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视角下蓄洪区灾后重建研究——以淮河流域蒙洼蓄洪区为例

2021-12-06

关键词:资本村民

张 慧

社会资本视角下蓄洪区灾后重建研究——以淮河流域蒙洼蓄洪区为例

张 慧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其发生揭示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种种联结关系。本研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以新形势下淮河流域蒙洼蓄洪区的灾后重建为例,从社会网络、组织和规范的角度,分析了蒙洼蓄洪区灾后的社会资本现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在蓄洪区的灾后重建中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又存在一些功能性不足。总体而言,社会资本在形成关系网络支持、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促进利他行为和集体行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蓄洪区内的社会资本在灾后重建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如网络空间狭窄、自组织缺位、内在化环境生态规范缺乏等。最后,根据蓄洪区的实际情况,为该地区的社会资本培育探讨路径,以期助推蒙洼蓄洪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资本高质量参与乡村振兴。

社会资本;灾后重建;社会网络;组织;规范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各种各样的灾害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已成为政府和受灾群众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蒙洼蓄洪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水文,成为淮河干流运用最频繁的蓄洪区之一,自1951年建成以来,已有16次蓄洪,特别是2020年7月20日8时,时隔13年,作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再次开启,涛涛洪水涌入蒙洼蓄洪区,为调解上游洪水流量,削减洪峰,保护中下游堤防、城市、工矿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遭受了巨大损失。蓄洪之后的蒙洼,面临着一系列的生产、生活、生态和灾害重建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一种行之有效且可持续的灾后重建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洼蓄洪区内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蒙洼蓄洪区内的人口从1954年约5.4万人增长到2020年近19.5万人,蓄洪时人口转移规模却在不断缩小,如1975年转移人口为107 313人、2003年为19 142人、2007年骤降为3684人,2020年仅为2000多人。在以前蒙洼蓄洪区的灾后大转移和重建中,以亲戚邻里网络和信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各项防洪工程的建设下,蓄洪时上堤民工数量也在大幅减少,如1975年为14.9万人、2007年为13 080人、2020年为5000-6000人,防洪安全能力在不断提高。其次,蒙洼蓄洪区内的产业发展从过去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在的适应性农业,区内的土地流转率近70%,如今的受灾主体因而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以普通农户为主转变为以承包大户为主。蓄洪区受灾主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迁移流动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比较多,人口结构的变化也给区内的灾后恢复工作带来了一定阻力。在蒙洼蓄洪区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本文在政府各项政策支持的框架下,通过对蒙洼蓄洪区内乡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的方式,考察新形势下社会资本在灾后重建中的表现、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蓄洪区内社会资本培育与积累路径。

二、理论回顾与概念解释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各种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自然灾害是人类所不能避免的,其会产生复杂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近年来,在自然灾害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结构因素在灾害中的作用,尤其是社会资本在灾害风险消减中的作用[1]。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灾后社区及村民生产生活的恢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资本视角是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不同的学者基于自身研究的侧重点,对社会资本作出了相关解释。在社会资本的发展过程中,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首先将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中,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2]在此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梳理并在社会学领域中产生重大影响,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有许多种类的、具有生产性的,并且属于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对处于同一结构中的个人和集体行为产生有利影响,能够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3]。帕特南提出了一个大家普遍认同的概念解释,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4]我国学者也对社会资本作出了解释,大多数研究是将社会资本视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国家社会资本的概念,例如符平提出国家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包括非制度性权威、公民结(Citizen’s Tie:公民个体之间通过私人交往或组织,社团和政党交往而产生的互动关联)和社会信用系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5]。

