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辣椒栽培管理技术
2021-12-06胡芳辉
胡芳辉
(邢台市南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 邢台 054400)
闽南地区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少严寒和霜期短的特点[1]。结合气候特点,采用拱棚栽培辣椒类蔬菜,可以达到周年栽培。栽培管理一般包括移栽前的准备、育苗、移栽,缓苗期及坐果期管理等方面。
1 移栽期工作
1.1 清理田园。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好拉秧、撤棚膜的进度,有序完成拉秧、清理田间病残株、撤棚膜、清理地膜、收滴灌带等工作。要尽可能的将残留在田间的病残株、枯枝败叶清理干净,并将清理出的植株秸秆集中处理,避免病残株与灌溉水源接触。将田间覆盖的黑色地膜清理干净,并集中处理。将滴灌带分条一次收起,并将每条收起的滴灌带捆扎,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将棚膜撤掉,并将整个园区内排水系统清理一遍,避免因排水不畅而造成的园区内积水。
1.2 铺撒底肥,整地作畦。首先对地块进行整平,有条件的地块可选择深耕暴晒撒石灰氮消毒[2]。每亩施用羊粪或鸡粪1.5~2t,新地可使用到3t左右。每亩施用15-15-15的复合肥50~60kg、硫酸钾50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kg,均匀撒施完成后,翻地作畦。按照60cm×80cm开沟,畦面宽度70~80cm,畦间60~70cm,畦面高度在20cm左右,畦面一定要整平。在畦面的正中央铺设微灌带,铺设完成后试水,对破裂、漏水的地方及时进行修补。
1.3 扣棚膜。一般在移栽前1个星期左右开始扣膜。选择风较小天气上膜,膜尽量拉紧,建议把卡簧头全部卡在卡槽内,避免因遇到较强的风,将卡簧从卡槽中弹出,及时将边膜上好,防止因移栽时风大,温度较高,苗子移栽后被风吹倒在地膜上烤死。
2 育苗
闽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8月中旬~10月上中旬育苗。建议到正规育苗场选择健康、粗壮、驯化好的商品苗。育苗时期以3叶1心或4叶1心为宜。
3 移栽和缓苗期管理
移栽至缓苗期的管理至关重要,在9月中旬开始,可以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
3.1 移栽期管理。移栽前2~3d,对需要安排移栽的地块适当浇水,使畦面湿透,造墒,有利于移栽后幼苗根的生长。打孔深度以8cm左右为宜,株距在42~45cm,行距在45~50cm。尽量在一条直线上打孔,让孔穴均匀的分布在微灌带的两侧。除提前进行炼苗外,在移栽前1d先对苗床上的苗子进行药剂喷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移栽前使用普力克、恶霉灵、生根壮苗剂等泡盘,将穴孔内基质泡透。移栽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下午,或者多云天气进行,防止苗子被高温的土壤烫坏。移栽深度不宜过浅或过深,在子叶以下为宜。移栽后一定要浇透水,利于缓苗。
3.2 移栽后管理。移栽后,高温和强光不利于缓苗,有条件的可用遮阳网或者泼洒泥浆来进行遮光和降温,及时进行补水。在移栽后第5d左右开始安排补苗。在移栽后6~7d,可选择普力克、恶霉灵等药剂灌根,7~10d后再灌1次。
4 生殖生长期管理
4.1 辣椒开花期管理。移栽后30d左右,辣椒进入开花期,需加强管理。
4.1.1 整枝打杈。把辣椒二分杈以下的侧枝全部打掉,防止侧枝生长过快影响主干生长,进而影响辣椒前期产量。打侧枝最好选择晴天上午,阴雨天不要整枝打叶,阴雨天植株伤口愈合慢,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4.1.2 围土。在2~3次灌根操作完成后,开始围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如果植株长势较快,此时植株已经较高,则需要先进行吊绳操作,然后再进行围土。围土时要使用细土,将根际周围膜压住即可,不需要太多。
4.1.3 吊挂绳蔓。当辣椒长到30cm左右时,就可以吊挂绳蔓,吊挂绳蔓过晚,辣椒坐果后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可先吊一根绳,后面再陆续吊绳。绳结不能过紧,打结位置不要靠近顶点,容易对辣椒茎秆造成伤害。
4.1.4 施肥浇水。当辣椒的门椒和对椒坐住时,根据田间具体情况和天气情况,适当浇小水,促进果实膨大。禁止浇大水,容易发生根腐等病害。当辣椒挂果在8个左右,并达到5cm以上时,开始施肥。第1次建议使用16-16-16的复合肥,每亩使用10kg左右,溶解后随滴灌施入,施肥量不宜过大。
4.1.5 病虫害防治。这一时期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要及时进行防治,注意根腐病、疫霉、茎基腐等病害的发生,可使用烯酰吗啉、甲霜灵锰锌、扑海因、克露等药剂进行防治,其他病害可使用普力克、恶霉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进行喷雾防治[3~4]。甜椒移栽后45d左右开始,注意细菌性空茎病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使用内吸性的细菌性杀菌剂能起到比较好的防效,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降低田间病原基数。还要注意果实脐腐病和紫斑病的发生,在药剂使用时可增加使用补磷和补钙的叶面肥。
4.2 坐果期管理
4.2.1 水肥管理。及时施肥和浇水能有效的促进辣椒产量和植株的生长。这个阶段钾肥的施用很重要,钾肥能促进辣椒的膨大,增加辣椒果面的亮度。开始每亩施用10~15kg,10~15d浇水施肥1次,随着天气的转凉,用肥量适当增加。逐渐追加到15~20kg/亩,肥料以16-16-16的优质复合肥为主,可以增加部分钾肥或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温度偏低时可使用腐植酸类肥料,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产量。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针对园区作物的专用水溶性肥料,7~10d追肥1次,每次5~10kg;可有效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吸收,从而提高产量。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7d左右补1次小水,水量严格控制。
4.2.2 温度管理。前期温度偏高,拉大风口及时通风,降低棚室温度和湿度,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坐果。夜温超过15℃,打开棚室南部风口。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在夜温低于10℃时,要闭合棚室所有的通风口。次年的4月中下旬到5月初将边风全部打开,并适时将南边棚膜撤下,加大通风量,防止病害发生。
4.2.3 适时采摘。及时将门椒和对椒采收,利于植株上部坐果和果实膨大。移栽后70~80d,辣椒植株高度建议控制在80~100cm,利于在低温期有较高的逆境抵抗能力和产出量。每年2月份,温度低、光照弱,容易出现畸形果,应及时摘除。
4.2.4 整枝打杈。将植株二分杈以下的再生侧枝打掉。辣椒可选择4秆整枝,分秆下面侧枝全部打掉,上部侧枝适当整理,侧枝留1个辣椒后掐顶。次年2月底开始,集中整枝打杈1次,将主秆上的空枝全部打掉,采收完果实后的老叶全部打掉,畸形椒全部摘掉。
4.2.5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菌核病、灰霉病的发生,可使用速克灵、菌核净、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防治[3~4]。在次年的3~4月,应注意灰霉病、疫病的防治,可选用扑海因、抑菌脲、嘧霉胺防治灰霉病,选用氟啶胺、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等防治疫病。注意白粉虱和蚜虫的发生,可结合黄板诱杀,使用吡虫啉、啶虫脒、阿克泰等进行药剂交替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