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内在逻辑、模式选择与发展创新

2021-12-06唐惠敏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民电商

唐惠敏,赵 薇

(安徽大学 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内需驱动成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庞大的国内市场体系中,农村消费市场仍然较为薄弱,尚未完全激发的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与发展前景。因而,推动农村电商高效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电商入驻农村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是新发展格局下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并给予农村电商产业财政与政策支持。电商参与赋能乡村振兴符合新时代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既有政府关照,也有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协同支撑,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一、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在政策供给与资本支持的背景下,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在全国不同地区开展了很多实践。比如,安徽省固镇县“农粮驿站”通过直播推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砀山县“梨农公社”通过电商销售酥梨、梨膏、罐头等,从这些实践中我们可以探索出电商赋能的内在逻辑。

1.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社会,农村经济落后于城镇,对我国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农村电商是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动力,是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政府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来进行乡村振兴,加大财政政策的倾斜,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地区,推动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城镇化,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加速形成乡村互联网产业,促进农村地区实现与城镇地区资源和要素的双向融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借助电商平台,农民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以此引导生鲜农产品种植与培育,在增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推动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互惠互利、分工明确的城乡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由此可见,农村电商是城乡共同富裕的现实需求。

2.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赋予了乡村经济发展巨大的动能,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农村电商促进了乡村原有产业的扩展和转型升级,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连接网,农村电商无疑是通过互联网把小乡村和大市场连接在一起,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帮助农民打开销售渠道,将原本个体农户的特色产业逐渐演变成地方的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并且能够结合乡情与当地产业结构,顺应市场及时做出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农村电商不仅对乡村原有产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催生了一些全新的产业,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原有的基础配套设施都不够完善,就会衍生出一些新产业与就业机会,如加工储藏、物流配送、美工摄影、销售客服等。与此同时,农村电商发展逐渐成熟会促使农村互联网经济圈的形成,带动更多人才带着知识与技术回乡镇进行相关领域的创业,在享受低成本的物流仓储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乡村的经济收入,促进乡镇产业的振兴。

3.农村消费升级的时代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居民只有到达了一定的收入水平才会开始消费,而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在满足日常温饱的同时难以对生活其他方面产生支出,不利于拉动农村消费的发展,扩大了消费差距的同时,也不利于农村其他产业的振兴。而农村电商的出现为农村消费模式的革新带来了巨大的动能,是促进农村消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了农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激发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交易通常是在实体店中进行的,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诸多不便利。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的重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流通体系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重视农村消费市场,挖掘农村消费者潜力,农村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农村居民消费更加便捷,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实现了双赢的局面。由此可见,农村电商是农村消费升级的时代需求。

二、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及其比较

当前很多地方在开展的精准扶贫、乡村产业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这些模式虽然适应了地方发展需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亟需从学术层面进行实践总结,以更好指导电商赋能的地方实践。

1.以农民为本位的农村直供模式

农场直供模式也就是F2C(Factory to Customer),即从厂商直接到消费者的模式,是农产品直接由农民通过互联网各种平台销售给消费者的一个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电商的渠道流通和供应体系是由农场-代理商-消费者,甚至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多个代理商,环节层层增加,这种模式导致了商品价格的升高,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而农场直供模式优化了产业链条,通过资源的整合,降低了不必要的环节损失,这不仅有利于减少不必要中间商,精简销售环节,降低商品价格,同时由农民直接销售更能保证商品与服务的质量,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快速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感。同时,此模式以农民为主体,更多的农民有机会通过自主创业走上致富的道路,也解决了农村地方就业与创业的问题,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1]。

但农场直供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首先,由于农民自身电商专业知识技能与其生产场地和规模的限制,导致市场发展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次,由于从产地直接发货,对物流体系的要求较高,在没有完善的物流系统的情况下,会降低产品的时效性;最后,在此种模式中产品与服务没有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也没有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市场风险预防平台,导致此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2.优势互补的联营协作模式