在灾害的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通常通过对社会资本内容和形式的界定,来研究地震后社会资本在灾后恢复中的应用意义。从社会资本的内容上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普特南对社会资本定义的内容,即网络、信任、组织等,探讨其对灾后恢复效果的影响。例如学者Veeshan Rayamajhee在研究2015年尼泊尔辛杜帕尔乔克地震后发现,社会资本促进灾后集体行动的可能渠道有信任和规范,基于信任和规范的社会交往能够实现团体成员的自我治理和增强社区的复原力[6]。陈升等学者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社会资本的分析,指出社会网络、信任和组织推动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的恢复[7]。除此之外,也有学者通过对社会资本形式的划分,来分析其在灾后恢复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主要有两类划分方式:第一类是将社会资本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第二类是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纽带社会资本、桥接社会资本和联系社会资本。对于第一类的研究者主要是赵延东等学者,赵延东在对自然灾害的社会资本研究中指出:表现为个人网络的微观社会资本和表现为组织、信任、规范的宏观社会资本,能够激发灾区受灾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促使灾区群众的团结合作和积极参与[8]。然而Jessica Talbot和Stefan Partelow等学者,则从纽带社会资本(同质群体间的横向联系)、桥接社会资本(异质群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和联系社会资本(与正式或权力组织所建立的垂直联系)分析这三种社会资本在地震灾区灾后恢复中的作用和局限性。他们认为纽带社会资本加强了现有网络资源的可获得性,桥接社会资本提高了受灾居民对恢复过程的满意度,联系社会资本对已经边缘化的社区成员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尤其指出低收入和农村家庭拥有强大的纽带社会资本、最小的桥接社会资本和很少的联系社会资本[9-10]。Sofía Curdumí Pendley等学者从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干旱后的粮食安全角度,研究了这三种社会资本的作用,他们发现纽带社会资本指数与家庭粮食安全呈负相关,而联系社会资本指数与家庭饮食多样性呈正相关[11]。

综合而言,社会资本的概念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相似性。灾害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地震灾区,而蓄洪区灾后重建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本文借鉴社会资本的共同特点:从社会网络、组织和规范这三个方面,研究蒙洼蓄洪区灾后重建。在亲属邻里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干部关系网络、政府组织和自组织在蒙洼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信息网络也助力了灾后恢复,因此,本文尝试从信息网络角度,探究网络社会资本在灾后重建的政治沟通、社会动员和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三、蓄洪区灾后重建中社会资本的现状分析

社会资本对灾后重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对受灾社区的恢复稳定、灾后重建组织的有序进行,还是重建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社会资本包含了社会网络、组织、规范等多个表现形式。其中,社会网络是链接与共享资源的桥梁和媒介,组织是互惠行为的载体和推动者,规范则是获取资源的保障。特别是灾后的贫困乡村是否具备丰富的社会资本,是考察灾后社区恢复的速度、村民参与重建积极性等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我们在调查中选择社会网络关系、组织和规范等具体指标,以期对社会资本在蒙洼蓄洪区灾后重建中的表现及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一)社会网络中的关系支持

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基于信任所自发形成的关系网状结构。基于相互信任支持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帮助受灾村民尽可能地获得一些救援,从而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种植大户A说:

这次蓄洪把我的桃树全给毁了,都已经挂果要卖了,就这样全没了,国家虽然补偿了但远远不够我这几年的投入啊,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好在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100多万,接下来我打算雇佣当地的村民清理一下田地,改种芡实。

普通农户B表示:

村干部们带头在地里帮助我们抢种补种,到我们这些贫困村民家里了解蔬菜销售情况,积极帮我们想办法联系买家,蔬菜卖出去了,也能减少我们一些损失。有这样的党员干部带领我们大家,我们一定会积极参与,一定很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从调查资料来看,首先,个人和家庭的非正式网络,是人们获得支持的主要来源[12],在灾害的恢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分别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在灾后的恢复工作中,受灾村民充分利用自身信任的熟人社会网络,获得一些资金和劳动力的支持,以此为基础保证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调查,蓄洪区内的承包大户在这次蓄洪中损失相当严重,然而他们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完全等靠国家补偿,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同时依托蓄洪区内的水资源发展芡实等特色产业。这种从非正式网络中所获得的资源,不仅能够助力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恢复,而且可以强化灾民的社会网络支持,为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其次,除了个人和家庭之外,乡村干部也是灾后重建中非常重要的主体,由村民和干部所形成的干群关系网络在中国乡村社会的纽带中非常独特,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态度[13],将会提高灾后重建的抗灾能力和灾区的可持续发展[14]。在灾后的重建行动中,牢固的干群关系网络,往往会提高村民灾后重建的参与热情和信心,有助于国家政策的顺利执行。在蒙洼蓄洪区的灾后重建中,被访谈到的绝大多数村民都提到村干部通过介绍食堂、超市等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企业,来帮助他们销售蔬菜,由此可见乡村干部拥有比普通村民更优的网络结构、较大的网络规模。

虽然个人、家庭及干部关系网络在灾后的恢复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社会网络关系的负面影响。

某村干部C说:

