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应用列宁“灌输论”路径探析
2021-12-06魏震雷钟发亮
魏震雷,钟发亮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强调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再次肯定了“灌输论”的当代价值。但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态势和现实境遇来看,在新时代创新应用列宁的“灌输论”依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这一精炼的论述为“灌输论”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要清晰理解列宁“灌输论”的核心内涵,深刻认识“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实困境,准确把握破解困境、创新应用“灌输论”的科学对策。
一、列宁“灌输论”的核心内涵
《怎么办?》一书是列宁在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中完成的著作,该书系统地阐述了“灌输论”的核心内涵,围绕灌输的主客体问题,解答了为何灌输、谁来灌输、对谁灌输、怎样灌输等一系列问题,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列宁分析了俄国工人运动的“自发性”,为了实现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必须进行理论灌输。各国历史已经表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2](P37),他们尚未形成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社会主义意识,而“社会主义意识”首先是形成于工人阶级外部的,因为“现代社会主义意识,只有在深刻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来”[3](P37)。为了将来自工人阶级外部的“社会主义意识”引入工人的头脑中,把“自发”的工人运动转化为“自觉”的阶级斗争与革命,所以必须运用“灌输论”的手段。
其次,列宁“灌输论”有其特殊主体和特定对象,灌输的主体回答的是“谁来灌输”的问题,他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灌输的客体回答的是“对谁灌输”的问题,从灌输的任务目标来看,可以明确客体主要以工人阶级群体为主,以及农民、青年等愿意接受社会主义灌输的其他阶层。主客体之间是一种单向灌输的关系,在灌输这一活动中,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和优势,他们单向性地向工人阶级进行教育和宣传。
最后,列宁在秉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灌输的具体方法。其一,要注重“鼓动”和“宣传”的作用,从而激发工人学习的热情和意志;其二,要注重发挥榜样和模范的力量,反对采用强制的暴力性手段,而是主张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化、激励和引导工人学习社会主义;其三,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3](P364)。
回顾《怎么办?》中列宁对“灌输论”的经典论述,可知其拥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和科学的理念支撑。在新时代继承与发展列宁“灌输论”,不仅是对这一经典理论的“正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求的体现,更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进一步夯实。但任何科学理论都绝非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灌输论”,需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密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使“灌输论”焕发新的时代价值。
二、“灌输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转型期,多种消极社会思潮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通过互联网的传播甚嚣尘上,不断侵蚀着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更威胁着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继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刻不容缓。但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载体等要素都与列宁提出灌输论时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灌输论”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应用也应辩证发展。
(一)灌输主体:理论水平落后,实践能力不足
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灌输教育的主体队伍在不断地扩大,但是队伍的整体理论修养水平却未得到相应提升。目前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列宁“灌输论”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旧的理论层面,甚至断章取义地进行理解,错把灌输论当成一种具体的强制性的教学手段:一方面以教条式的方法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实践,未能真正理解列宁“灌输论”的内在逻辑和实践理路;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对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因此难以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教育中,变成为了灌输而灌输,而忽视了灌输的对象、环境、内容的变化。尤其是供灌输主体队伍可借鉴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数不多。以知网为例,用“灌输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结果不足四百篇,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研究仅有七十多篇,可见无论是对“灌输论”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灌输论”的应用研究,都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灌输客体:主体意识强,对灌输教育的接受度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作为灌输教育的主要对象,对这一教育方式的接受度逐渐降低,并在灌输形式和灌输内容方面表现出抵触情绪,导致灌输教育的效率低,难以真正做到“内化于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含内外两方面:
其一,高校学生群体多处于身心发展的过渡期,根据一定生理层面的规律,此阶段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叛逆心理。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后果,经常以一种“该做的偏不做”的心态来面对问题。在灌输教育中,他们也往往对灌输者的主体地位表示不满,对灌输内容的权威性提出质疑,倾向于以全面的自我选择来否定被动的接受。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灌输的力度越大,越是容易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灌输效果也越差。
其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知识。这种“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渴望以自主参与的形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灌输。多元化的价值观混杂在驳杂的网络信息中,一些腐朽堕落的落后价值观会对徜徉网络世界中的学生的思想成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他们对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对灌输教育的内容产生排斥情绪,更有甚者会造成精神信仰上的危机。
(三)灌输内容:重理论性轻现实性,重政治性轻育人性
灌输内容的质量也是影响灌输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课程教材,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讲解为主,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重复性高,衔接性差,且少有结合学生关心的时政热点和现实问题,内容上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理论需求。如此这般,一方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理论灌输没有结合现实问题,也难以具有说服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时代发展的脚步只会越来越快,而教材的内容更新却需要严格的审核与把关,因而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滞后性,一旦灌输主体局限依赖教材,缺少理论结合生活的意识,灌输教育就容易变成空洞化、教条化的理论灌输。
除此之外,灌输内容也呈现出目标规划上的不合理,部分灌输者往往以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唯一的目标,以政治性为唯一的教学准则而忽视了学科的育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削弱了灌输教育的吸引力。政治性固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特点,但除了意识形态内容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也注重非意识形态内容的灌输,注重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由于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部分灌输者尚未对学科的定位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把握,且认知水平未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得灌输教育在内容分配上失衡。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应用“灌输论”的对策
在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重申“灌输论”,创新发展这一经典理论,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这一精炼的论述为“灌输论”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开拓解决“灌输论”应用问题的新思路,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四因”推动“科学灌输”,从而深化对灌输主客体的认识,优化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把握灌输尺度,是实现新时代“科学灌输”的有效路径。
