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重点民生指标对比分析
2021-12-05岳颖珺
○ 文/岳颖珺
2020年,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增强。文章结合2020年统计数据,在人民生活、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领域选取了27项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人均水平和比重)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与全国、全区及其他盟市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提出对策建议。
一、五成以上主要指标居全区中上水平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0年,锡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495元,居全区第六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1306和1998元,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包头市(45879元)、乌海市(45133元)和鄂尔多斯市(42374元)。全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91元,居全区第六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43元,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包头市(50981元)、鄂尔多斯市(50306元)和呼和浩特市(49789元)。全盟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64元,居全区第七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1733和2297元,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阿拉善盟(23144元)、乌海市(21812元)和鄂尔多斯市(21576元)。
2020年,全盟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4133元,居全区第五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923和4339元,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乌海市(28152元)、包头市(26632元)和阿拉善盟 (26494元)。全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8315元,居全区第六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1308和4427元,居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鄂尔多斯市(29002元)、包头市(28957元)和阿拉善盟(28827元)。全盟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5824元,居全区第四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111和2230元,居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阿拉善盟(18135元)、乌海市(17025元)和鄂尔多斯市(16206元)。
2020年,全盟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逆指标[1])为26.9%,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3和1.1个百分点,按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低到高排序,居全区9个盟市[2]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鄂尔多斯市(15.2%)、阿拉善盟(25.2%)和呼和浩特市(26.8%)。全盟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0%,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5.7和3.6个百分点,按从低到高排序,居全区9个盟市第三位,排名前2位的盟市依次是鄂尔多斯市(19.1%)和阿拉善盟(25.6%)。
(二)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居全区前列
2020年,全盟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9933元,居全区第二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62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46元,居全区第一位和第三位的盟市分别是鄂尔多斯市(102903元)和乌海市(88270元)。
(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2020年,全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9%,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10和6.4个百分点,居全区第六位,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乌海市(95.4%)、包头市(86.2%)和阿拉善盟(82.0%)。
(四)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2020年,全盟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3.9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30.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居全区第六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乌兰察布市(64.0%)、兴安盟(47.8%)和赤峰市(41.3%)。
(五)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2020年,全盟城镇新增就业147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逆指标)控制在3.26%,按由低到高排序居全区第二位,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0.94和0.54个百分点,排名首位和第三位的盟市分别是鄂尔多斯市(3.02%)和阿拉善盟(3.30%)。
(六)基础教育事业稳固发展
2020年,全盟中小学共有在校学生10.69万人,从人均情况来看,每万人中拥有在校中小学生数为964人,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320和56人/万人,居全区第六位,排名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鄂尔多斯市(1225人)、赤峰市(1144人)和通辽市(1138人)。
(七)广播通讯事业蓬勃发展
2020年,全盟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居11个盟市[3]第二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4.7和22部/百人,居11个盟市首位和第三位的地区分别是乌海市(145.3部/百人)和乌兰察布市(130.2部/百人);全盟固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5.6户/百人,居11个盟市第三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31.3和35.5户/百人,居11个盟市前两位的地区分别是包头市(145.4户/百人)和呼和浩特市(82.5户/百人)。2020年末,全盟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72%,居全区第五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0.32和0.02个百分点,居全区前四位的盟市依次是通辽市(99.81%)、鄂尔多斯市(99.81%)、包头市(99.8%)和巴彦淖尔市(99.8%);全盟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7%,居全区第七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与全区平均水平持平,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通辽市(99.81%)、呼和浩特市(99.8%)和巴彦淖尔市(99.8%)。
(八)医疗卫生机构稳步增加
2020年,全盟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59个,较上年增加9个,从人均情况来看,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为12.3个,居全区第三位,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5.1和2.1个,居全区前两位的盟市依次是通辽市(15.3个/万人)和阿拉善盟(12.6个/万人)。
二、锡盟民生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民生领域支出与先进地区仍有差距
2020年,全盟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96.1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4.4%,占比在10个盟市[4]中处于第七位,与前三位的盟市阿拉善盟(79.1%)、通辽市(74.6%)和乌海市(74.3%)还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
(二)人均储蓄存款仍居中下游
截至2020年末,全盟人均住户存款余额达59030元,居全区第八位,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6560和4657元,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鄂尔多斯市(111635元)、乌海市(100208元)和阿拉善盟(99620元)。
(三)保险业务推广力度有待提高
2020年,全盟保险业保费收入实现29.37亿元,保险给付支出为7.94亿元。从人均水平来看,全盟保险密度仅为2649元,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557和431元,居全区第八位,排名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阿拉善盟(4869元)、呼和浩特市(4534元)和乌海市(4467元);人均保险给付支出为716元,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69和218元,居全区第十一位,排名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呼和浩特市(1352元)、阿拉善盟(1293元)和乌海市(1038元)。
(四)高等教育发展仍较落后
2020年末,全盟仅有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人数仅为630人。从人均情况来看,每万人中拥有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不足百人,仅有93人,居全区第八位,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140和110人/万人,与全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盟市,如呼和浩特市(721人/万人)、包头市(321人/万人)、乌兰察布市(154人/万人)和通辽市(129人/万人)还存在较大差距,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全盟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01年,虽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但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居全区第七位,与排名首位的呼和浩特市还相差1.29年。
(五)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相对不足
2020年末,全盟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共有5945张,从人均情况来看,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仅为53.6张,居全区第十一位,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10.9和13.8张/万人,居全区前3位的盟市依次是赤峰市(79.4张/万人)、包头市(73.8张/万人)和巴彦淖尔市(73.4张/万人);年末全盟卫生技术人员共有9037人,从人均情况来看,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1.5人,居全区第八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6人/万人,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依次是乌海市(95.8人/万人)、包头市(94.1人/万人)和阿拉善盟(91.7人/万人)。
(六)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2020年,全盟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1375元,居全区第十位,分别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16352和6191元。与排名前列的鄂尔多斯市(53672元)、乌海市(52771元)和呼和浩特市(50825元)分别相差12297、11396和9450元,差距较大。
三、对策建议
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大力推动民生和社会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尽快形成以现代农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逐步加大财政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大公共领域的基本投入
要不断完善盟、旗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城乡患者提供优质、价廉、便利、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高度重视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线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特色大学和学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兜牢城乡社会保障底线
要不断加大社会保险征缴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老有所依、病有所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使人们在减少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敢于消费、舍得消费;要建立起城乡居民特困家庭救助机制,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基本生活;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镇廉租房、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要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