现在我们的困难就是蔬菜销售问题,我们县里面村里面也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在抖音上打广告、积极联系推荐县乡超市食堂,亲属邻居发朋友圈等,这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部分村民在抢种补种后生产出来的蔬菜滞销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并且还有少数村民怀疑我们有些干部把蔬菜销售渠道私下给了自己关系近的人。

社会网络在提供关系支持的同时,也存在空间上的局限性:一是乡土社会中基于了解和信任的熟人关系,阻碍了社会网络规模和结构的向外扩展,使得受灾群众及灾区由于血缘和地缘上的局限性,限制了潜在的社会支持资源,进而影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恢复的效果。二是若干部网络关系与政策运作结合在一起,可能会使政策执行发生偏移。这往往会引起村民的不满,使得部分村民与干部关系紧张,进而导致灾后重建中出现一些矛盾纠纷。已有研究表明:如果社区仅有高水平的熟人信任,则居民灾后恢复的情况不容乐观。只有当信任半径突破了“熟人”的范围,扩展到陌生人和制度的信任层次时,受灾者的灾后恢复才会得到保证[15]。如果蒙洼区内基于信任的社会网络能够从熟人扩展到陌生人包含村干部,那么区内村民滞销蔬菜的销路渠道,也许就能多元化,获得更多社区内外的支持。

(二)社会组织中政府组织的主导

灾后重建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Dianxi Wang在汶川地震幸存者的生活满意度研究中发现,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幸存者及其家属灾后的生活满意度[16]。这就意味着在灾后恢复过程中,政府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恢复情况,因而受灾群众会更加关注政府减轻灾害的行动和救灾工作的效率,希望获得政府政策上的帮助,以便他们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根据调研,蒙洼蓄洪区的灾后重建涉及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与合作,政府部门有序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抓实抓细受灾区查灾核灾、减灾救灾、复工复产、灾后重建等工作,指导蒙洼灾区群众开展产后自救。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蒙洼蓄洪区的灾区群众也积极进行抢种补种、恢复生产,进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蓄洪区内的基本民生需求。尤其是在对区内弱势群体的灾后生产生活保障方面,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某种植大户D说道:

习总书记百忙之中特意来看我们的生活生产情况,大家纷纷争着和总书记握手,总书记这次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啊!我们蔬菜都已生产出来,抓紧销售出去,我们损失就少一点,接下来我还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继续种一些莲藕和芡实。

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视察,提高了受灾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了各级政府组织的影响力,从而能够动员灾后群众团结起来,积极参与灾后重建的集体行动。由于蒙洼蓄洪区的功能定位,工业和农业都受到了限制,区内相关政府组织在思路上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被动蓄洪到现在的主动用水,积极以商引商、龙头带龙头,完善相关的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了蒙洼蓄洪区的整体抗灾能力。

Yu Bai研究印尼2004至2007年发生的地震时发现,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承担的更多是硬件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恢复,而村民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则能够满足受灾村民微观或非物质方面的需求[17]。本次访谈中也发现蒙洼蓄洪区蓄洪后出现了许多村民自发形成的小组,如区内的老党员自发组织起来主动参与巡堤,部分老人组织起来进行环境卫生方面的清理,年轻人组织起来协助乡村干部转运及分发物资。这些自组织的集体行动,很大程度上源于以前蒙洼蓄洪后灾后重建经历,其促进了蓄洪区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作为农村特色的社会组织——农业合作社,不仅为蒙洼蓄洪区相关重建工作提供机械技术支持,而且其承包大户也起了积极带头作用,带领村民展开生产自救。然而蓄洪区内的自组织在灾后恢复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问题:第一,大多数的自组织都是临时性的,合作行为和集体行动是短暂的,相关工作结束就会解散,无法或者很少能够长期持续参与灾后恢复行动。第二,蓄洪区内长期性自组织数量少、类型单一,几乎都是以农业合作社为主的经济组织,缺乏公共服务方面的自组织。鉴于此,政府应该以此次灾后重建为契机,积极培育和支持村民自组织,丰富区内的社会资本存量。

