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时期人群心理危机及应对措施
2021-12-06韩祖成
王 渊,韩祖成
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712046;2 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不仅表现出极强的传染性,而且有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1]。WHO 在3月1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将COVID-19视为“全球大流行”。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省先后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形成党政领导、全社会参与、群防群控的局面。目前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但是由于该病毒传染性强,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和医护人员容易因此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对比2003年中国广东地区爆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时期,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过激行为[3]。同时,普通群众在长期居家隔离中一方面出于对疾病认知过少而产生恐惧、不安等负面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少亲友沟通交流,会产生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形成严重心理危机。因此,应对不同人群和产生心理危机的不同病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心理治疗方案。
1 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
1.1 患者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由于确诊或疑似患者缺乏对新冠肺炎的足够认知,不了解新冠肺炎的转归和预后而产生恐惧感;此外由于新冠肺炎传播的特殊性,患者需要被隔离治疗或观察,隔离病房中的呼吸机、吸痰器、血氧检测仪、心电监护仪等仪器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在隔离环境中,患者与外界信息交流不畅,身处陌生环境,缺少亲人的陪伴,患者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等心理障碍,另外由于担心家人的健康状况,也会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尤其得知家人被感染,或得知亲人病重或离世,会加重患者已有的恐惧感和绝望感。医护人员对患者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干预,不仅有利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还能预防心理障碍,尤其能防止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1.2 心理治疗方案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案要充分体现个体化原则。通过积极宣教,让患者了解新冠肺炎的病因、发病特点、传播途径、转归和预后,从而缓解患者恐惧感。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处理发现的心理问题,鼓励患者表达和宣泄因为疾病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以缓解因长期处于隔离环境而产生的孤独、抑郁和焦虑情绪。对患者表示理解和同情,帮助被隔离患者尽快适应当前处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现实情况。除了必要的心理治疗,为患者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非常重要[4]。条件允许时可以定期让患者和家属打视频电话,以得到亲友的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获得更大的心理空间。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多开导、多鼓励、多宣教,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多给予积极暗示,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针对新冠肺炎轻症患者,除了日常的宣教外,还可以在防控下通过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被隔离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危机,提高治疗效果,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2 医护人员
邓蓉等[5]观察了在四川省某三甲医院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负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恐惧、紧张等情绪;尤其工作在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更大;相较于医生,护士恐惧自己被感染的情绪更大,表现出更加焦虑的状态(t=2.471,P=0.007);非感染专业的医护人员较感染专业的医护人员焦虑更明显(t=-2.513,P=0.015)。张瑶等[6]通过量表填写和在线调研的方法评估了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224 名武汉一线医护人员以及127 名西安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发现,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焦虑得分更高;军队医护人员焦虑状况显著低于非军队医护人员(P<0.001);参加过应急演练和2003年抗击SARS 的医护人员焦虑状况程度低于无相关经历的医护人员(P<0.001)。由此可见,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应激反应,应该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7]。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的心理干预,在心理危机存在的情况下继续“高压工作”,不仅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还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甚至将恐惧和焦虑情绪传递给患者,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矛盾[8]。
2.1 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2.1.1 前期准备相对不足,工作压力大,身心俱疲 作为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医护人员存在一定心理应激反应,并且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9]。由于疫情来势汹汹,短时间内感染病例急剧增加,人力资源缺口大,部分医护人员是从其他科室临时抽调,缺乏足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准备,在自身心理压力和全社会的期待下容易产生心理功能紊乱[10]。面对高强度工作,医护人员人手相对不足导致轮转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加之医用物资相对短缺,部分医护人员只能靠不间断工作来节省医用物资。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如果有同事因职业暴露而不幸感染,会引起其他同事的“共情”,负面情绪长期堆积而无法宣泄时会加剧医护人员的心理危机,甚至出现放声大哭等情况,是长期高压下坚持工作导致的精神崩溃表现[11]。
2.1.2 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医护人员是抗击疫情的希望,作为保护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白衣战士”,这种全社会的期望和尊重对医护人员来说既是精神上的支持,也是巨大压力,尤其当期望值过高时,医护人员会背负较大的心理负担,不仅会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还会引起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由于抗击疫情工作的需要,医护人员在进出隔离病房和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时必须正确穿戴隔离衣、护目镜和医用口罩等防护装备,这种装束容易给医护人员带来紧张感和压力感,增加其心理压力,而且会影响正常呼吸,剧烈活动后会引起缺氧、头晕等反应,继发产生烦躁、不安、不耐烦等负面情绪。
2.1.3 职业恐惧与同情无助相互作用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其发展趋势、持续时间及治疗方法都是目前医护人员正在面对的难题,所以在面对疫情时难免产生恐慌、畏惧、担忧等情绪,在这种情绪下坚持工作,会产生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躯体化症状[7]。同时医护人员每天要救助大量患者,虽然尽力救治但仍会直面患者痛苦甚至死亡,容易引起医护人员的无助感、挫败感和自责感等心理应激状态。如果患者不配合或者不理解,更会让医护人员出现失望、无奈、委屈等不良情绪。
2.2 心理治疗方案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危机,应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进行干预。社会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以解决医护人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充足的物资供应、适当的薪资待遇补助与合理的轮休制度[12]。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等的慰问和表彰,不仅给了医护人员一定的物资奖励,还能起到精神支持作用。可以让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参与到疫情防控队伍中,建立相关的心理热线,及时解决医护人员的心理危机,定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医护人员有一个能合理表达诉求和发泄情绪的渠道。个人层面需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访谈或通过问卷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支持、干预和随访,鼓励医护人员进行自我调节,调整作息,保证充足休息时间,利用轮休时间给家人打电话分享自己的状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总之,通过心理支持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心理应激反应,还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抗压能力,使医护人员用科学、理性、友爱的态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13]。
3 普通居家隔离群众
3.1 普通群众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普通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其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扩散性的特征容易使群众产生恐慌情绪[14]。经调查,普通群众焦虑比例为53.3%,其中重度焦虑9.6%,抑郁48.3%[15]。我国政府采取了“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包括限制人口流动,截断传播途径,普通群众居家隔离,该策略虽然对战胜本次疫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难免会让隔离群众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一方面表现为思念亲友而产生孤独和寂寞感;另一方面因长期居家隔离而表现出反复咨询和就医的“疑病”症状、反复洗手的强迫感、坐卧不安的焦虑感以及悲观欲哭的抑郁感、失眠多梦和自觉困倦乏力、食欲不振、胸闷气短等躯体化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抱怨政府的管控或不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而激发医患矛盾[16]。
3.2 心理治疗方案普通群众的心理治疗除了积极宣教,让群众正确认识新冠肺炎,了解疫情防控进度,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外,还需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如对未成年人一方面可以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以缓解其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共同参与一些协作性游戏以缓解其孤独情绪;老年人需要家人、社区和单位多关心照顾,提升老年人安全感,以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应对疫情。
4 结语
在攻克疫情的关键时期,加强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完善心理危机的处理系统不仅有利于新冠肺炎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以更好地配合治疗,还能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率,促进疾病康复。其次还能安抚普通群众的情绪,稳定社会生活,提高整个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