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及实践路径研究

2021-12-06荣,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魏 荣, 江 佩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教育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实践不仅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基础上,而且契合时代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诉求。伴随社会物质资源的富足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的新型劳动形态促使人们不断更新劳动观念,因此,树立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劳动教育改革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所揭示的劳动的本质、属性等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源流。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有别于动物的根本。“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确证人的类本质并实现其本质力量的突破。马克思提出人类生产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产生的直接源泉,“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马克思澄清劳动本质及其演变过程,并未拘囿于人类学的历史角度,强调劳动的历史价值,同时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结合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规律阐释劳动的具体形式与社会特征。马克思针砭资本主义私有制让本应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生产劳动异化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相对抗的一种异己的力量,并依此强调,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消灭旧式分工,扬弃异化劳动,重塑在资本主义制度枷锁下丧失的人的本性,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才能彰显劳动的真正价值。

基于人类劳动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所转化形成的教育理念,助推了人们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步伐。马克思在批判性分析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中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手段”[3]。恩格斯也指出,“教育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4]随着人类实践能力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劳动对技术和知识文化的要求不断增加,实现社会生产部门各独立系统间的协作诉求强烈,现代教育推动了生产资料和社会关系的代际传承。马克思明确了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因为劳动能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和科学成果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并有效提升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将综合技术教育与普遍的生产实践的结合,可以有力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阶级及其后代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利的剥削,使劳动者逐渐摆脱由于旧式分工所造成的自身发展的片面性,获得现代科技发展所要求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实现劳动者身心素质的发展。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理念,并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规律以及生产劳动的发展情况出发加以丰富和发展。在《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一文中,列宁批判了党内存在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的错误思想,“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所要求的高度。”[5]因此,在苏维埃学校的建设中,列宁要求学生不仅要接受综合技术教育,还必须参加生产劳动。1917年列宁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党纲草案,规定要对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进行免费的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科学地设置教育学科门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劳动课程和学时,帮助青少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社会所有部门的生产情况,掌握现代化生产所要求的工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著名的《共青团的任务》一文中,列宁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实践对于共青团成员成长的重要性。“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只有在与工农的共同劳动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6]列宁强调,青年学生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理论知识的阅读和学习,只有在将自己的理论所学与实际训练结合起来,与工农共同参与劳动生产实践,才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列宁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苏维埃建设的一系列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点在中国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因时而进,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把教劳结合作为培育具有崇高品德和真实本领的年轻一代的重要道路,并上升为党的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将劳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要求在中小学开设手工劳动课和生产劳动课,使学生掌握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技能,初步建构了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体系,但在政策落实中尚存在地区、课程不平衡的问题,还未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健康的劳动文化观念。三大改造完成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始呈现出体系化迹象,但同时也存在政治化和实用技术化倾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探索改革开放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融合发展模式也被提上日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提出赋予劳动教育更广泛的内涵和价值。1982年《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各级各类学校的特点出发,探索和落实新的社会背景下实行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和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为现代化建设积累大量的劳动后备力量。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站在新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探究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改革思路,在2001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新形式成为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这一改革措施重构传统学科课程的内容体系和组织方式,更加注重整合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从侧重手段、途径等工具性选择逐渐走向态度、情感、观念等价值性目的。劳动教育的旨向在我国经历了由体力劳动、思想改造到培养劳动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发展,功能实现了服务经济建设与教育对象素质提升的复合。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念及其中国化发展成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分析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强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承接中国共产党关于劳动教育的发展观点,顺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特征,厘清蕴含时代新设计和新要求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是开展教育实践的前提。

