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淘滩,低作堰”全面对标新高考改革
2021-12-06陈小书
陈小书
(永春第一中学,福建 永春 362600)
2020 年11 月25 日,福建省召开了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工作视频会,公布了适应性考试时间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时长与原来一样,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等6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 分钟。新高考改革的靴子总算落下一只。
之前,6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都是90 分钟。仅这个考试时长的改变,就可以确定本次改革是脱胎换骨的改革。考试时长的改变,意味着考试难度、题型、题量、赋分的改变。
高考的综合卷改为福建省自主命题,本身就是一项重大考试改革,不仅仅是回首,而且是转身了;不仅仅是换了车,而且是改了车道。语文、数学、英语要紧跟全国高考改革的方向,选择性考试科目要研究福建高考改革的趋势。
2016 年,福建卷改为全国卷,考试时长、考试分数是一样,只是命题者不同。2021 年,全国卷改回福建卷,不仅命题者不同,而且考试分科,考试时长、考试分数都不一样。新高考的考试题型、题量、题目分值还不清楚,考试范围也还没有最后确定,对于一线教师,这是最迫切想知道的事情,最盼望的是考试题型、题量、分值、难度能够尽快明确和稳定。
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试卷难度,是左右复习深度的定盘星。考虑到等级赋分时,家长、考生的接受度,借鉴新高考先行省份的做法,可能高考考试难度会有所增加。高考考试难度,将是一个难以把握的尺度,这是一线教师焦虑的另一个原因。
面对变幻不定的高考形势,我们该怎么办?
“深淘滩,低作堰”是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的治堰理念,仍然在灌溉、造福着成都平原,其中蕴含的智慧,远远超出了治水本身。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借鉴!
面对新高考的挑战,我们的应对之策是:深挖掘研究,低重心发力。
一、从高考中的价值取向、考试内容、试题情境、问题设计等四方面,精准研究
1.价值取向是试卷命制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新高考将更加注重考查“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全面发展。依托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实现全面发展的价值引领。
2.学科知识是试卷命制的基础。只有结合学科知识的考查,试卷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落地。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构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要全面对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命题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新理念转变。高考内容改革要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对“体美劳”的考查和引导。
3.试题情境是试题考查的载体。“情境无处不在,无情境不成题”已成常态,近年的试题命制常常以生产生活、社会自然、体育劳动、科技学术等素材设置试题情境,以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学生应对试题情境的能力,表明学科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设各种真实情境,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求解,促进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从得分到育人的转变”,最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4.问题设计是试卷命制的关键。价值取向的实现、考试内容的考查、试题情境的设置都要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达成考查目标。问题设计从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出发,在对“五育并举”的全面考查的同时,注重与价值取向、考试内容及试题情境相匹配。设计的问题,必须着力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激活学生的学科思维,引发深度思考,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考查,贯彻全面发展的理念。
5.研题磨题是把握方向的根本。教师们要从6 个方面开展研题磨题活动,对高考试题进行深度研究,探求命题规律,探寻命题奥妙,从而跳出凭经验、走老路、程序化的复习框架,创造性地抓好复习备考。
(1)总结历年考点的考查形式、角度、能力层次和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及赋分的规律。
(2)选编历年典型高考题组,进行系统训练,注重考点原理分析,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3)加强历年同质同类热点试题研究,注重应变能力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历年典型高考题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教材中的原型进行深度剖析。
(5)指导学生把握重点知识的考试形式和解答要求,说明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规范解答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与高考要求完全接轨。
(6)加强对高考试题的深度研究,从历年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从近期试题的研究中找趋势,从对相同考点试题的对比研究中找变化,从各种试题的集中研究中找动态。
二、从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精选练习、饱和训练、跟踪指导等四方面,狠抓落实
1.打造高效课堂。复习备考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怎样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创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教师们的人生舞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一生的永恒追求!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高三年的课堂给人一种“多、快、浅、低”的感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容量大,“撑得慌”。课堂容量的多少应当有一个临界点,一味地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只能是不辨轻重。当然,“少”不是无原则地少,而是紧抓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简约而不简单。
课堂容量大必然导致快,快速“吃”下的东西,大多还是要“吐”出来的,看似“学”得快,实际上是低效的。多媒体的频繁使用,灌输的成分更大。课堂容量过大,使教师有深度的引领和学生有质量的思考成为一个“快闪”,这是一种“不好的教学”。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学习留存率高的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
现实中,课堂的“多快好省”,结果是学得浅,学生只学到“皮毛”。学习还是要“想”的,即便是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学习,也要有“思考”的成分。不能以“结果”代替“过程”,以“告诉”代替“体验”,以“示范”代替“试错”,过程也是目标,体验就是“发现”,错误蕴含着真知。在课堂上,我们往往把这些过程压缩、把体验略过、把参与删除,无过程、无体验、无错误的“三无”课堂,看似饱满、流畅的课堂,其实是没有智慧、失去灵魂的课堂。要让课堂成为师生深度交流、积极参与、开启思维的智慧课堂!