(三)利他社会规范的有效保障

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参考准则,包括正式社会规范和非正式社会规范。正式社会规范表现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非正式社会规范表现为文化、精神、风俗习惯等。社会规范促进了灾后重建的合作行为和集体行为,为蓄洪区的灾后重建行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除今年蓄洪之外,蒙洼蓄洪区已有15次蓄洪,每次蓄洪后都有受灾群众相互帮忙照看孩子,一起清理环境等互助行为。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原先的信任、利他行为的互助规范在这次蒙洼蓄洪区的灾后重建中依然发挥了作用,灾区内的村民基于灾害的共识,更愿意去帮助他人,为灾后恢复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这就减少了帮助的成本,有助于高效地进行灾后重建工作,使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节奏。同时这些彼此认同的利他规范反过来又培养了一种社区凝聚力和集体责任意识。另外,王家坝精神自2007年提出以来,这种精神被王家坝人代代相传,并且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在蓄洪区的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当地政府及其新闻报道的宣传,王家坝精神不仅鼓励了区内人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也能够将蓄洪区外的人聚集在一起参与重建工作。

某村民E说:

从07年算起,已经13年没有蓄洪了,打心里这次我们也不想蓄洪,毕竟一蓄洪庄稼都没了,但这也没办法。我已经经历了5次蓄洪,每次蓄洪都毁了庄稼,但我们蒙洼人也算是为国家做了点贡献,这些损失日后还可以努力努力,恢复过来。我作为村里的老党员,召集了一些老党员来承担巡堤工作,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积极地搬运物资,还有一些老人主动地清扫环境。大家都明白,蒙洼是我们的家,他们要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还有一些县里面的老师和医生也在这里帮助我们。

某干部F说:

农村人有杂物乱放的习惯,庄台环境卫生各方面有待于加强。现在村里没有具体的环境规范,就算有,大家也不一定遵守,村里人环境意识不强。我们也设置了公益性岗位,主要是给村里的困难村民,由他们每天进行一些环境卫生的打扫。如果每个村民都能不乱放乱堆,那庄台环境肯定比现在好。

另外,通过调研,也发现蒙洼蓄洪区内乡村规范和秩序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一方面,蒙洼蓄洪区内的受灾群众大多数住在庄台上,庄台上杂物乱放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灾后恢复中受灾村民的整体生活环境。虽然区内提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五化”政策,但是区内主要集中关注生产发展,关于环境及设施方面的具体规范较少。同时由于区内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因而蓄洪区内有关环境方面的乡村规范有待加强。另一方面,蓄洪区内自2008年就开始迁建工程,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到搬迁之中,那么,这就可能会造成村民原有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以往人与人之间基于信任而形成的利他主义规范,会因人的流动和搬迁而发生变化,因而互惠利他的乡村规范就须进一步更新和补充。

四、蓄洪区灾后重建社会资本的支持路径

灾害重建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资源,需要组织与组织的合作与协调,需要社会规范与互惠的保障,而这些都得益于社会资本。因而以社会网络、组织和规范为内容的社会资本,在灾后重建与恢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可增值的资本形式,社会资本本身是属于社会发展的范畴,也是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访谈调研发现,蓄洪区内社会资本虽然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正面作用,但同时灾区内的社会资本存量,也有待挖掘和积累,以下从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一)培育现代乡村精英、树立乡村威信

乡村精英一般是指在村庄里具有一定经济、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以及拥有相对资源优势的村民。这些人在乡村的发展中,尤其是在灾害重建中能够发挥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作用,对乡村的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与文化发展等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培养蓄洪区内优秀的年轻人。在蒙洼蓄洪区内,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内呈现空心化趋势,因而政府要积极引导优秀的年轻人扎根农村。根据政府政策优惠及实际情况,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可在区内发展养种植业或者是建工厂等,以增强区内的经济活力,吸纳村民就业,促进村民发展业缘关系,从而丰富其网络资源。这样,他们将逐渐成为区外市场与区内村民之间的纽带,不仅增强村民的经济实力,提高村民的抗灾能力,而且为蓄洪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树立乡村威信,强化乡村秩序。这就意味着,乡村的基层干部要与村民建立信任关系:第一,乡村基层干部要公平地执行相关政策,树立信任。基层干部坚持在救援力量投入、救灾物资发放、灾后心理支持、灾后重建资金拨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平正义,为受灾村民的灾后恢复,创设良好的环境。第二,乡村干部要积极深入基层,积极与村民沟通,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培育良好的干群关系网络。第三,通过一些宣传活动,改变村民对乡村干部的惯常认知。

