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教育生态 党委政府部门要带头作为

2021-12-0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升学率应试评价

温 青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这是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的第一句。这个方案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客观地说,“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等,都有明显提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教育评价导向,在基础教育领域依然根深蒂固。曾经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行为,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在一些地方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扭曲的社会舆论和狭隘片面的政绩观,裹挟着某些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教育的根本任务抛在了脑后。功利化的教育,让教育的评价指标只剩下单一的分数。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的成绩,成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办学质量以及考核相关领导政绩的主要依据。于是,在行政部门的鼓励或者默许下,一些非正常的、甚至曾经明令禁止的应试教育手段开始纷纷“合法”化,如:允许甚至鼓励学校周末或者夜间补课;省市质检要求统一阅卷,并进行成绩排队;主动引入民间机构对考生进行扶优补差;对各个学校下达升学指标;默许媒体炒作高考状元及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人数;以中高考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比,发放奖金;将应试教育做得好的学校树为典型,甚至召开现场会,介绍推广经验,等等。正应了那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重压之下,许多学校不得不放弃或者弱化与中高考无关的其他教育活动。许多学校不再开设校本课程;不再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流于形式;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课程被边缘化,课外活动更是可有可无;德育活动也多是围绕高考、中考的励志教育进行。学生的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基本只停留在口号上,不被重视;甚至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为学习成绩让路,学生只要成绩优秀,其他的缺点都可以原谅,“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照样非他(她)莫属。

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一切以提高应试成绩为目的,强调多年的素质教育难以落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灌输为基本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比比皆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依然是提高分数的法宝。

有人辩解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伴随着素质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同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这样的辩解十分有害,为应试教育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事实上,这是混淆了应试教育与应试能力的概念。应试教育指的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只以分数高低评判学生的能力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而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然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不同的,它们是完全对立的教育观,不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问题。虽然两种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与结果呈现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或重叠,但绝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混淆二者的关系就会模糊教育目标,带偏教育行为。

还有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由,为应试教育站台。说是百姓满意的教育就是高升学率的教育,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就是中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学校。这样的说法同样是片面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存在这样的观念,但这不等于人们支持应试教育。事实上,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心知肚明,许多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的培养教育下取得好的应试成绩,另一方面又痛恨沉重的应试压力对孩子身心的摧残。他们普遍希望中国的教育体制能够有所改变,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减轻,孩子在学校能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培养,拥有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前不久有人把湖北某中学学生在食堂排队买餐时,人人手中都拿着书本和学习资料埋头苦读的视频发到抖音上,还加上“你有多努力,就会有多优秀”的标题。原以为这样的视频会引来一片赞扬,没想到留言中却是一边倒的负面评论。很多人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担忧,批评学校把孩子培养成了读书、考试的机器,质疑这样的教育是否真能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显然,这样的应试教育典型校并没有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可偏偏我们的一些地方教育官员将其视为样板,热衷于组织本地学校和教师前往学习取经。

一些人选择性地将应试成绩的高低与百姓是否满意挂钩,却故意忽视教育方针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客观现实,这只能反映我们的教育官员畸形的政绩观。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舆论简单地将教育质量等同于考试分数,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其他的评判指标。而这就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可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教育官员,面对不断恶化的教育生态,非但不能坚守教育底线,反而推波助澜,固守错误的评价导向。

也有的人说,我国学生在历年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国际PISA 测试中均取得突出成绩,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不错,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但我们的孩子学习效率并不高。中国学生花在课外学习上的时间远多于其他国家。机械重复的训练,让我们的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牺牲的却是综合素质更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短板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不足,尤其要从教育根本任务的高度来审视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补齐短板。切不可用成绩来掩盖问题。

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就是要拨乱反正,遏制教育生态持续恶化的倾向,让教育回归正轨。《总体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不得”“严禁”“坚决”事项:“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等等。这些重话抓住了教育的痛点,明确了整改的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创新”一词被反复提及,贯穿始终。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人才教育和培养规律告诉我们,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特殊的品质,如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意志力、独立思考能力、协作精神、责任心、自律性等,而这些基本素养需要从小培养、引导和保护,基础教育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任。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能否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教育生态能否得到有效改善。我们的政府官员应率先提高认识,带头作为,严格遵守《总体方案》的有关规定,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嘈杂的教育争论中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使命,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升学率应试评价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分析磁场应试中的四个易错点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错别字先生
应试良方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