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社会应用性教学法优化与拓展研究

2021-12-06刘晓川侯小莉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性英语教学探究

刘晓川,侯小莉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基础课教学部,四川 德阳 618500)

提升大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具有紧迫性,这要求大学生准确把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一种文化的属性,在学习中兼顾语言技能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应用英语的能力成为大学生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当前,国内高校受到传统英语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限制,尚未形成具有社会应用性特征的英语教学体系,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多侧重理论教学,这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育,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为日后参与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社会应用性教学法使用状况简述

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社会主体对外交流更加频繁,市场对具备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张。然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尚未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多数高校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视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忽视对大学生社会应用能力的培育[1]。在陈旧英语教育观念的指导下,高校英语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无从体现,教师忽视英语教学应当具备的应用性特征,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培育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但受限于自身教学能力与固有教学环境,依然沿用理论化的英语教学方法。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无法支撑其社会生活的需求,与此同时,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缺乏系统性,知识结构单一,在面临社会挑战时处于劣势地位,这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社会实践研究指出,单纯具有工具性的人才已不再是企业的主要招聘对象,与之相对的,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兼具多领域知识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在成为企业招聘的新宠。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多数高校依然将英语教学局限于语言教学的领域,而没有认识到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变化,这暴露了传统英语教学方式的弊端。

从高校英语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信息来源依然是课本、老师,互联网的作用无从体现,这便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局限性显著。在课时安排上,许多大学只为大学英语科目安排一学期或两学期的教学实践,且每一学年安排的教学课时较少,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模式课程就已经结束了[2]。教师只能根据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实施教学,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或对课内知识进行补充。部分教师尝试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社会应用性教学方法,丰富学习英语的形式并提升时间能力,但由于英语教学课时有限,所占学分不多,通常难以引起学生重视。

二、大学英语社会应用性教学法优化与拓展的策略

1.强化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社会工作内容复杂、工作强度大,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学会在学习、工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启发着英语教师强化对大学生探究能力的培育。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需遵循一定步骤,促进英语教学有序开展。

首先,制定完整可行的探究性教学计划,将社会问题融入教学计划中,使现实问题成为学生探究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转变观念,将自身视为探究过程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给学生探究问题留下广阔空间。教师不再主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对社会语言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个人见解并和周围的同学踊跃讨论、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还要关注其与教学目标、内容的适应性,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3]。社会问题通常较为复杂,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处理现实素材,使英语应用的现实问题融入教学课堂,体现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例如,教师通过探究应用英语的具体情景,探究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对问题进行编辑、加工,使之符合教学要求,又不脱离实际。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应用英语的能力将逐步提升。

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有层次性、针对性,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时,为不同学生提供与之学习能力相符合的学习素材。社会应用性教学法强调教学方式的适配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基于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设计教学内容能使教学方式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匹配,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将教学内容和英语应用的现实情景相连接的过程中,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4]。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用英语发表个人看法,而非照本宣科,完全根据课本的教学思路回答问题,错误的英语学习观阻碍着他们英语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能拓展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学会利用多种途径学习英语,由被动接受英语知识过渡到主动探究英语知识、解决现实英语问题。

最后,教学设计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体现新时代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要求。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应用网络信息工具的能力也是各企业考察的重要项目。因此,英语教师设计教学内容与方式时需考虑社会对英语人才的新要求,在其中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元素。如设计难度较高的问题,该问题无法从课本中直接得到答案,学生必须通过搜索与编辑网络资料、归纳整理搜索内容才能得出答案。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可了解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的强弱,从而调整教学计划。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不强,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标准化的英语翻译工具及网站,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这些网站解决学习问题。部分网站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并借助实际案例讲述使用新兴英语学习方法的步骤,对教师、学生起到指导作用,这实现了校内与校外资源的互通,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社会化水平。

2.合理设计行业教学情景

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不同,未来应用英语的现实情景不同,学生应学会适应不同环境变化,提升在现实情境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其价值观与方法论都和新时代大学生的现实学习需求不符,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错误认知,甚至认为所学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毫无关系。这暴露出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设计合理行业情景解决。

设计行业情景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英语课堂的中心,将情景教学的理念融入教学课堂中,兼顾英语教学课堂的应用性与知识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行业情景教学使学生在相应氛围中融入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在模拟演练中锻炼英语基础能力,获得适用于现实社会情境的英语知识[5]。模拟行业情景体现着大学英语教学顺应社会发展的特征,能够开发大学生的智力、启迪思维。

