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同伴关系的建构与发展
——以班本课程活动“玩转帐篷”为例

2021-12-06胡梦楚

好家长 2021年9期
关键词:帐篷同伴游戏

文 胡梦楚

同伴关系是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平行、平等的。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积极的同伴关系建立有利于幼儿形成自尊、自信、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而个体特征水平和互动水平则是影响儿童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同伴间的互动成了同伴关系建构和发展的主要动态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游戏和机会,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结伴开展活动。”因此,幼儿园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促进同伴间的互动,能帮助幼儿积极同伴关系的建构与发展。

在小班阶段,教师观察到幼儿对帐篷游戏的兴趣,捕捉到以帐篷为载体的游戏活动作为群体互动因素促进同伴关系的良好契机。基于此,教师开展由小班延续到中班的“玩转帐篷”班本课程活动,如小班以“帐‘朋’记”为主题的室内帐篷系列游戏活动、中班 “带着帐篷去旅行”系列活动。幼儿在帐篷游戏中,通过环境、同伴资源以及教师策略支持,积极的同伴关系得以建构与发展起来。

一、营造帐篷游戏环境,增进同伴亲密关系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利用空间,创设适宜的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帐篷游戏中,帐篷是幼儿喜欢的私密小空间,也是幼儿结伴共玩的理想载体。教师提供幼儿喜欢的帐篷,和室内、室外等环境相结合,打造出全新的帐篷游戏环境。例如,结合班级活动室各区角放置5 顶帐篷,满足幼儿在帐篷中游戏的需要;在幼儿园户外小树林、彩虹跑道搭设帐篷,让“带着帐篷去旅行”成为可能。

在谈话活动“帐篷大家说”中,昊昊提出疑问:“帐篷里能待几个人?”为此,教师进行了相关实验,引导幼儿体验客观条件对主观感受的影响,同时促进了同伴关系的提升。幼儿在人数逐渐增加的帐篷中,为和同伴的接触、共处而感到惊奇、欣喜。帐篷中的人数是加倍的,同伴间的亲密接触体验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是加倍的。

帐篷的私密小空间无疑拉近了同伴间的距离,亲密接触也让同伴关系更加密切。在中班“小树林里的帐篷旅行”活动中,帐篷成为幼儿在小树林里的“家”,同伴一起待在“家”里看书,或是相互邀请同伴来自己“家”做客;老狼游戏时,帐篷则成为幼儿躲避危险的“家”。

二、创设帐篷游戏条件,提升同伴交往技能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主张“做中学”,认为:“儿童必须在真实的任务中进行探索学习。”教师给予幼儿更多实践、尝试的机会,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能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和幼儿商定,在早点后、晨练后、午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及自主游戏、下午游戏时,去帐篷里玩,利用帐篷空间促进同伴间的沟通交往,发展积极的同伴关系。

在更加自由、充裕的帐篷游戏时光中,幼儿或结伴、或偶遇,在帐篷中一起看书、一起玩“石头剪刀布”、互相交换玩具玩等。菡菡带来新奇的售货机玩具,明明想要玩,伸手就抢。菡菡生气地说:“不行,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澈澈问菡菡:“能不能让我玩一下?”面对澈澈礼貌的询问,菡菡答应了。旁观的明明也学着澈澈的方式问道:“菡菡,我能玩一下吗?”这次菡菡没有拒绝,大方地分享给了明明。明明喜欢菡菡的玩具却不知道如何和同伴沟通,澈澈的友好询问让明明懂得礼貌询问。在帐篷中的游戏体验,明明习得友好的同伴交往技能,获得积极的同伴交往体验。

帐篷中同伴间的高频率互动和交流,促进同伴间的互相观察、互相学习,也让幼儿的交往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三、制定帐篷游戏策略,提高同伴悦纳能力

同伴交往中,冲突不可避免。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有效策略,引导幼儿减少同伴关系中的负面交往,助推幼儿积极同伴关系的建立。例如,有的幼儿想要进入帐篷却被里面的人拒之门外;有的幼儿只想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待在帐篷里。关注到这一突出问题,教师设置了“好朋友帐篷”和“新朋友帐篷”,并且约定在“新朋友帐篷”中,只要有空位置,就不能拒绝同伴的加入。教师在满足部分幼儿想和自己好友独处的同时,更多地鼓励幼儿接纳同伴,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在新朋友帐篷中结识新朋友,发展同伴交往的能力。

帐篷“转型”后,范范和宣宣之间发生了趣事。第一次,两人先后来到“新朋友帐篷”。范范和宣宣说话,宣宣没理他,两人各玩各的。第二次,范范再次来到“新朋友帐篷”,并主动邀请宣宣,宣宣欣然接受了。有了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两人熟悉了不少,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第三次,两人约好一起进入了帐篷。这一次,两人有说有笑,一起看书。不久,范范突然跑去厕所,好久也没回来。宣宣钻出帐篷不停地张望,终于忍不住大喊:“范范!” “哎——”范范在厕所里大声回答道。这一声急切的呼喊和长长的回应似乎成了两人间无形的纽带,自此两人便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好朋友、新朋友帐篷”的设置,让幼儿更加乐意去接纳班级中的同伴,班级同伴之间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幼儿也因此愿意结交新朋友,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

四、建立帐篷游戏小组,萌发同伴合作意识

3~6 岁幼儿具备一定的协商、互助、合作等行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同伴之间合作学习等高质量同伴交往行为的发生。

在“带着帐篷去旅行”帐篷游戏中,为了促进同伴之间更有质量的交往,教师鼓励幼儿组成固定的同组异质4 人帐篷小组,一起商量制定游戏计划,一起讨论并选择游戏材料,一起去“旅行”。小羽、戎戎、小谕和嘉嘉挑选帐篷旅行所需的游戏材料时,互相帮助,通过询问和同伴交流。小组游戏的形式无疑让幼儿意识到彼此是一个共同体,在逐渐磨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友好的交流模式。在帐篷旅行后的收归中,戎戎帮助嘉嘉一起搬运材料。小组游戏的形式,让同组伙伴之间产生了更深的联结和共同的任务意识,同伴间的互助也变得更加频繁。

小组结伴的帐篷游戏给予幼儿更深刻的体验感,而这种情景化的真实体验能有效促进幼儿之间自发性同伴学习的产生。活动中,教师还欣喜地看到同组伙伴帮忙穿鞋子的身影,见到美景“拍照”分享给好友的举动,发现树林中“受伤”的仿真小动物,呼唤伙伴一起医治动物的时刻……

从小班“帐‘朋’记”到中班“带着帐篷去旅行”,教师始终遵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帐篷为同伴交往的载体,根据不同时期幼儿对帐篷游戏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的支持,促进幼儿积极同伴关系的建构和发展。以帐篷为载体的班本课程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充满归属感的班级氛围。在组织这一课程活动中,教师要有捕捉幼儿兴趣和教育价值的敏锐性,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和提升,推动教育活动的纵向发展和深度发展。

猜你喜欢

帐篷同伴游戏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节”开始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带上帐篷去旅行
在户外过夜
寻找失散的同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