2.精选练习。练习选择要做到“一新二有三不”。
一是新颖,避免陈题百出。
二是有坡度,设置的问题有坡度,层层递进,区分度高。最好是一个题目能揭示或考查一系列规律。有滚动,不能学到哪,做到哪。对重点、难点、易错点的问题,要采取滚动设置题目和练习,穿插在平时的训练和练习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说,我们之前练过的,这阶段没有做,所以学生回生了,没考好。教过了,学过了就要会。我们设计的重点题目,不只出现一次,而是多次反复出现,从不同的角度、层次考查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上升。
三是不偏不怪不难。选择练习不能不加筛选地搬用现成资料或套题,备课组对复习资料要进行整合处理,备课组成员要分工协作,加强对外地试题的收集、整理、思考、重组,教师跳进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减少练习量,增加思考、反思时间。
3.突出“饱和量训练”。复习而不做练习,如入宝山空手而归。训练不落实,是阻碍我们继续提高质量的拦路虎。训练环节不到位,是阻碍我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上线率的“最后一公里”。如果我们不能突破这“最后一公里”,我们的成绩就会停止不前。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赢在训练,输也在训练。“赢是练习的落实,输也是练习的落实”,其实,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落实和督促上所花的时间,与备课、上课的时间应当是一样多的。
作为教师,上课不怕,最怕的是批改一大批作业。作业天天都有,如果再有一次练习或考试,哪更费时费力。但是,如果不在练习的督促和落实上花时间、下功夫,那么只能说作为教师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
备课、上课、作业、练习都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落实都会产生教学质量,那个环节得到改善,都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不但要上好课,更要时刻关注、督促检查学生练习的落实情况。班主任不仅要教育学生认真复习,更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练习。
你有千招万招,不如抓好“练习落实”这一招,因此,要牢固树立“练习落实一小步,成绩提高一大步”的训练意识,在坚持“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同时,更加突出“作业练习落实”的支撑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决定非凡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训练”的程度。
抓早、抓准、抓实,改进训练环节,落实“适应+基础,强化+综合,限时+规范”的“三步走”训练策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落实尖子生跟踪指导。通过全程跟踪,定期会诊,实现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扬长补短,落实差异化训练;通过设定奋斗目标,开展小组互助,实现自主化反思,达到“把长板拉长,把短板补上,把裂板加固,把薄板强化”,真正实现品质化发展。
尖子生辅导,特别要重视差异化训练,对尖子生实行“订餐+配餐”制,精准地解决了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选题,实行“订餐制”。实验班教师确定若干选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组合成专题,向学生讲授;另一方面是学生点题,教师“配好餐”。学生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告诉教师,实验班教师组织材料,帮学生答疑解惑。
三、从训练中的时间适应、节奏适应、试题适应、考前指导等四方面,精心辅导
不同组合的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不同,物化地、史化地组合最早考完,史政生、物政生组合最迟考完,不同组合的考试节奏互不一样,如何适应、如何把握考试节奏,应该有所不同。
原来选择性考试科目平时考试的时间都是90 分钟,现在是75 分钟。在75 分钟的考试的时间内,如何合理安排各种题型的答题时间?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应对的。
我们可以通过几次模拟考试,出台各学科《考前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考试节奏的“金钥匙”,形成适合自己的答题模式和答题策略,让学生在丰富必备知识和提高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把注意力集中在答题模式和答题策略的完善上,使具备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真正转变成考场上得分的有力武器。
新高考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有待于揭晓的问题,需要我们时刻关注。
我们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桅杆意味着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风向标。“桅杆”是一种信号,它预示着事物的发展将由少量的东西变成大量的东西。看“桅杆”就是把那些苗头性、倾向性的东西辨别出来,然后分析它的走向和演变,从中认识和把握规律。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桅杆”预示着某种动态,就得提前跟踪、密切注视、及时跟进。如果“桅杆”昭示着一种大的方向,就得提前布局,尽快地顺应这种潮流。无视、忽视或不懂、不善看“桅杆”,或将导致机遇的错失,让机遇擦肩而过。
我们需要密切跟踪新高考改革动向,深入研究,把握方向,确实提升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