联营协作是指多个农场合作社进行分工,在各个环节上相互合作的一种模式。该种模式意味着各个农业合作社必须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合理分工,达成协作,如擅长养殖业的合作社专心养殖业,物流运输上更有优势的合作社负责这一环节,各尽所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电商运营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培育、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成本,无需承担压货的风险,拓宽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多个农场合作社之间合作更有利于市场信息的共享,打通了农业的信息渠道和流通渠道,帮助农民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且根据导向指导实际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联营协作同样也存在一定的痛点,首先,多个合作社之间没有存在一个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易出现经营混乱的情况;其次,由于农业合作社的参与者大部分是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也是所在村组织的负责人或者当地养殖大户,其缺乏电商专业知识,对电子商务的流程与运营方式掌握不充分,难以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向更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3.资本关照下的村企合作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以“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为主线,更好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但在农村地区资源优越性凸显的同时,其经营能力的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于是村企合作就成为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先,龙头企业与农村产业之间的合作促使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流向农村,也为农村地区注入了各方面的技术型人才,通过对农村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投资,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与价值,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推进农业生产向着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迈进。其次,相比乡村企业,龙头企业具有更加专业的农产品市场风险预防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更有效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村企合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在农民与企业的合作中,企业拥有更多资源和谈判话语权,农民实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特别是实践中一些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农民的利益保护,一旦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情况,农民往往承担诸多风险,不利于当地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以上三种模式的划分是为了学术研究而进行的类型化处理,实际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存在不同的实践。相比而言,村企合作更加契合乡村产业振兴和资本下乡的基本要义,可预见的是,村企合作将是乡村产业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

三、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障碍

农村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就业与创业的难题,对解决“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具体的个体实践中,仍然出现了诸多的难题,对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政府引导不足,同质发展程度高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逐步探索阶段,仍然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此时政府的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当前电商发展是一个由各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化工程,其中包括电商平台、商品仓储、产品加工、物流配送、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各个要素。其中,电商的运营模式也分B2B、B2C、F2C、O2O等,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缺乏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的运营与协作,政府的引导不足导致了农村电商设施的重复建设、资源的浪费以及农村电商运营模式的模糊不清。

农村电商缺乏创新精神,同质发展程度较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农村电商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竞争优势相对明显的“领头羊企业”,许多农场会忽视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盲目效仿其他优秀企业的发展运营案例,在产品设计、门店装修、人员培训、平台选择上等都缺乏独立创新的意识,导致其既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还出现同质发展程度较高的状况,此后就会出现较多类似的企业逐渐优胜劣汰。因此,政府需要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2.政策支持滞后,中小电商经营艰难

农村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镇劳动人员年龄偏老龄化且文化程度较低,对专业知识不了解,对市场信息不灵敏,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出台,对农民展开培训,使农民提高自身的劳动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由于政府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补贴和激励政策不够完善,不能够有效地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或者在技术、运营与销售上指导农民,导致电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匮乏与流失,而电子商务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就是人才,其作为一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电子商务本身对人才的需求就非常旺盛,这些因素降低了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使其仍然处在较为缓慢的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政策仍然不够完善,如对电商农产品的经济许可证的审批程序有待简化,政府应该在有限的资源下,出台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政策去扶持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扶持缺乏,会导致部分中小型的电商企业经营困难,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了维持后续发展会出现恶意营销、打价格战等不正当的手段扰乱市场,进而破坏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3.市场竞争加剧,供需矛盾的日渐突出