具体而言,模拟行业情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用的有两种方式:一是将绘画与英语教学结合,要求学生利用简笔画模拟行业情景,在图画中以简明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工作场景,辅以图画说明。在信息化工具进入校园的背景下,学生可利用各类动画软件代替手作简笔画,以生动的动画展示吸引他人注意,同时更好地还原行业情景。多媒体处理信息能力强、速度快,且能够迅速提升英语教学的交互性。在模拟现实情景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媒体能加快英语教学的节奏,同时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可视化教学有助于教师在解释新英语知识的同时重现、巩固旧知识,达到兼顾新旧知识教学的目的。二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行业情境中学习,由教师带队引导学生进入实习的会计师事务所、酒店、工厂等场所,并要求学生观看、体验不同岗位工作的具体流程及英语在其中的应用,从而达到社会性教学的目的。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英语教育资源有限,且部分学校英语专业人数众多,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实习、参观难度较大。部分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并不支持这一教学方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通过充分研究,了解各个工作场所的显著特征,在校园中利用多种工具还原真实情景,要求学生在还原的真实情景中学习、探究。学生则结合个人经历进行联想、想象,在还原的情景中学习、反思,提升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6]。在校友资源丰富的学校,英语教师可邀请各行各业的校友进入校园,对学生在行业情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英语应用方式的建议,同时分享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趣事,打破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刻板印象,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3.搭建校园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社会应用性教学法重视对英语人才市场需求的探究,并将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视为培育人才的向导,梳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具备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英语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应当搭建自身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促进英语教学方式的社会化转型,培育出具备较强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高校尚未将本校办学特色融入英语社会应用性教学过程中,这导致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如今,英语教育资源不断丰富,高校应开发应用新资源打造本校英语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新方法,创造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英语基础能力扎实,又具备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学习优势,如此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取得显著优势。

高校现有的英语教学方式缺乏应用性,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照本宣科,无法找到提升应用能力的有效路径。高校加强和社会成员的联系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7]。例如,高校应当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培育人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与区域内企业的合作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多数高校,本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许多学生毕业后留在高校所在地,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高校与当地企业的合作能提升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企业与高校签订协议,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进入企业实习,这有助于降低学生就业与企业选择人才的成本。与此同时,高校得以利用企业资源发展自我,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开辟更多的有效路径。

在学校中,学生跟随老师学习,所学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能使学生在实战中感受英语的作用。企业与校内导师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发展建议,学生获得的信息资源范围更广、种类更多,这有助于他们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做出理性选择。部分企业拥有完善的实训人才培育体系,学生利用这一体系参与所在岗位的培训课程,逐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企业的人才培育系统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进,使用与经营效率不断提升。随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入,学生、学校与企业都能从中受益,三者发挥合力在区域内打造完善的英语社会应用性教学体系,为提升大学生群体应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学习、就业奠定基础。

4.构建校内英语教学实践机制

(1)举办多样化英语文化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一种学科,本质是一种文化,举办多样化的英语文化活动能够为学生应用英语创造良好环境。当前,许多学校积极组建英语角,鼓励学生在英语角利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部分学校发挥留学生多的优势,为国内学生创造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将校内文化活动纳入英语教学体系之中,如要求学生每个月至少参加两次英语角活动,并在课堂上以演讲的方式呈现自己在英语角活动中的收获[8]。英语角活动并不限制学生用英语沟通的主题,学生能够以生活化的方式练习、学习英语,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跨文化交流的魅力。相较课堂学习,英语角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地道、生活化的英语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学校还可组织大型英语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在竞赛中提升自我,寻找英语知识漏洞。地区性、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具有开放性特征,社会成员的加入使竞争更加激烈,学生能够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探究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长期活跃于外贸工作一线的工作者对利用英文回复邮件有不同看法,学生会发现课上所教内容与社会生活应用的内容略有差异。在竞赛中,这种差异会被放大,甚至成为不同主体研究的焦点。学生在比赛中吸收具有实践意义的知识,这会对他们的就业起到指导作用,还能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规划方向。部分学生通过竞赛了解到实践和理论的差距,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更愿意走出校园,以实践的方式探究应用英语的正确方法,这体现着他们思维的转变。

具有社会应用性的教学活动应当由师生共同完成,因此,为保证教学活动在有序中进行,学校需建立高水平领导团队,为各项实践活动提供宏观指导。领导团队需负责制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标及不同人员的任务,协调活动中不同人员、部门的工作,监督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为保证实践活动的多样性,领导队伍应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并结合现代英语教育的要求,推出与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实践活动。

(2)健全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体现着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在大学英语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当体现和国际接轨的特征,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就业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属性,构建完善的英语课程体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夯实语言基础。不同高校的英语教学方法中应体现办学特征,如在侧重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课程体系应体现语言一体化的特征。打造具有综合性的英语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在新的英语课程体系中,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应当齐头并进[9]。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主体的沟通交流,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主体沟通交流的显著障碍,忽视文化差异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甚至可能导致更多沟通问题的出现。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中融入文化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基于对语言技能的掌握了解不同文化的来源、发展,培育学生更强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做到尊重文化差异,顺利进行跨文化沟通。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社会应用性教学法是一种教学创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具有社会应用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将被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采用具有社会应用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育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还能改变学生对英语教育的传统印象,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未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继续扩张,高校应倡导具有实践性、全面性的英语教育,也为大学生塑造社会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满足大学生长远发展的语言需求。

猜你喜欢

应用性英语教学探究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注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性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