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虾白斑病“五月瘟”的防控及治疗

2021-12-06○张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白斑克氏对虾

○张 伟

小龙虾病害很少,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农药中毒和白斑病(五月瘟)。小龙虾“五月瘟”是五月前后往往发生养殖成虾大规模暴发性死亡,苗种投放成活率低等现象而取的俗名,是由白斑病毒引起的病害,为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SV)。该病毒与对虾的白斑病毒无明显差异,认为是同一病毒种;有报道小龙虾曾作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WSSV发病的指示生物;检测表明,80%-90%的虾都带有WSSV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最初在对虾养殖中被发现,一度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直到今天仍然是对虾养殖中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主要症状

病虾活力下降,附肢无力,集于池塘周边;病虾体色较健康虾灰暗,有些有鳃黑;胃肠道空,无食,间隔呈青色;似蜕壳困难,新壳明显,头部积水;死亡虾个头较大,通常先死大虾。季节性发病,长江流域为5月初至7月初,水体温度20-25℃高发,>28℃停。

二、病因分析

病原: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养殖环境:大多数发病塘口为养虾老塘口,存塘虾密度高;水草少,淤泥多,水质差,且换水困难等。

三、养殖技术

繁养一体化的养虾池,即放亲本虾或留塘虾养殖的塘口易发该病;放养密度较高,养殖环境较差,水质老化,易缺氧的塘口;5月后(发病季节)补放虾苗的塘口易发病;捕捞地笼网眼太小,捕捞虾分拣后小虾回塘,7天发病;主要因素是应激反应(放虾与缺氧)。

在养殖过程中应认真处理好死亡的病虾,如在远离池塘处掩埋等,以杜绝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WSSV对青虾致病性较弱,但PCR检测其WSSV呈阳性,证明其为病毒隐性携带者,应重视其在WSSV感染过程中传播媒介可能性。

制备的WSSV病毒液置于4℃冰箱中过夜后依然有致病性,而当温度升至29-31℃时,5-6小时即丧失活性。这表明,抗逆能力并不强,当温度稍高时,病毒粒子易失活,提示WSSV可能不以离体传播为主要方式,更可能以存在于组织内的形式,通过生物间的相互摄食来完成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的转换和传播。

四、小龙虾白斑病的防控策略

(1)推广克氏原螯虾WSSV苗种检疫与早期诊断技术,杜绝带毒苗种下池与疾病的早期诊断能更好的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目前WSSV PCR与巢式PCR、lamp检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在主要养殖区大力推广。

(2)适时捕捞。从我们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亲虾带毒是克氏原螯虾养殖季节发病的重要原因,在亲虾护幼结束后应尽量将亲虾捕捞上市,以降低养殖池塘的感染强度,推迟病害的发生时间。捕出虾不能放回养殖池塘。

(3)加强饲料管理。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提供克氏原螯虾生长期所需营养,提高小龙虾的综合抵抗力加强养殖塘口的水质调控,为小龙虾的生长繁殖提供优良的栖息环境,添加非特异免疫刺激剂,增强小龙虾的机体免疫能力,在疾病高发季节,合理投喂部分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小龙虾的死亡率。

(4)目前全省养殖克氏原螯虾带毒情况已比较普遍,苗种普遍染毒已是不争的事实,主管部门应尽快启动克氏原螯虾脱毒苗种(SPF苗种)与抗病苗种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小龙虾WSSV的问题。

生产中尽量避免小龙虾产生因激反应!!!

五、治疗措施

1.及时清除病死虾,并深埋处理。

2.(配合饲料:大蒜素:氟苯尼考=100∶1∶0.3)拌匀投喂7天。

3.用聚维酮碘隔天连续全池泼洒3次,进行消毒处理。

4.停药5天后,底质改良一次。

5.稳定后加大投饲和捕捞,进入地笼的虾不可回塘。

(通联:274000,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先农坛街中段路北水产服务中心办公室,15562762626)

猜你喜欢

白斑克氏对虾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声带白斑会癌变吗
可爱的对虾
公象流浪记(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