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电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互联网信息基础建设还有待改进,大部分电商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滞后会导致其无法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而且在发展中大部分农民存在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他们接触网络信息较延缓且习惯于在实体行业进行面对面交易,他们通常将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对待,与实体销售行业相分离,无法充分地将电商与现有的产业有效联合,对市场进行充分的定位与分析。另一方面,品牌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效应,而我国农民一向缺乏品牌意识,导致农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农村电商主打一般是以生鲜农产品为主,其本身属于初级商品,且存在着季节性以及仓储成本与运输成本较高,缺乏品牌效应的农产品只能通过低价出售吸引顾客,难以意识到品牌效应对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意义,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低下,后续动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仍然面临着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农村电子商务也同样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首先,农村居民对各项资源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其供应数量与质量都远达不到农民自身的需求,在工业品、文化产品等方面的需求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城镇供给。其次,农村地区电商人才缺乏,电商作为一项当下热门行业,其培养的人才供给不能满足经济与环境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城镇的乡村,导致在电商人才方面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4.过度追逐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营利薄弱

农村电商无论是在国家政策还是市场环境上都迎来了极大的红利期,其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法,已经在诸多乡村获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帮助更多的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一方面,由于目前农村电商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管机制,而农产品也未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农产品的质量没有坚实的保障,这就给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只追逐经济效益的电商企业不注重农产品的安全健康保障,让劣质农产品混入市场,以次充好、以次充优,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仅会降低消费者的信任与购买欲望,同时对于乡村企业的文化形象也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同时,在中央出台文件大力支持电商行业促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急于求成,容易陷入政策定位的偏差,为追逐政绩考核,盲目跟从普适性最高、利益最高的农业发展模式而忽视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和农民的可持续效益,为追逐GDP而开展“大跃进”的发展方式与表面文章工作,给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带了一定的阻碍。另一面,农民的小农意识也易导致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营利薄弱,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留在农村的农民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他们固有的小农意识导致其缺乏集体意识,不能够积极配合落实当地政府的各项工作,同时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打动而作出不利于农村商业环境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创新

虽然农村电商的发展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竞争、持续发展等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农村电商仍然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要解决这些问题务必要坚持创新发展的新理念,通过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破解农村电商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

1.理念创新是先导

(1)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推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全面性的胜利后,又进一步纵深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把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乡村政府的一切工作都需要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意识到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发展的建设者,也是乡村发展的受益者,务必做到发展依靠农民、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切实站在农民的角度去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各项问题,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2)锚定共同富裕目标

推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坚持城乡共同富裕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财政政策的倾斜,完善对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意在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科技、环保、社保、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健全农村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农民享受同等的福利保障,同时增加最低收入保障的补贴,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3)保护乡村优秀文化

推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坚持保护乡村文化的原则。在推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不是简单地照搬城镇电商发展之路,不能摒弃传统农耕文明中的风俗传统、乡土人情、礼仪道德,不能忽视传统村落的建筑、精神等优秀文化遗产,坚持保护好乡村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化脉络,坚定乡村文化自信,依靠自身特色发挥其优势,让更多的乡土文化遗产得到广泛地传播,才能让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

(4)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推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推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需始终秉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同时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要增强农民绿色环保发展意识,促进农业资源尤其是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利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朝着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实现乡村美和农民富的和谐统一。

2.政策创新是保障

(1)政策支持更加完善

政府通过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政策支持创新。一方面,加大财政政策对农村商业的倾斜,同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使财政支出更具有导向性与针对性,满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最佳的政策效果。具体可落实在对农民生产实行“价补分离”[3]政策,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农机购置补贴,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机具的补贴需要;补贴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通过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带动乡村其他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且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给予农村在土地制度上最大的保障,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率。同时,规范土地经营流转过程,避免出现非农用地的现象,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式,保障土地的用地科学性,维持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2)政策引导更加精准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政府的引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政府需要在产业规划上进行更加精准的引导。产业规划如同发展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牢固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加持久的效力,脱颖而出。政府需要在顶层设计中做好合理的产业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发展方向,健全产业链结构体系,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引导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转变农民传统生产观念,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鼓励农民通过多个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村电商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活力。