(一)因势而新:辩证认识当代“灌输论”的主客体问题
因势而新,力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内政策、形势相联系,全面把握当前国家整体的态势,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待问题。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实现“灌输论”的创新应用,要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密切联系客观实际,合理预测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科学辩证地回答“谁来灌输”和“对谁灌输”的问题。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当前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国家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的总要求,并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新模式。在这一形势下,灌输教育的主体早已不是列宁所说的“革命知识分子”,而是由高校的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和各门学科的教师所组成的灌输队伍;灌输客体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来看,也不再是以工人为主要对象,而是以各学段的大学生为主。在认清主客体范围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变传统的单向性权威性灌输为双向平等的柔性灌输,构建起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提升灌输主体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灌输者的整体素质。可以开展针对不同灌输主体的培训课程,鼓励专业教师读原著学经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问题,去研究列宁的“灌输论”,从而扎实灌输队伍的理论基础,或是召开灌输教育相关的学习交流会,分享总结“灌输论”在应用中的经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在遵循灌输的逻辑和根本立场的基础上,灵活使用灌输的创新方法,同时灌输者也要把握立德树人的价值遵循,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客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尊重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在灌输过程中的参与度,降低灌输过程中地位上的不平等感和灌输主体的权威感。例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行感悟灌输理论的真理性,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分享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对灌输内容的认同感。
(二)因事而化:不断优化灌输教育的内容
因事而化,力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要使列宁“灌输论”继续焕发生机,就要在把握其基本立场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密切地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时代演进的主题,增强灌输内容的现实性和生活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在工作中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和社会热点,分析和解决学生在现实社会中遇到或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而增强理论灌输的说服力,做到以理服人,也便于学生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同时应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增强灌输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在巩固和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高校思政工作者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为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而进行灌输,实现政治性与育人性相统一。
(三)因时而进:科学改进灌输教育的方式
因时而进,力求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衔接,吸收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在因素。根据这一原则,“灌输论”的应用也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从科技进步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汲取创新灌输教育方式的新方式和新理念,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载体,结合其他具体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理论灌输的效率。
因时而进创新应用“灌输论”,首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这一重要载体的作用,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灌输教育。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一方面互联网拓宽了灌输的渠道和路径,与传统的口头灌输相比,线上灌输大大缩小了时空上的限制,实现了灌输教育的便利性。灌输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慕课、在线答疑等形式延展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灌输教育,学生也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在课后反复学习。另一方面,互联网为灌输教育提供更丰富新颖的案例和素材。从互联网搜寻相关的材料,以视频、图片等更为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灌输的效度。
然后要加快推进灌输与其他现代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习近平提出思政课改革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灌输固然必不可少,但也“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5](P725)。这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在灌输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以情感人、育人,达到润物无声的灌输效果,在守好思政课主渠道的基础上,挖掘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潜在育人功能,同时,注重优良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到以文化人。
另一方面,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组织开展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志愿工作、社会调查等环节融入灌输的知识,耐心引导悉心教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培育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
(四)因材施教:合理把握灌输之“度”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其核心要义在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创新应用列宁“灌输论”,需要把握新时代高校学生的个性特点,综合性格、学情、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灌输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灌输。
列宁在论述灌输客体工人阶级时,按照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程度,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划分,针对觉悟认识程度不同的工人组织或个人,将他们区分为灌输的重点对象和非重点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习近平也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4]可见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创新应用“灌输论”的应有之义。这重点有以下三点:
首先,从灌输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段,划分自主意识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和自主意识较弱的低年级学生。对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独立意识和世界观的学生,例如: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就要采用较为柔性的灌输方法,以“渗透”和“隐性”的灌输为主,以巩固和引导为基本手段。而对于年龄较小,尚未形成完整自主意识和世界观的学生,例如:低学段本科生或中学生,就可以采用较为强硬的灌输,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稳固意识形态为主要目标。
其次,也可以根据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程度进行划分,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较重,质疑甚至反对社会主义的学生,要采用硬性的灌输教育,纠正他们的价值观念,而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学生,就可以采用相对柔性的灌输,以巩固和提高其思想觉悟。
最后,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维持好合理灌输的一个阈值,强度最高的灌输和强度最低的灌输,都要以合理有效为基本前提,把控好一定的限度,既不能超过最高阈值,也不能低于最低阈值。一旦灌输强度超过了这一阈限,就容易导致“物极必反”的现象,灌输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一旦低于这一阈限,同样也无法发挥灌输的效果。因此把“因材施教”的原则与灌输的合理阈限相结合,把握好灌输之“度”,才能真正实现列宁“灌输论”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