(1) 揭示劳动形态表象差异遮蔽的实践本质 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劳动形态,尤其是物理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深度交融不断衍生的数字化新型劳动,正在重塑人们的劳动观念。伴随技术跨越发展所催生的行业领域及其多样化的劳动形态,增加了劳动属性表现的潜隐性,一定程度遮蔽了人们对劳动实践本质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首要理念是揭示并理解多样化劳动形态,特别是高技术附加值劳动表象下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能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过程及其成果,具有普遍性、直接现实性和能动创造性等特征。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性劳动和精神性劳动,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实践:物质性的体力劳动能为人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物质产品,精神性的脑力劳动能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展开及深入发展提供“蓝图”。实践过程推进劳动向深度、广度发展,“为了通过消灭外部世界的规定(方面、特征、现象)来获得具有外部现实形式的实在性”[7],从而不断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空前丰富,人们闲暇时间日益增加,以劳动时间灵活化、劳动场所自由化、劳动管理虚拟化为特点的新型劳动形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以投入创造和情感为主的“非物质劳动”的兴起,更是挑战了传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建构的劳动形态格局,并对即将走上社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的劳动观产生深刻影响。然而,一切真正创造价值的劳动都是以身体力行为基本特征,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与合作中所完成的实践活动,劳动形态多样化的表象之后都具有劳动实践的本质属性,劳动者将自己的目的、计划、思想、情感、个性对象化,通过以自身为载体或以附属技术为载体的实践使客体直接或间接体现主体的本质力量,从而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性、精神性、交往性、审美性等综合需求,同时,主体也在劳动实践中能动掌握规律并汲取源源不断的知识和经验,不断释放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推动实践的发展。

(2) 塑造青春奋斗与社会奉献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参加劳动实践的一种积极状态,展示出劳动者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的精神面貌。不同社会形态下对劳动的理解不同,劳动精神也有差异。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导,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劳动精神,集中体现为不懈奋斗、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等优良品质。信息社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发展虽然改变了劳动形态,但并未泯灭奋斗和实践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秉持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自强不息等理念始终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塑造的价值追求。优渥的物质环境以及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容易导致青年奋斗意志的弱化,因此,要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靠的就是一代代人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锤炼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塑造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人生奋斗最闪光的品质是奉献。社会奉献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道德主体能自觉让渡个人利益,并且其奉献行为在意识和动机方面具有理论自觉性,完全出自道德主体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外在力量的强制[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大学生青春奋斗与社会奉献劳动精神的新时代价值遵循,只有将奉献精神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付诸行动,由“应然”状态转向“实然”状态,青年大学生才能主动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敬业奉献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 追求立足广阔社会平台的体面劳动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发展的逻辑推演,体面劳动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真精神,即劳动应是人自由自主的活动,只有扬弃剥削阶级社会的异化劳动,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走向人的本质的复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9]。这不仅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新时代社会民生的关切。随着时代的进步,劳动者对体面劳动的体验,不仅来自于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创造财富的乐趣,拥有发掘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劳动平台,享有劳动者的自豪感和安全感,而且来自于社会营造的“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确立积极健康的劳动者权利与义务、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界限,以及社会树立的尊重劳动的道德导向等。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的体面劳动是将“谋生”与“谋事”、“享受”与“享有”、“权利”与“责任”有机结合的劳动。劳动教育要将学生的需求、个性、成长特点与教学实践规律、社会发展方向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的才能、禀赋、兴趣,增强其适应变化和参与劳动竞争的能力,使其将劳动真正转化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非单一的“谋生的手段”,基于广阔的社会领域,将理想与劳动创造相联系,共享劳动成果。

(4) 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都应该值得尊重和鼓励。“创造”是一个反映时代特征的新理念,赋予了劳动新的含义。创造性劳动是人充分利用其劳动技能,通过知识、思维、技术的创新,创造新的生产条件、方式、劳动成果和社会需求的劳动。它建立在开放性思维和挑战性实践的基础上,是人本身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实现创造性劳动不仅需要热情和体力,更需要投入智力和智慧。解放思想是创造性劳动的前提。高校在实践活动中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和广阔的平台,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深入思考事物间的客观依存性并总结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发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形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性思维以及研究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培养。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创造性劳动的支点。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渠道,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向他们提出的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并将这种要求不断内化为创造新事物的需求和愿望,及时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在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将主观愿望转化为现实成果,实现重复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的跨越发展。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1) 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校园文化氛围 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培养,而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则有赖于建设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校园文化。首先,充分发挥校园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同辈群体是大学生社会化阶段的重要影响变量,同辈间相似的生活经历、体验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深刻。高校聚焦劳动教育主旨开展身边榜样选树活动,挖掘勤学苦干、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公认典型人物与事迹,引导大学生认识劳动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客观评价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之间的关系,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劳动的敬畏之心。其次,充分发挥高校新媒体平台的主阵地作用。劳动教育是集内容和形式于一体的活动,而新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叠加效应[10]。针对“00后”大学生群体“网络原住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高校需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的优势,对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事迹及其道德观、价值观、工作观等精神文化进行宣传与展现,带领学生参与创作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并在学生中积极推广传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劳动文化熏陶效益。同时,邀请劳动模范以微直播的形式与广大师生开展线上交流,学生可以即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创设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共同剖析一些具有较强隐蔽性的消极思想,引导大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形成永续流传的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

