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寒地苹果产业种业发展情况调查

2021-12-06宋占宝张宏伟王英俊张天也池桂杰张永康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寒地承德新品种

宋占宝 张宏伟 王英俊 张天也 池桂杰 张永康

(1 平泉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平泉 067500;2 承德市农业经济作物管理站 河北 承德 067000;3 石家庄市鹿泉区海山公园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选择优良的苹果品种是保证产量、品质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因此,要摸清承德寒地苹果产业种业发展的底数,针对瓶颈短板,制定强有力的推进措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落实河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精神,推动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提升苹果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产业科技支撑能力、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承德寒地苹果产业种业发展现状

1.1 承德地区苹果产业发展概况。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燕山山区,小气候类型丰富,昼夜温差较大,是果品栽培的低温冷凉区,非常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形成、积累和优质果品的生产。全市苹果栽培面积达到72.08万亩,年产优质苹果70.7万吨,主要以鲜销生食为主,加工量占产量的10%左右。

承德寒地苹果是承德市果树面积最大的树种,也是水果面积最大的树种,苹果品种除国光栽培面积较大之外,另一主要栽培品种为富士,但富士主要是采用在国光大树高接改优栽培为主,直接栽培富士苗木抗寒性不够,经常发生冻害,造成年年栽树不见园的现象。近几年引进了寒富、岳冠、岳艳、岳华、岳阳红、塞外红、金红等耐寒苹果品种,推动了寒地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寒地苹果产业发展利好局面。

1.2 承德耐寒苹果品种介绍。截至2020年底,承德市耐寒苹果新品种栽培面积达到24.65万亩,包括平泉、承德、宽城、滦平、围场等6个县(市)。其中承德县以寒富苹果为主;平泉市、滦平县以发展寒富、岳字系列及塞外红苹果为主;宽城县重点发展寒富和塞外红苹果;围场县以发展金红苹果和黄太平苹果为主。

1.2.1 早熟品种金红苹果。金红苹果是吉林省果树所1961年以优质大苹果金冠作母本、抗寒小苹果红太平作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品种除具有结果早、特丰产的特点外,最突出的特点是抗寒,能耐-35℃低温,8月下旬成熟。2006年引入围场栽植,截至2020年底承德市已发展金红苹果5.12万亩,年创效益86200万元。同时年发展金红苹果苗木120万株,销往内蒙、新疆等地,销售额260万元。辐射带动内蒙、新疆等地发展金红苹果8.3万亩。

1.2.2 中熟品种塞外红苹果。塞外红,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的小苹果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为林木良种;2014年3月,承德片区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引种试栽,经过8年的试验观察,该品种在承德片区9月上旬成熟,表现外观美,风味儿浓,果色艳,品质优,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诸多优良性状。截止到目前,承德市已发展塞外红红苹果6.84万亩,年创效益9380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推广唐山、张家口、新疆等地发展塞外红苹果7.6万亩。

1.2.3 晚熟品种寒富苹果。寒富苹果是由沈阳农业大学选育,199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除具有果个大、耐贮藏、优质、丰产、易管理等特点外,其突出的抗寒性将我国大苹果栽培北缘向北扩展近200公里,使1月平均气温介于-10℃~-14℃的耐寒落叶果树带南部、干寒落叶树带南部、旱温落叶果树带北部等地成为寒富苹果的栽培适宜区。通过政府牵动、政策调动,再加上寒富苹果栽植区划的制定、良种良法的配套,使我国北方没有栽培大苹果的地区有了适宜品种,是目前我国苹果自主选育的273个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截至2020年底,承德市已发展寒富苹果9.63万亩,年创效益142600万元。同时年生产苗木210万株,辐射带动推广秦皇岛、张家口、内蒙等地发展寒富苹果15.8万亩。

1.2.4 岳字系列苹果品种。岳字系列苹果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岳艳、岳华、岳冠、岳阳红、岳丽等耐寒苹果新品种。这些品种的共同特点是结果早、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抗寒力较强,耐旱,较抗早春低温寒流,树体和果实抗病能力强,对轮纹病、腐烂病、早期落叶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截至目前,承德市已发展岳字系列苹果3.06万亩,年创效益46300万元。同时年生产苗木80万株,辐射带动推广秦皇岛、唐山、张家口、内蒙、新疆等地发展岳字系列苹果4.23万亩。

1.3 承德地区苹果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承德寒地苹果产业实际情况调查结果得知,晚熟品种居多,早中熟优质品种缺少,影响了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在承德寒地开展苹果新品种选育研究,选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质耐寒苹果新品种势在必行。同时通过引种丰富寒冷山区苹果种植品种,优化寒地早熟中熟品种结构。利用3~5年时间,结合寒地特殊的气候自然环境,开创寒区苹果优质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2 寒地苹果产业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适宜北方寒冷地区栽植的耐寒苹果品种较少,尤其是早中熟品种的缺少,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市场供应苗木多为一年生小苗,经营管理周期长,见效慢,受环境因素影响栽植成活率低,急需多年生带分枝大苗、容器育苗来推动寒地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寒地苹果的健康规模发展,急需科学有效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作为寒地苹果产业的基础保障;产品单一、低端,导致市场竞争力低,急需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化,促进林果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针对上述问题,引进筛选及选育出适合北部寒冷区气候条件下栽培的优质耐寒苹果2~4个品种;探索研究带分枝大苗,高基砧苗木,营养杯、美植袋等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矮砧宽行密植模式、简化省工的树形培养、果园生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花果管理省力化技术、机械作业技术,形成矮化密植抗寒栽培管理集成技术。

3 推进寒地苹果产业种业发展的措施

3.1 开展寒地苹果种质资源保护工程。依托河北省水果产业创新团队、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寒地苹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建设国内一流的寒地苹果种质资源圃。

3.2 开展寒地苹果种苗繁育工程。开展苹果苗木质量地方标准的调研和制定工作,规范寒地苹果种苗繁育体系,引领寒地苹果苗木产业健康、规范发展。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平泉市尚泽果品有限公司、承德嘉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德强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建设3个苹果种苗基地,总面积0.12万亩,良种供应能力提升12%以上。

3.3 开展寒地苹果种业提升工程。开展抗寒苹果新品种脱病毒处理提升工程,生产大量脱毒优质苹果新品种苗木,对于规范河北省苗木生产,推广应用苹果新品种,尽快实现河北省老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3.4 开展寒地苹果杂交选育工程。利用现有的杂交组合,筛选具有优质、多抗、易管理等性状的苹果新种质。系统评价新种质的生物学特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物候期、适应性,以期培育出生产中需要的品质优(好吃)、商品价值高(好看)、适应性和丰产性强(好管)、抗病性强(安全)的特色苹果新品种。

3.5 总结制定良种良法配套的技术规范。尽管筛选出了苹果优良品种,提供了最佳栽植区,但如果没有配套的规范的管理技术做支撑,也很难发挥出品种本身最大的生产潜力和生产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高质量的果品。目前,在我国自育的273个苹果品种中,有一大批如寒富、岳阳红、华冠、华硕、瑞阳、鲁丽等品种,在品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可与国际上流行的富士、嘎啦、布瑞本等媲美,但这些品种之所以没有能够大面积推广,就是因为新品种选育与栽培研究分离,没有形成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体系。因此,在进行新品种推广时,制定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规范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寒地承德新品种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我国唯一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完成改扩建
青菜新品种介绍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阅读承德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