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聚建园、融合强园、绿色兴园、创新活园河北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1-12-06于广宁

河北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产业园现代农业河北省

□文/于广宁

近年来,河北省坚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部署安排,秉承“姓农、为农、务农、兴农”的建园宗旨,坚持“集聚建园、融合强园、绿色兴园、创新活园”发展要求,推动建设了一批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设水平区域领先、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带动农民作用显著、政策支持措施有力、组织管理健全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目前,创建国家产业园5个,认定省级产业园231个,带动市县认定1511个市县级产业园。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主要做法如下:

抓规划布局,构筑梯度有序发展格局

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功能区定位,依托多类型经济地理区域,结合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科学规划产业园,县、市、省、国家级产业园有计划、有重点梯度推进。充分发挥产业园对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全省90%的产业园集中布局在27个特色产业带、12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充分发挥产业园的核心辐射作用,科学划定核心区、建设区、辐射区,已建成核心区349.42万亩、建设区592万亩、辐射区1500多万亩。充分发挥产业园的扶贫带动作用,在贫困地区布局了674个扶贫产业园,平均每个县11个,大力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带动近1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抓机制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一个省级产业园有一个县级领导牵头的管委会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管理、对接服务、政策保障。省级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整合资金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河北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关于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产业园创建文件,带动市县两级积极出台整合资金、信贷支持、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性文件。强化财政资金整合,2017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9亿元,整合农牧、水利、农开、电力、扶贫等项目资金58.3亿元扶持产业园建设。强化财政政策激励导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设立生产导向基金、搭建政策性信贷担保平台,大力推广“政银企户保”合作贷款模式,吸引撬动银行贷款、社会资本达1062亿元。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大力推进村庄整治,联村并建中心村,留足村庄发展用地,盘活现有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收益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依托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以及省内科研院所,组建18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强化联合技术攻关,推广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大力推行“六个一”科技创新模式,即:围绕一个主导产业、安排一笔专项经费、明确一个承载主体、对接一个专家团队、建设一个研发中心、培育一批科技人才,真正让科技人员沉到园区、沉到具体产业和项目。

抓示范带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聚合度

实行一个园区一个特色农产品、一个大型龙头企业、一个大品牌,一个园区,带一片区域产业兴旺。建设大基地,滏东国家产业园辐射带动全省达40%、1亿只的蛋鸡养殖规模,依托鹿泉国家产业园带动威县布局建设了5个大型牧场、7.5万头奶牛养殖,平泉食用菌国家产业园辐射带动15个贫困县脱贫出列,临城核桃产业园、内丘苹果产业园辐射带动太行山优质林果200万亩,藁城产业园带动300万亩强筋小麦种植,饶阳建成百里设施蔬菜长廊。开展大协作,支持龙头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通过收购、参股、共享等要素联结,通过“土地流转+聘用”“订单+分红”、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农民利益联结,打造利益共同体,将小农户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参与分享加工、物流环节增值收益。培育大品牌,实行品牌创新创意设计,开展精准产销对接,培育了君乐宝、五得利、今麦郎,滦平中药材、围场马铃薯、鸡泽辣椒、曹妃甸河豚等一大批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抓“三区同建”,集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联城带乡平台作用,按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选定几个或十几个村为特定区域,大力实施“三区同建”,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又打造农村新型社区,还要形成乡村生态功能区。省级两批确定了28个乡村振兴示范区,11个地市确定了64个市级示范区,由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分包,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在全省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衡水市“三区同建”探索三年来,建设示范点74个,涉及161个村,盘活农村建设用地8000多亩,吸引社会资本达54亿元。

与全国相比,河北省产业园建设工作起步早、推进力度大、创建规范好。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先后到河北省专题调研,总结推广经验。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河北省经验,全国有21个省、市到河北省考察学习。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园规划建设总面积达2428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4.6%,每个园区平均1.4万亩,省级产业园平均6万亩。标准化道路、高标准农田、规模化养殖基地等及“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二是规模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每个产业园平均拥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个,492家(占比70%)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园建设运营,81%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分红、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产业园主体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

三是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鼓励支持产业园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共建农科教、产学研基地。省级产业园平均有3家省级以上科研支撑单位,平均拥有科研人员75名,有82个产业园建有国家级研发推广中心、博士后或院士工作站,共研发推广新品种4021个、研发推广新技术1761项、获得专利323项。

四是品牌建设成效突出。从生产端开始把控质量、提高品质,推动全产业链按标生产,产业园基本实现了“二品一标”农产品全覆盖。省级产业园绿色、有机、地标认证面积占比近30%,拥有注册商标2676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408个,全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十大农产品企业品牌均出自省级产业园。

五是质量效益影响力稳步提高。通过不断打造提升,产业园三产融合度不断加深、产业发展协同性不断增强,省级产业园平均产值15亿元,年增长11%,农民可支配收入普遍高出周边20~50%以上。无土栽培、种养循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休闲农业、功能食品、中央厨房,物联网、网店直销、会员直供等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产业融合的试验区,展现出了现代农业趋势性新图景。

下一步,河北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关于产业园创建的目标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农业”发展路径,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精品产业园,推动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升级转变,把产业园建成为绿色农业的示范基地、科技农业的孵化平台、品牌农业的培育载体、质量农业的发展高地,示范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到2025年创建10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猜你喜欢

产业园现代农业河北省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雨花——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