(2) 设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品质 在数字劳动逐渐增加的社会背景下,虽然数字劳动以“符号”“信息”为载体,但其驱动的劳动主体仍然是现实中的人,劳动交往的实践本质并未消失。如何强化现实社会的劳动实践,推动数字劳动与现实劳动的有机结合进而彰显劳动实践的本质与价值,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引导大学生平衡现实与虚拟空间的活动关系,加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在现实双向对象化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感受生活,收获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并内化为精神追求,继而投射于数字劳动环境中,形成不同劳动形态实践品质的良性互补。其次,做到基础性和探索性相结合创设适宜大学生劳动学习环境的实践条件。包括设置培养学生耐挫品质的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指导学生参加劳务型或服务型的工作,提升他们的自立意识,使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其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从事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的劳动岗位工作,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勤工”与“助学”的结合。同时结合各专业学生特点,借助“暑期三下乡”“三支一扶”“红色之旅”“公共危机处置”等高校第二课程育人手段,鼓励大学生用知识技能服务基层一线,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厚植劳动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最后,善于运用社会平台拓展学生的劳动实践范围。高校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与企业开展合作,使学生能够进入文化底蕴丰富、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企业或行业部门开展劳动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 挖掘教育教学环节的劳动教育资源并积极引导 课堂教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劳动教育应充分运用课堂教育教学资源。第一,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要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充分挖掘高校专业课程中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如理科的科研实验、天文观测、地质勘探等都具有鲜明的劳动特点;工科中的建筑、机械、电气等应用技术和工艺,也是劳动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鲜活实践;艺术领域内的美术创作、绘画设计和音乐创作等,都是手脑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同时,要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劳动伦理和劳动发展趋势教育,深化大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认知,培养大学生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淡泊名利、敢于奉献、勇于创新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主动适应社会竞争,在就业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二,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作用,与劳动教育形成呼应。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中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经典的解读,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为依据,厘清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中强化对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学习与贯彻,使大学生对习总书记关于劳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系统论述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中加入对当前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形势的分析与展望,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第三,高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行业需要,综合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确劳动课程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科学设置劳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通过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毕业实习等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真挚的劳动情感,使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 统筹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理念 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协同共进。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协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构对家长开展劳动教育特别是家庭劳动教育的宣传、培训与指导,增强学生家长主动承担孩子劳动教育责任的意识,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优化家庭劳动教育形式,创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家庭风尚,注意以自身良好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其次,高校要不断拓宽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平台,例如由各班级推选一名优秀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成为助推学校发展的“智囊团”“督学团”,为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通过积极开展“家长活动日”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及劳动能力。最后,设计家校协同劳动教育的激励措施。高校利用好寒暑假期制定学生劳动教育培养计划,将学生假期的劳动表现计入毕业综合实践评分,鼓励学生积极分担家务、走进社区参与帮贫扶困和关爱老人活动,学校通过qq、微信、短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根据真实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在双向互动中总结劳动教育的科学方法,形成家校劳动教育沟通常态化工作机制。

(5) 组织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 “劳动是与灵活的技能和技艺、手脑并用、创造性的思维相连的劳动,而不是指那种单纯的、令人疲劳的、缺乏思维锻炼的体力劳动。”[11]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劳动能力不仅是劳动教育适应新时代、满足国家发展的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能力的描述。首先,用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高校通过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搭建学科交叉的学习平台,整合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获得广博的知识体系。运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和实训环节,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打破成规的思维品质,灵活驾驭各种思维形式,从而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丰富的创新性劳动成果。其次,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格培养相结合。新时代的创新性劳动不仅仅需要创新成果的呈现,而且需要创新者拥有健康、快乐的创新体验。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坚忍、乐观、坚持、合作、包容等积极人格,为学生投入创新性劳动实践提供精神资本。再次,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有助于提升其劳动创新能力的竞赛。发挥全国、省市以及学校等不同层次的学术竞赛平台功能,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使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宽容、竞争的环境中开阔眼界,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最后,高校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对体现创新性劳动性质的学生创业项目的立项,提供创业基金和免费办公场所与公共设施,鼓励大学生在开展创业项目中,实现理论知识向创新实践的转化。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