一个家庭成员,朱柏庐《治家格言》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勤俭的天敌是奢侈,勤俭可以兴家、助廉,奢侈可以破家、败身。倪思《经锄堂杂志》云:“俭则足用,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奢则用不给,奢则贪求,奢则掩身,奢则破家,奢则不可以训子孙。”奢侈和贪欲是孪生兄弟,它们往往互为因果,致人败身破家。人如果嗜欲无穷,则必有贪鄙悖乱之心,淫佚奸诈之事。陆游《放翁家训》即言:“世之贪夫,溪壑无厌固不足责。至若常人之情,见他人服玩,不能不动,亦是一病。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意亦何用,使人歆艳,于我何补,如是思之,贪求自息。”就值得后人玩味不已!同样不必讳言,前些年高校学生浪费粮食饭菜、攀比豪华穿戴的形象比较严重,口中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诗而将半盒米饭半个馒头、没穿几次的衣服鞋袜随手丢进垃圾桶乃司空见惯之事,实在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因此,把古代家训中勤俭节约的内容及时融入高校思政课则已是责无旁贷、刻不容缓之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7]即此而论,在思政课的融通构建中,只有不断将传统美德的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提升政治认知、道德素养,才能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报告中博大精深,高屋建瓴、细大不捐地指出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和途径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意义,他认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必须旗帜鲜明讲清楚: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因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亦即“学”,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一个对知识一知半解、长时间不认真读书、几年内没有科研成果、“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老师是讲不好任何课程的,这样的教师不应该继续留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之中。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观念,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打铁先得自身硬,教师的业务素养的不断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古代家训与思政课的融通构建而言,我们在讲爱国主义精神时尽量少举那些人人皆知、耳熟能详的例证,而要从古代家训中寻找典型的例证,例如明代任环的《寄子书》:

“我儿絮絮叨叨,千言万语,只是要我回衙,何风云气少,儿女情多耶!倭贼流毒,多少百姓不得安宁?尔老子领兵,不能除讨,嚼毡裹革,此其时也。岂学楚囚对儿辈相泣帏榻耶?后来事未知若何,幸而承平,则父子享太平之福;不幸而有意外之变,但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咬定牙关,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汝母前只可以此言告之,不必多语。”

“儿辈莫晓,人生自有定数,恶滋味也常有受用处,苦海中未必不是极乐国也。读书孝亲,毋贻父母之忧,便是长聚首,亦奚必一堂哉?”[8]

这是一封以家书形式写就的家训。作者任环(1519—1558),是嘉靖年间著名抗倭英雄,屡建战功。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每当有外族侵略者犯我边疆、掳我财物、杀我百姓之时,总会有一批披肝沥胆、奋起反抗、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英雄脱颖而出。任环是其中杰出的一员。他在苏州任同知时,负责苏州、淞江一带的抗倭防务,守太仓时,《明史·任环传》载“尝与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差点儿丢掉性命;“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这封家信写得通俗易懂,激昂慷慨。面对倭寇的“流毒”,作者决心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认为这是献身国家与民族、啮雪吞毡、马革裹尸的大好时机。再如文天祥的《狱中家书》、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林则徐的《复郑夫人书》等,都是极好的例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只要思政课教师勤于读书、潜心备课,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是可期的。

如何读书,读好书,读有益于人生的书,是专业课、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方面古代家训中记述非常多。袁枚《黄生借书说》主张“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一种看法而已;清人孙枝蔚的《示儿燕》则有他的见解: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9]

这是从“惟多读书可以使人敬,惟至诚可以使人感,惟耕田可以不求人”的角度提出“初读古书,切莫惜书”的建议,只要能多学习各方面知识,让书籍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么“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这样做显然比置书不读、附庸风雅的所谓藏书家有意义得多!孙枝蔚的确是儿子的良师益友,他的这一观点在印刷业高度发达、购书藏书越发容易的今天,尤为值得深思!这样的论证既新颖独特,又通俗易懂,若引入思政课定会得到学生的喜欢,也能充分提升学生对读书和读好书的认知。

讲好思政课不仅要有“学”即充实科学的内容,还要有“术”即教学方法,更要有“道”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三者不可或缺,也不能偏废,如何将三者能有机融合而臻于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科学统一的境地,是思政课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思政课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10]。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可以充分发掘并吸收古代优秀家训中的养分;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借鉴古人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举一反三、不愤不启等成熟优秀的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目标,规划思政教学的要点和重心,并体现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让思政课成为教师乐上、学生爱听的金课,使思政课教师成为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书育人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所选择利用的、能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各种要素的总和[11]。高校思政课非常有必要深入细致地发掘并研究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中的教学素材资源和教育方法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而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不仅是文化传统和传统家庭美德的结晶,也是警世育人的重要教材,我们相信,将古代家训文化合理科学地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中,既可以丰富并发展壮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资源,也能为高校思政课提供育人原则、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知古鉴今之效,以便更好地拓展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样,异彩纷呈。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古代家训文化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一小部分,诗词、曲赋、古文、民族戏剧、曲艺、书法、国画、对联等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同样应当从诗词、曲赋、民族戏剧、书法、国画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教学素材资源以拓展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

猜你喜欢

家训思政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思政课“需求侧”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