(二)提升村民自组织能力建设

在蒙洼蓄洪区的灾后重建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存,加快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建,基本恢复企业生产。对于灾区社会关系形态和群众社会支持网络的恢复,政府工作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实际上,灾后重建除了需要物质、资金的援助外,更需要的是群众信心的重塑和社会关系的重建,其中各种类型的自组织,往往能够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村民自组织成员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参与灾后恢复工作,而不是被动等待政府组织的帮助。同时,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村民自组织在政府的主导下发挥桥梁作用,积极争取区内所需要的重建资源。政府要积极培育村民自组织,发挥自组织的作用,动员受灾群众更积极地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针对蒙洼蓄洪区的自组织缺位问题:首先,政府需要转变观念,乡村基层政府应该认识到村民自组织能够弥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上的不足。其次,政府采取政策、资金支持等措施,大力培育除农业合作社之外的其他公共服务村民自组织,如针对区内适龄儿童的相关教育自组织、村民迁建过程中表达利益诉求的政治维权自组织、就业自组织、环境治理自组织等。同时在政府相关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下,蓄洪区灾后重建中的一些临时性自组织,可以发展为服务蓄洪区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自组织,确保集体行动和合作行为的稳定性。最后,村民自组织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社会形象,提供专业服务,通过政府与村民自组织的合作,动员村民参与社区互助、地区巡逻和公共设施建设等社区活动,以促进灾后生产生活的顺利恢复。

(三)构建合理的乡村社会规范

首先,政府应该根据蒙洼蓄洪区内的问题,积极制定一些乡村社会规范,来引导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由于蓄洪区的特殊性,村民们大多住在庄台上,庄台面积小居住拥挤、人畜共住环境差,因而政府除了制定一些安全防洪规范之外,还要制定一些环境卫生规范,指导区内村民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通过这种正式社会规范的执行,能够使得村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将它潜移默化为习惯。其次,居民迁建可能会使一些社会规范发生变化,因而政府在迁建中要将受灾者原有的社会联系纳入考虑范围,尽量保持原有的社会交往,进而使村民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乡村社会社会规范,依然能够发挥作用。对于那些由于移民安置已经使社会交往发生变化的社区,政府和村民自组织要积极开展社区活动。这些活动能促使村民相互联系,创造一种共同经历和共享经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推动以网络为载体的社会资本连接

在此次访谈中,我们也注意到了在大数据时代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社会资本对蒙洼蓄洪区灾后重建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蒙洼蓄洪区内,基层干部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村民销售蔬菜,政府公共网站也成了人民表达意见了解政策的平台,一些互联网技术也被用于灾后公共空间的营造。尤其是微信作为一个新型社交网络平台,在蓄洪区灾后恢复中发挥的作用尤其明显。正如Chu, Haoran在对休斯顿华裔社区使用微信研究中发现,微信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消息传递平台,其动态的用户互动和群组形成,让用户能够有效地建立社交联系,从而获得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促进了个人和社区抗灾能力的形成[18]。微信群作为在线社会资本的载体,在促进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三个明显优势:首先,拓宽了受灾地区个人和集体的社会网络空间,群内成员可获得的信息和资源更加多样化。由于大多数用户通过强关系和弱关系被邀请到不同的群组,群组会有许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加入,群内成员的异质性比较高,因而成员可获得更多的异质性资源。其次,微信群在一定程度也是一种在线社会组织,群内成员各有分工,推动了灾后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决策信息的畅通。相关成员利用微信传播重要的救灾实时信息,并反馈灾后恢复工作的最新进展,协调了灾后重建的行动。最后,微信群作为一个团体,当用户基于信任邀请他认识的人加入群组时,这种信任关系会促使群内成员适应群内相关规范,使他们能够有一种组织内的身份认同感,这往往可以提高他们行动的一致性和互助性,也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灾后的恢复活动中来,维持灾后重建的秩序。因而,以社会网络、组织和规范为内容的社会资本,在互联网时代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政府组织和村民自组织除了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上开设账户建立群组之外,也要通过各种活动扩大他们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资本线上和线下的连接。

结语

通过对新形势下蒙洼蓄洪区的灾后重建研究,发现以社会网络、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资本,在区内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恢复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由社会资本驱动的集体行动会产生更多的社会资本。总的来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信任的邻里关系网络和干群关系网络,能够为受灾村民提供生产生活上的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减轻灾害对他们的负面影响。蒙洼蓄洪区自身由于蓄洪的频繁性,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因而区内群体的社会网络资源同质性较高、规模较小,且干群关系网络中的部分成员可能会排斥边缘化群体,损害相关群体成员合法资源的可获得性。基于此,蓄洪区内相关基层政府人员,要积极推动有一定技术能力和资本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此外,基层乡村干部需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积极关心区内群体成员的生产生活,与村民沟通交流并建立信任关系。