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在农产品品类选择上进行精准引导。政府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当地产业进行合理的评估,通过对农产品的市场调研与风险预测,对当地农产品种植与培育进行引导,什么种类的产品适合年轻群体或中老年群体、什么种类的产品适合乡镇或者城市等;在农产品的选择上要多元化,避免农民盲目选择农产品,出现同质发展程度较高的现象。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引导农民根据当地特色深度开发产业链,如开发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可以带动住宿、交通、餐饮业等,不仅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能为乡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政策监管更加严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而农村电商更是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现有的法律体系不能适应地方的发展,因此对于地方电商发展的管理条例需要进一步明确,亟待细化。一方面,政府的政策监管需更加严密,健全电商监管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商监管平台,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强化农民的产品质量意识,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并对正在销售的农产品进行随机抽查,杜绝以次充好、以优带劣的现象,为农村电商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保障。另一方面,完善电商经营主体准入管理,农户开展电商经营活动必须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备,通过政府的审查获取资格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电商经营活动,同时规范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建立信用档案制度,推进监管规范化、法治化。

3.实践创新是路径

(1)协同治理

推进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各方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政府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政治引导,引导农村电商企业合法经营,中国农村电商发展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暂未有可复制模板和解决方案供农民参考,此时政府的积极引导对于他们来说就至关重要,同时政府也需对农村电商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强行业组织规范,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生产与检测标准,强化农业监管系统体系,加快推进法律在电子商务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立法工作,保障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推进农村电商法律法规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对电商行业协会也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人才的管理与培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上发挥积极作用,抓好行业自律,实现电商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服务共享。最后各个村庄也可以进行适当干预,立足村庄特色合理进行产业规划,鼓励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探索多种创新路径和发展模式,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数字治理

一是加强互联网信息基础建设。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互联网信息,这是电商发展的基础,想要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加强互联网信息基础建设[4]。一方面,提高农村地区网络的覆盖率,降低农村地区网络资费,提高农村地区网络速率,调动农村用户获取网络信息的积极性,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仍有中西部偏远地区未达到网络覆盖,当地特色农产品无法推向市场,进行网络销售。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资源,如中小学的机房在周末未使用的时间段对农民开放,聘请专业的电商人才进行授课与实操培训,让农民们能够普及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此外,政府需对农村地区进行必要的投资扩建,加大对农业信息基础建设的投入。

二是提升信息服务,市场信息的共享。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电商的信息服务网站不够健全,经常会存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与现实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而信息又是现代竞争的主要后盾,农民无法获得准确且及时的信息,就无法及时掌握市场的发展动向,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想要改变现状,需要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实现市场信息的共享。首先,需要利用当地的网络平台或报刊媒体搭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之间的有效对接,通过平台发布即时的惠农政策、产品需求信息等,更高效地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质量[5]。其次,政府积极鼓励城镇与城镇、乡村与乡村、城镇与乡村之间通过座谈会、演讲会、交流讲座等方式实现各地之间市场信息的共享,促进农村地区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动向,通过导向指导生产实践,防止农村地区的生产脱离市场,更健康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最后,相关部门改进此前单一的农业信息网站,丰富网站具体内容,使其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结构的农业信息网站,同时提高农业服务类网站的数量,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3)风险治理

风险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预防平台。随着经济政策、消费者购买需求、市场行情动态等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农产品的实际收入会与农民的预期收入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预防平台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高效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构建农产品市场风险预防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和价格走势趋向,通过为农民提供行情分析和风险预测等服务来抵御农产品行业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6],转变传统农业发展信息匮乏的局面,强化农民科学决策、防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偿机制,通过金融体系保障农民的收益,扩大保险范围,减少因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农民造成的巨大损失。

关键之处是要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在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上的融合发展[7]。首先在生产链上,农作物生产之前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信息资料,如种子、化肥与农药的挑选和使用,种植培育过程的指导等,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缩短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产品智能化生产,推动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迈进。其次在供应链上,通过互联网信息可以实现对供应商的提前招商,吸引企业的资金入驻,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同时还能够直接实现供需两方的有效连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对农产品的分配、仓储、加工、运输的高效化运转。最后在价值链上,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转型升级,延长农业生产的价值链,充分挖掘农业潜力,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民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耕牛和农民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农民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