第二,政府组织主导和相关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能够确保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得受灾者更快更好地恢复生活生产秩序。针对相关社会组织的缺位,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积极培育具有多种功能的相关社会组织,以促进蒙洼蓄洪区的综合发展,提高区内群体成员的能力。

第三,新型乡村社会规范保障了受灾村民的互惠和利他行为,鉴于蓄洪区内部分乡村社会规范的“失效”和缺失可能使灾后的社区更容易遭受信任危机,不利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政府要及时更新并完善新型乡村社会规范,维持乡村秩序,丰富区内的社会资本存量。

第四,在网络化时代,以网络为载体的社会资本,在蒙洼蓄洪区的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事件不时发生,与灾害相关的谣言开始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对灾区稳定和灾后重建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政府不仅要推动社会资本线上和线下的连接,而且要加强网络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法治建设,构建有序的网络空间道德秩序。

[1]赵延东.社会网络在灾害治理中的作用——基于汶川地震灾区调查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08):56-64.

[2]黄志坚,吴健辉,方文龙.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资本作用分析——以汶川大地震和SARS的对比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8(09):19-22.

[3]张广利,桂勇.社会资本:渊源·理论·局限[J].河北学刊,2003(03):17-22.

[4]郑杭生,奂平清.社会资本概念的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学术界,2003(06):78-90.

[5]符平.论国家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人文杂志,2003(6):130-134.

[6]Rayamajhee V, Bohara A K. Social capital, trust,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post-earthquake Nepal[J]. Natural Hazards, 2020,105(2):1 491-1 591.

[7]陈升,孟庆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受灾居民灾后恢复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为例[J].经济学家,2010(05):94-101.

[8]赵延东.自然灾害中的社会资本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7(04):53-60.

[9]Talbot J, Poleacovschi C, Hamideh S, et al. Informality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Re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Post-Hurricane Maria Puerto Rico[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20(6).

[10]Partelow S.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disaster resilience: post-earthquake tourism recovery on Gili Trawangan, Indonesia[J]. Sustainability Science,2021(1):203-220.

[11]Pendley S C, Mock N B, Theall K P. How you measure matters; defining social capital in drought-prone area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20:50.

[12]韩自强,巴战龙,辛瑞萍,等.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农村家庭灾后恢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 (4):158-167.

[13]Li Z, Tan X. Disaster-Recovery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arthquake-Stricken Ya’an Areas[J]. Sustainability, 2019(4):993.

[14]Li Z, Tan X. Revitalization of Trust in Local Government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Constraints and Strategies[J].Sustainability, 2018(11):4030.

[15]赵延东,石长慧.信任在灾后重建中有多重要[J].中国减灾,2010(23):22-23.

[16]Wang D, Li D. Social capital, policy fairness, and subjective life satisfaction of earthquake survivors in Wenchuan, China: a longitudinal study based on post-earthquake survey data[J].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2020(1):350.

[17]Bai Y, Li Y. More suffering, more involvement? The causal effects of seismic disasters on social capital[J]. World Development, 2021:138.

[18]Chu H, Yang J Z. Building disaster resilience using social messaging networks: the WeChat community in Houston, Texas, during Hurricane Harvey[J]. Disasters, 2020(4):726-752.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Flood Storage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A Case Study of Mengwa Flood Storage Area in Huaihe River Basin

ZHANG Hui

(Schoo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Natural disasters have complex social attributes, and their occurrence reveals var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ased on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this study takes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Mengwa flood storage area in Huaihe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social capital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flood storage areas,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ufficient function. Generally speaking, social capital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forming network support, promoting orderly reconstruction, promoting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collective action; at the same time, social capital in flood storage area also has some difficulties 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such as narrow network space, absence of self-organization, lack of inte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norms, etc.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flood storage area,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this area,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ngwa flood storage area and social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high quality.

social capital;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social network; organizations; norms

2020-11-1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淮河流域城市群人口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路径研究(17BRK03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淮河文化论坛’名栏建设研究”(SK2019A0304)。

张慧(1994- ),女,安徽肥东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灾害社会学。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1.01.02

D632.5

A

2096-9333(2021)01-0009-07

猜你喜欢

资本村民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